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青 黄芹侠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知识传播与传承介质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纸介质的使用正在不断减少,逐步向数字化的电子介质转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电子时代如何保存数字化信息,留下时代的烙印,传承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自2014年微信推出以来,以燎原之势发展,2018年2月,微信全球用户月活数首次突破10亿大关,用户覆盖多个国家,微信以比任何媒体都广泛的覆盖面迅速扩张。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综合档案馆也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号,公布数据,提供服务,开发馆藏,扩大影响力。笔者以行政区划名加档案的关键词搜索档案微信公众号,34个省级行政区划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开通率达80%。332个地级行政区共有176家档案馆开通档案微信公众号。档案微信公众号正以成为比网页宣传更即时的一种方式。
微信传播即时化方便广大群众的同时,如何对这些转瞬即逝的数据信息进行保存,为历史留下一些线索,把数据库中冰冷的字符还原成当时的激情与风貌,成为我们档案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必须并且紧迫的事情。本文将就微信归档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目前档案微信公众号的现状
从目前开通的档案微信公众号看,按发送信息的内容大致将其分为: 局馆信息、档案知识、本地特色、外埠档案和其他五类,其中局馆信息占26%;档案知识占5%;本地特色51.8%,外埠档案占6.8%;其他共10.3%。
档案局(馆)公众号发送信息的格式多为图片与文字相结合,占所有形式的96.7%;单纯的文字格式只有3.2%;视频信息占比0.74%。
二、檔案微信公众号归档的必要性
(一)从档案微信公众号的功能看
档案微信公众号,一般情况为档案局(馆)申请开通,多为与局(馆)业务相关内容,或者根据馆藏进行二次开发后的编研成果。总共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主题,一个是文化宣传类的,一个是服务类的。文化宣传类的,可以反映局(馆)在一定时期的工作信息和编研成果情况,工作信息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机关工作开展情况,编研成果对今后的编研具有一定的查考价值。服务类的则能反应一定时期内的档案服务手段和状况。根据归档范围的定义:凡是反映本机关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因此微信公众号中有价值的内容必须进行归档。
(二) 从资源和记忆的角度看
在信息化、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记录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已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从传统的文字逐渐演变,产生了录音、录像、图片等多媒体档案,信息传播的载体也从传统的纸张扩大到了网络、手机终端,随之而来产生的网络信息、微信公众号信息也慢慢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归档对像。无论从来源、内容、载体来看,当今社会的归档信息正在从“官方记录”为主型向多元丰富的社会资源体系发展。冯惠玲教授的《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一文中所说“档案工作者有责任通过自身的业务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记忆的建构、 维护与传承”。我们档案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研究档案微信公众号的归档。
鉴于以上两点,新兴的微信公众号的归档也应成为我们研究的内容。因为它是社会的记忆,更是档案新媒体资源的一部分。微信公众号从佐证集体记忆的角度,为集体记忆提供了佐证。
三、 如何归档
(一) 归档的卷宗问题
关于档案微信公众号信息归档国内尚无通用方法,可参照纸质文档管理方式,将一篇微信文章视为一件,多篇合为一个子类如月刊、双月刊,一年或多年“成集”封装成一类如合订本。在归档时,可将微信作为专题业务档案进行保存,如“微信类”档案类,类下可分为“首页子类”、“专题子类”;“首页子类”从首页开始,向下保存N层,更深层次信息不再保存;“专题子类”如“工作信息”“红色记忆”“档案传真”等,针对某一专题进行更全面的归档。 “首页子类”更侧重于保存当前微信公众号的各个层级的界面历史风貌,而“专题子类”更多则重于信息保存。
(二)元数据采集
归档须要有“信息保存、信息发布凭证、时代文化承载”这个三方面的内容,以留下历史足迹、反映社会风貌、传承时代文化。档案微信公众号与传统档案相比,有共同的元素,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参照传统文书档案的归档元数据采集范围,笔者认为微信公众号的元数据采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如右图所示。
有两个需要说明的内容:1.部分精选留言可以做为正文的附件,归档保存。如新华社短短的九个字的新闻,“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全文仅有一句话,但是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网友反应热烈,留言区成为最大的亮点。那么,像这样的微信文章归档,笔者认为,留言必须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留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存住当时的真实情况,更生动的展示这件档案背后的社会记忆。2. 关于超链接。微信文章的超链接不同于其他媒体的超链接,可以会指关联性的内容,微信文章的超链接更多的是对本微信公众号的其他推送文章进行推送,因此,笔者认为,微信公众号的超链接可以在归档时予以清除,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归档信息的唯一性。
元数据的捕获与修订在对每一卷进行封装,以及按子类、类打包时进行,元数据内容可以从微信页面上实时捕获,也可以按规则自动添加或手动添加标注。
(三)归档文件格式的选择
作为新兴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其归档可以参照同为新媒体的网页归档的处理方式,采用网页抓取工具,如网络爬虫等软件,进行微信页面抓取。微信页面为HTML语言开发,考虑到HTML的标准化问题,防止保存的网页文件失真,可采用“双数据源”方式保存,既保存一份原始的HTML文档,同时再将HTML文档转化为版式文档进行保存。选择版式文档格式首先要考虑的是其应用的广泛性、标准的公开性和商品化程度,依据这一原则,2016年我国出台了通用版式(OFD格式)标准,采用国家标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鉴于国家标准尚不完善,普级面尚不如PDF大,在现阶段,可以另存一份PDF格式作为备份,虽然这样会造成一定的数据冗余,但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一些风险。
(四)关于微信电子文件的封装
按时间封装时采用时间基准方法,以某一时间为基准点,如1月1日0时0分,对所有卷进行数据打包,然后按封装时间间隔或全时两种模式进行增量封装。在按固定时间间隔封装时,可以按每周一次或每半月一次进行增量打包。
(五)微信公众号电子文件管理相关标准
在进行网页归档管理时,应参照国家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相关办法、标准与规范等,结合微信归档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微信类”电子文件的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规范。这类标准规范内容涉及对电子文件的捕获、整理、封装,以及对微信类电子档案的保管、利用、统计、存储、备份、转换、迁移、销毁及移交等多个环节。但是一个标准的出台,往往需要大量的实践,目前微信类电子文件的归档,可以先参考其他电子文件归档的标准,进行相应的探索,以期不久的将来,能出台微信电子文件归档的相关标准。
(六)建立相应的微信公众号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系统
在进行微信归档管理时,应参照国家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相关要求,建设微信公众号归档管理模块,并嵌入到现有的数字档案室系统中去,以实现电子文件的统一管理和利用。微信公众号归档管理模块应包含采集、归档与管理三个主要的功能模块。采集模块主要实现数据采集功能,通过网页爬虫工具对指定微信公众号进行按规划自动增量采集,对采集到的微信页面按标准规范进行元数据整理、原始信息的封装与保存、可视化封装与保存。归档模块对初步封装的数据包进行元数据摘录、自动分类归档,数据入库等。管理模块对数据实行管理,进行数据签名验证,提供在线服务接口,提供授权管理机制,提供服务接口,数据导入导出接口,数据离线包生成、导出等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