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同萧
超导核磁共振是临床医学影像检查设备之一,其结构复杂,价格高昂,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1]。目前,医疗使用超导核磁共振的超导磁体均由液氦作为制冷剂,液氦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其价格不菲,资源贫乏,且主要依赖于进口,使用中的液氦损耗和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到达液氦容器的热量,因此通过一套稳定可靠的冷却系统24 h不停运转,来维持超导核磁共振设备的超导能力,从而尽可能减少液氦的挥发[2]。此外,超导核磁共振的梯度线圈系统和射频系统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能,同样需要冷却系统将热量及时导出[3]。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使用的Achieva 1.5T型超导核磁共振系统(荷兰飞利浦公司)为基础,结合水冷系统的故障案例,对其原理、故障维修和维护进行研究与探讨,供同行参考。
医用超导核磁共振均采用三级联冷设计,即冷头、氦冷和水冷。冷头直接连接超导磁体的冷屏,通过冷屏将超导磁体线圈降至一个超低温,目前主流的4 K冷头能将磁体降温至-269.15 ℃,从而实现超导。冷头的工作原理即热力学第二定律,使经过冷头的液氦膨胀不断带走热量;氦冷主要利用氦压机使氦气实现循环,将冷头导出的热量交换给水冷系统;水冷系统工作流程与家用空调类似,只多出一套水循环,此循环同时给超导核磁共振的梯度线圈系统和射频系统降温,以保证其高效、稳定工作;最后所有热量通过水冷系统的氟利昂循环导入至室外大自然中,核磁共振冷却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核磁共振冷却系统工作流程图
CSRAT型水冷机组(意大利克莱门特公司)是一套典型的双系统风冷式水冷系统,其工作流程及原理与空调系统相似。核磁共振系统产生的热量由冷水循环系统通过热交换器3带到热交换器1和2,而机组1和2分别由冷凝器、压缩机以及热交换器等构成两个独立制冷循环系统,此系统将交换的热量通过冷凝器和风机散发到自然界中,从而保证核磁共振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低温工作环境中[4](如图2所示)。
图2 水冷系统工作流程图
水冷系统中有一个长期关闭的自来水接入口,此接口为应急设计,当水冷机组损坏停止工作时,可手动紧急切换至大量自来水冲刷模式,最大可能保证氦压机正常工作,从而减少液氦挥发与氦压机损伤[5]。
为满足核磁共振系统工作要求,水冷系统应具备的品质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①双独立制冷系统,平时交替运行,当一套系统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换至另一套系统,从而保证24 h不间断运行;②双水循环泵,日常一用一备,可自动切换;③可自动检测水温或回水温度,通过控制压缩机容量调节滑阀,自动调节机组制冷量;④水箱具备液位开关,低水位报警功能可防止水泵干转;⑤设有流量监测及调节装置,保障正常工作时的水流量达到要求;⑥自动记录至少前10次故障,以方便维修人员及时判断与维修;⑦按照工业标准设计,安装方便、易于维护、噪音低、震动小、适合24 h不间断运行;⑧使用环保制冷剂,如R405A、R411B、R411C等。
(1)故障现象。BO-502F型水冷机(北京博昊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出现TC1报警,复位后工作正常,数分钟后又出现E2,A1报警。
(2)故障分析与处理。根据A1,E2冻结报警及冻结传感器报警提示,判断为水冷机水箱缺水或温度传感器损坏。先检查水冷机水箱,在水冷机不关机情况下拧开盖子,并用手按下中间按针查看是否有水流出,若无水流出,则表明水箱缺水,需要利用自来水循环装置加水。在切换自来水循环后,发现无水流出,观察水管左侧水压表读数较低,排查发现自来水管被泥沙堵塞,且短时间内找不到疏通办法,因此,通知科室将核磁共振关机并关闭水冷机组,用扳手拧开水箱顶部接头,直接用水管加水后再拧紧水盖,将配件损坏的机器关闭,启用另一组未损坏机组。交流接触器在吸合工作中发生不间断刺耳声响,判断此声响由交流接触器吸合不良导致,需要立即更换,如长时间吸合不良会导致机器电路短路,损坏其他配件而发生严重后果。若无新配件,可临时将红线标注位置电线并在一起处理,待配件到位后及时更换,应注意不要接错线,避免压缩机齿轮反向旋转导致损坏。
