赵雪梅
(四川省苍溪县人民医院,四川 苍溪 628400)
血液作为人体极为重要的组成,对人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主要是由血细胞与血浆组成的红色黏稠状液体,而血细胞则包括血小板、白细胞及红细胞。血液成分含量很大程度上和人体器官活动程度有关[1],若人体器官出现病变,会对血液成分动态平衡造成直接影响[2],基于此临床诊断疾病时可采取血液检验进行诊断。贫血作为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之一,对人体组织与器官都会造成不利影响,若未能及时诊断与治疗,病情进展,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一旦检出贫血,需查明病因,针对性治疗[3]。贫血可分为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以缺铁性贫血多见,而根据其严重程度又可分为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及极度贫血。对于不同的贫血情况,临床采取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为此做好贫血的诊断与鉴别十分必要。为了进一步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意义,我院将收治的确诊为贫血的患者80例与健康体检者50例实施了血液检验,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通过查阅临床资料,抽取我院门诊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贫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组(20例)与缺铁性贫血组(40例)及其他组(20例),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贫血患者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满足贫血诊断标准[4],所有对象自愿接受本研究,同时排除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病变或功能异常等患者,而对照组对象无贫血迹象。此外,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0~59岁,均值(35.9±4.3)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组: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2~64岁,均值(36.5±3.9)岁;病程5个月~5年,均值(2.9±0.6)年。缺铁性贫血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21~62岁,均值(36.2±3.8)岁;病程6个月~5年,均值(2.8±0.8)年。其他组: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20~62岁,均值(36.3±3.7)岁;病程8个月~5年,均值(2.5±0.8)年。前述资料上四组对象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抽取晨空腹静脉血,抽取血量控制在1.5~2.5 mL,抽血前做好宣教,促使对象保持良好的心态,全身放松。利用封闭式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采血结束做好标记并及时送往本院检验科完成血液检验指标测定,若无法及时送检,则根据实验相关条件与要求进行保存。血液检验采取迈瑞BC6600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指标检测,相关操作根据说明书严格执行。
1.3 观察指标:对四组血液检验指标RDW、RBC、MCH、Hb、MCV、RBC/MCV进行观察与记录,实施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9.0分析,以百分比%、卡方(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以均数(±s)、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将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对照组RDW、RBC、MCH、Hb、MCV、RBC/MCV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组、其他组RDW、MCH、MCV、Hb、RBC/MCV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组,而RBC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对象血液检验指标比较(±s)
表1 四组对象血液检验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组、其他组相较,#P<0.05
组别 例数 RDW(%) RBC(×109/L) MCH(pg) Hb(g/L) MCV(fl) RBC/MCV对照组 50 13.95±1.28 3.77±0.65 22.11±1.76 122.11±13.42 90.86±8.55 4.88±1.6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组 20 22.10±1.43* 5.28±0.54* 20.38±2.85* 101.29±11.05* 108.57±3.75* 7.57±1.67*缺铁性贫血组 40 17.22±2.46*# 6.68±1.29*# 7.69±1.23*# 85.38±8.62*# 70.18±7.33*# 3.27±1.13*#其他组 20 20.92±1.74* 5.97±0.61* 10.84±2.21* 90.59±10.43* 72.93±7.03* 4.92±1.33*
贫血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诱发贫血的原因较多,而且其类型也很多,不同类型贫血有不同临床表现[5],这就为临床诊断与鉴别提出了挑战。一旦发现贫血相关症状与表现,未能明确诊断,难以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处理,病情进展或延误治疗,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贫血按照分型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功能障碍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但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属于高发类型,在全球范围都比较常见,加上这两种鉴别难度较大[6],成为研究热点课题,但本院地中海贫血较少,取而代之的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指的是合成铁元素的三要素生成量明显减少,造成缺铁,进而对血红蛋白合成产生影响,诱发贫血[7]。铁元素作为人体造血主要物质,贫血患者基本都有铁元素缺乏症状,而铁元素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铁代谢异常,会影响造血功能。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所致,其特点为骨髓幼稚红细胞量多,红细胞核发育不佳。尽管不同的贫血发作机制可能不同,但彼此之间症状有相似之处,需做好鉴别诊断[8]。
当前,临床检测铁代谢的方案较多,越来越多的血液分析仪应用于血液检验中,通过血液检测技术可测定体内铁元素水平,评估其代谢状况,从而对贫血疾病及其类型进行诊断与鉴别。尽管血液检验可能在贫血类型定性上难度较大,但确定贫血类型后,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不错的价值。我院通过查询资料,将门诊收治的80例贫血患者与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液检验,而贫血患者又分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缺血性贫血及其他组三组,结果显示对照组RDW、RBC、MCH、Hb、MCV、RBC/MCV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组、其他组RDW、MCH、MCV、Hb、RBC/MCV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组,而RBC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几项指标在贫血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之间有着明显差异,为此可将它们作为诊断贫血的指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在这几个指标之间也有差异,其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RBC水平更低,而RDW、MCH、MCV、Hb、RBC/MCV水平更高,通过对这些指标差异进行鉴别后,可判断贫血类型。机体造血中铁元素属于必要物质,贫血患者多有铁代谢异常,尤其是缺铁性贫血患者最为显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属于我院常见的贫血类型,偶有误诊现象,为此要做好鉴别诊断。目前,临床存在一些“贫血待查”患者,贫血治疗期间医师多根据贫血病因与性质采取治疗措施,可见贫血治疗中病因与性质的重要价值[9]。检查期间,和检验科贫血筛查结果符合,则协助做好诊断与鉴别,及时治疗。血液检验有一定的诊断与鉴别价值,但检验期间有一定难度,还需借助一定的基因测定方法处理,但一些医疗机构缺乏必要的基因测定方法,为此要加强血液检验结果的详细分析。随着血液检验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在临床很多疾病中都有着不错的应用意义,可为临床更好地诊断与鉴别血液疾病提供依据[10],尽早明确诊断与治疗。从我院实践经验来看,贫血诊断与鉴别中采取血液检验处理,属于一种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经济实惠的诊断方式,在基层医院依旧是首选诊断与鉴别贫血疾病的方法。综上所述,血液检验应用在贫血患者中有不错的诊断价值,与常规体检者之间指标差异明显,同时可鉴别缺铁性贫血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