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遥 王凤莉(云南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作为在中国境内拥有最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云南埋藏着丰厚的少数民族本土音乐文化宝藏,鼓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它包含了鼓的制作技艺、鼓传说、鼓舞蹈、鼓乐等各种形式。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鼓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十分丰富。以鼓舞蹈来说,如傣族的象脚鼓舞、白族的八角鼓舞、哈尼族大鼓舞、彝族花鼓舞、佤族木鼓舞……等等。这些鼓在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上起着重要作用,是云南本土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这些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们当下最为关注的问题。
与传统象脚鼓相比,孔雀鼓在外形和音质上继承了传统的风格,并通过现代工艺对象脚鼓整个音响系统做了改良和创新,增大音量、扩宽音域、丰富演奏技法等。孔雀鼓,狭义地说就是乐器教学,从广义来说是以孔雀鼓为载体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舞蹈文化、服饰文化以及节日文化等的传承与发扬。
《孔雀鼓初级教程》由专业教学团队合作完成,艺术学院民乐打击乐老师为技术指导。2015年6月开始,经多次修改得到了第一版教材。教材针对学前以及小学阶段的学生,三个章节共36个课时。第一章为学前基础课:介绍孔雀鼓的由来,其与象脚鼓的关系;第二节介绍演奏姿势和音域;第三节击打手势。第二章是基本乐理学习,通过念打练习培养孩子的合作协调能力。同时加入云南本土童谣和经典古诗词,例如图1是两首云南昆明当地流传较广的传统童谣,朗朗上口且具有当地语言特色,在昆明第三机关幼儿园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方言进行教学,90%以上的同学表示很有意思。第三章演奏孔雀鼓:重点节奏的运用以及前面所学知识的有机组合训练,最终达到独立表演的技术目的。并且在学习不同歌曲的同时达到对云南本土音乐文化的普识性教育。
本教材是一本针对初学儿童的通识教材,里面包含了基础演奏技巧以及节奏型。教材分为四个主题:经典红歌、童谣古诗、云南本土民族歌曲以及流行儿歌。其中,本土歌曲中收录了很多云南具有代表性并且传唱度较高的少数民族儿歌,教学时要求汉语以及少数民族的语言能同步进行;涉及少数民族语言的歌曲,都采用了音译的方式作为辅助。
民族歌曲部分是整本教材内容最为丰富的部分,其中不仅包含了唱云南少数民族歌、认识民族文化,还有打跳民族歌舞,例如,彝族《跳月歌》,除了唱打这首歌还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加入跳打的内容(彝族左脚舞),还原彝族传统的唱跳形式,并根据教学难易程度以及需求适当简化舞步,配合孔雀鼓,唱、打、跳三维立体配合,达到云南“载歌载舞”的表演氛围。
在云南很多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并没有书面上的记载,缺乏本族文字和音乐体系的辅助导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口口相传,极具时代变化性,也极易失传。而少数具有文字的民族会采用“文字谱”的方式记录歌曲。文字谱的运用在云南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其特点在于通过文字记录节奏并利用方言中相似的读音唱出音高,再使用记号表明音的大概时值。
图2是岩甲所写的象脚鼓的鼓谱,用傣语口述记录的文字谱,通过方言读音(例如方言中的拟声词)就能唱出音高,同时利用记号标明音的大概时长。文字谱具有直观、简明、具象的优点,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结晶。然而其在记录和运用方面都有局限,并且运用前提是具备识字能力,这对于低龄学生来说增加了学习的负担。
孔雀鼓属于打击乐器,而打击乐器记谱方式大多为线谱、字符、符号谱等,每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具有一定的优劣。此教材的记谱方式为文字谱和符号谱混合记谱方式:第一行为拟声文字谱,通过读音“咚” “哒”记录敲击鼓面的区域即音高,“咚”为低音区域,“哒”为高音区域;第二行为符号谱,对应文字谱的音高,其中“X”表示高音区域中较高的高音,符号的运用弥补了文字谱中同音不同音高的缺点;第三行为字母谱,运用英文(Left/Right)的首字母,标明敲击中左右手的运用。第四行则是运用数字辅助节拍的学习。(图3)
在击打方式以及节奏上,孔雀鼓吸收了其他手鼓类乐器的精华。同象脚鼓一样,孔雀鼓属于皮膜箱型共鸣共振乐器。完全将鼓放置地面形成相对密闭空间则中间的低音——敲击鼓面时引起气流震动而产生的绵长共鸣回响,就不会发出“声音”。因此,在低音演奏的节奏和技巧方面,孔雀鼓在教材编写时借鉴了象脚鼓的演奏,例如,拳掌结合的敲击法以及利用匀速有力的节奏型,突出重低音的效果等。其次,孔雀鼓创新了双鼓腔的制鼓技术,扩宽了象脚鼓仅有的中、低音音域,并且增加的高音区域可与非洲鼓中的金贝鼓媲美;因此,在高音区域的演奏中,孔雀鼓也有所借鉴。例如,利用手腕和平掌的高频率敲击,增加了高音的表现力,在节奏方面,巧妙地将低音和高音进行组合,丰富了演奏的律动感。同时,为达到孔雀鼓音质和表演的最优化并且便于教学和学习,《孔初教》摒弃了象脚鼓的手肘击鼓、脚击鼓和非洲鼓的平掌低音打法,并改为手心中空低音打法。
目前,《孔初教》还处在实验阶段,然而,孔雀鼓作为特色民族课程已经被云南多个中小学采纳,尤为突出的是昆明第二十四中学。孔雀鼓教研组同该校的老师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在《孔初教》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的学习特点及中学音乐课标制定了教学方案。历时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并以《大成之风》——大型云南民族鼓乐合奏与舞蹈,作为成果汇报,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认可。