处理完后开启压缩机和水泵,若报警并未消除,则考虑温度传感器损坏。温度传感器位置在机器正中间,可直接拔出,将拔出的温度控制器与另一个交换测试使用,确定温度传感器损坏,需直接更换,更换完成之后水冷机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1)故障现象。CSRAT型水冷机组报警提示管路压力过低,缺制冷剂。
(2)故障分析与处理。设备运行6年制冷剂正常损耗,按照说明补充了制冷剂,启动设备运转正常,15 d后报警再次出现,因此怀疑有泄漏现象。补充制冷剂后,用肥皂水顺管道慢慢刷涂,在管道上未发现有砂眼,打开室外机冷凝器发现翅片里有压缩机油渗出,判断表冷器焊点有砂眼,根据压缩机油渗出位置和形状,破坏了约10 cm2翅片,并找到了一处砂眼。联系专业人员排放制冷剂,焊接砂眼,抽真空再补充制冷剂及压缩机油等,调整参数,开机,设备正常。30 d后故障再次出现,进一步检查表冷器依旧有压缩机油渗出,仔细检查发现表冷器内层铜管同样存在砂眼泄漏情况,由于此位置无法进行焊接作业,只能更换整个水冷机组或者更换表冷器,但更换水冷机组工程大,影响时间长,且花费较高,联系厂商得知此款水冷机已停产,而表冷器需要单独定做,且花费昂贵。经技术分析决定利用原有压缩机与控制系统,更换同等功率DHT型V型冷凝机组(东莞东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当冷凝机组到位后,先安装固定,再连线焊接管道,完成后将原水冷机组停机断电,完成新冷凝器与原设备压缩机连接以及控制系统的连接后,抽真空,加制冷剂等。开机检测,系统正常工作再无出现此故障。
(1)故障现象。CSRAT型水冷机水循环系统缺水导致核磁共振高温报警。
(2)故障分析与处理。先检查水冷系统进水温度和压力,均在正常范围内,再检查进水量发现进水量偏少,进一步检查发现三级过滤的第一级滤芯已变黑色,第二级滤芯已变黑褐色,因此,停机更换滤芯,再加水重新启动,排空气,系统正常工作,故障排除。
因水冷系统需要24 h不间断进行水循环与制冷循环,当室外机组在工作环境相对恶劣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故障。
(1)室外机杂物灰尘清理。室外机表冷器的工作原理决定其必须与自然环境开放式接触,而其片状的密集格栅式结构又极易吸附灰尘和细小杂物等,尤其是北方飘杨柳絮的季节,需要每周清理1次,否则其散热效率会大幅降低,导致水温过高报警,严重时冷头停止工作。此外,在东北地区,冬天室外机还会发生冻结现象,同样需要格外注意。
(2)检查水压、水流量、水质和跑冒滴漏等情况。核磁装机前在水循环管道内可能存在部分空气,后期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排出,如有跑冒滴漏就会造成管道水压下降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水泵停机。水冷系统连接管道多,接头多,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松动和渗水现象,需要及时更换相关部件并补充水。
(3)定期检查清洗水循环过滤装置。因水本身携带杂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存在水垢脱落、管道腐蚀以及碎屑脱落等现象,这些杂质会在过滤装置处堆积,从而影响正常水循环,导致水流量不足等问题。
(4)定期检查传感器及各部分电路锈蚀问题。南方梅雨季以及春冬季雨雪天,气候阴冷潮湿,持续时间较长,各种传感器极易发生故障,线路板也会出现锈蚀,影响设备工作,需要及时排查,必要时要进行防腐处理。
水冷系统是核磁共振系统最重要的辅助系统,通过了解水冷系统工作原理,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和故障表现进行归类,结合相关设备典型实例分析,对水冷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维护保养进行了总结,以达到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