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体系的裂痕,源头在美国

2019-04-29 18:23雷墨
南风窗 2019年8期
关键词:裂痕威尔逊源头

雷墨

上一期纵论我谈了美国为何会遭遇盟友“背叛”,认为美国与其盟友对同盟政治认知上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背叛”无疑体现了同盟体系内部的裂痕。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裂痕的源头在哪里?

目前西方同盟体系的创立始于二战结束之后,但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一战后的“威尔逊主义”。在美国总统伍罗德·威尔逊眼里,从拿破仑战争到一战,无不证明了欧洲人的好战。所以他把一战前欧洲的“大国均势”称为“有组织的敌对”,必须重构欧洲秩序。而重构的方向就是权力共享、共同和平。

但当时的美国,在实力上还不足以塑造秩序,意愿也不是那么强烈。二战后,美国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推行民主化、协调欧洲内部纷争等,虽然有与苏联打冷战的考虑,但从“改造欧洲”的层面看,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威尔逊主义”。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美国在这个过程中践行多边主义,重视制度和规则。

此后美国牵头创建的北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乃至联合国等多边机制,都或多或少能看到“威尔逊主义”中权力共享、共同和平的影子。所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杰拉德·鲁杰说,二战后多边主义原则的扩张,建立在美国关于令人满意的世界秩序是由何构成的想象的基础之上,它们复制了美国国内的秩序。

美国著名学者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关于“美国的全球体系”的论述中也说,美国的全球力量,是通过一个明显地由美国设计的全球体系来发挥的,它反映了美国的国内经验。而美国国内经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美国社会及其政治制度的多元化特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打造的同盟体系,是其国内政治的镜像。那么换个角度看,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不可避免会投射到同盟体系中。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与盟友之间的裂痕,很大程度上源于“构想”的差異。

没人会怀疑特朗普入主白宫,意味着二战后美国政治最为深刻的变化。两年多以来,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行为,犹如对美国社会的一场“颜色革命”。他对双边模式的兴趣远大于多边主义,把多元化定性为过时的“政治正确”加以挞伐,以“美国优先”的视角看待规则和制度。

美国的“原件”在变,镜像也随之而变。如今美国对“令人满意”的世界秩序的构想,肯定与冷战结束之初不同。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与盟友之间的裂痕,很大程度上源于“构想”的差异。

冷战结束后,欧洲继续朝着“威尔逊主义”的方向进化。申根区、欧元区的形成,欧盟一体化的深入,事实上实现了威尔逊“权力共享、共同和平”的理念。

为何默克尔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多边主义”?因为这个“主义”是欧盟得以存在的理念基础。欧盟贸易专员马姆斯特洛姆把“基于规则、尊重共识”看作是欧洲人的内置基因,因为这些原则是欧盟得以运作的逻辑前提。

如果欧洲的国家都追求“某国优先”,那么欧盟离解体就不远了。虽然欧洲的民粹主义在抬头,但很难想像目前的欧洲人愿意接受一个没有欧盟的欧洲。

虽然美国是北约的领头羊,但这个同盟体系毕竟还是基于多边主义、制度和规则。跨大西洋关系的裂痕,本质上属于“主义之争”。争论的源头,在美国国内。

不过,现在的欧洲已不再是二战结束之初“被改造”的对象,它对美国的影响力已经可以抵达大西洋彼岸。未来趋势如何?可以看看本期时局版的《中美欧“大棋局”》。

猜你喜欢
裂痕威尔逊源头
金钱包装爱情难掩感情裂痕
全球增长:世界经济潜在的新裂痕 精读
双面威尔逊
深化改革创新 强化源头治理
常回源头看看
威尔逊视角下的劫后南京栖霞山——兼论辛德贝格与“威尔逊栖霞山之行”
“新铁娘子”能弥合旧裂痕吗
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源头
威尔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