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之一。我国《新课标》也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音乐课程理念。因此,学校就成了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平台,而音乐教材就是实施教学中的重要工具。虽然《新课标》提出本土音乐教材拥有15%~20%的课程容量,但各地在实际运用中,都存在将这部分内容简单化或者直接忽略的问题。云南地区也存在本土音乐文化教学缺失或者教学内容不健全等情况。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引进或开发本土音乐教材。《孔初教》就是一次创新性的尝试,尽管作为专业音乐教材它还处于试验阶段并有诸多方面待改进,但笔者认为本教材不仅是一本将云南鼓文化与普及性音乐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创新型本土音乐教材,更是促进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增强了新生代的民族和文化自信。
从古至今,中国许多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最缺乏的就是书面记载,尤其是对音乐的记录。就拿象脚鼓来说,鼓谱记载很少并且节奏单一,较为复杂的节奏通常都伴随着舞蹈、铓、锣、镲等乐器齐奏,没有太多相关记载。因此,鼓谱实际运用度不高,象脚鼓至今都保留着传统的传承方式——口传心授。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师徒之间产生紧密的联系,但教学质量难以用标准衡量,教学范围受限等都是现实问题。《孔初教》里,节奏型的编写借鉴了云南本土多个少数民族象脚鼓的敲击节奏,有的源于已有的鼓谱,或老艺人的表演,或民间音乐活动的学习。将传统象脚鼓节奏元素提取并记录的同时,根据教学需求进行了简化或二度创作。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没有一个民族不拥有自己的文化和音乐。“唯有音乐、至少是元素的保持与传承,方能找到一个民族文化的印迹与基因。”①民族音乐文化是多元的,传承方式也应该具有多样性。完整的文化传承与碎片的文化元素传播都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促进作用。其次,随着农村向城市发展,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孩子“离开”他原生的文化土壤,进入到具有标准、统一、普适性的教育系统中——学校。这几乎成了每一个孩子学习文化、道德、技能的必经之道。因此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想要得到持续性传承与发展,就必然要与当下权威及普遍的教育体系进行融合。然而,在各地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很多老艺人无法适应现代的学校教育体系,一则是部分老艺人文化水平较低或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拥有优秀的音乐技艺但缺乏教师技能,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文化代沟,尤其在城市。如果师生之间建立不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信任则会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或是变成流于表面的音乐模仿课。然而学院派的老师开展民族音乐课程,就基础教育来说,很多中小学音乐老师又对本土文化了解甚微,大部分都会按照统一教材进行教学,无法创造性融入本土音乐文化。因此如何行而有效地将本土音乐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机联系在一起,既是国家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音乐教育学与民族音乐学跨学科的热门话题。因此,本土音乐教材研究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孔雀鼓作为象脚鼓的创新,从音响和外形风格上都继承了传统的元素。其教材的编写融合了云南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歌曲、童谣等作为内容。孔雀鼓作为创新性民族乐器是传承与传播云南本土音乐文化的新媒介,其教材作为运用媒介的工具书。通过孔雀鼓以及其教材使本土音乐文化和现代学校教育之间搭起了可行的桥梁。
“非洲鼓源于非洲,而兴于丽江。”这并非空穴来风。其传播多在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的地区,如丽江。非洲鼓很快在当地生根发芽,并衍生出了新的“乐器”——丽江手鼓。产自中国,成本低廉,音质粗糙、音乐流行、节奏固定、方便易学、旅游纪念品等,这些标签都是形容丽江手鼓的,凭借当地旅游文化、文青格调的自由歌手以及当下时兴的多媒体,非洲鼓火极一时,成了丽江最亮眼的名片之一。然而,追求低成本而粗制滥造乐器,陈词滥调的歌曲,毫无新意的节奏型,丽江非洲鼓在云南的发展开始呈现疲软无力的状态。与此同时,如今不少大城市都开办了非洲鼓的培训班,也出现了很多非洲鼓的教材。且不说这些教材的质量如何,但教材出现的趋势说明了非洲鼓音乐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作为工具书的教材便不会成为研究热点,因为非洲鼓同象脚鼓一样从来都是口传心授并没有教材的辅助。反观我们自己的民族打击乐器,像深埋在文化沃土里的种子,根深蒂固却还没有开花结果。教材的开发是普适性教育的第一步,如果说非洲鼓作为跨文化传播中极为成功的案例,是文化产品和市场消费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②,借由旅游产品作为传播介质,实现自我文化的发展。云南,在中国拥有丰富独特鼓文化的地区,我们的鼓文化以及本土音乐文化是否也可以有所借鉴从而发展呢?笔者认为,孔雀鼓的创新以及教材的研发就是以新媒介促进云南本土音乐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有力证明。
注释:
① 张欢.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3.
② 赵孟超,甘婷.非洲鼓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以云南省丽江市大研古镇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9):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