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创的百年难题

2019-04-28 08:41
第一财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李鸿章创板科技

1896年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在清廷权力中枢里“靠边站”,被老佛爷打发去俄国给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道贺,顺带访问德、法、比、荷、英、美和加拿大等西方列强。对封闭守旧的天朝而言,这是一次罕见的环球外交之旅。

6月13日,李鸿章乘火车从莫斯科前往德国访问,下榻于柏林豪华的凯撒大旅馆,得到德国各界的盛情迎接,不仅在皇宫里享受了威廉二世的国宴款待,还专程去了汉堡跟俾斯麦谈笑风生。李中堂颇有东西政坛巨头聚首的幻觉。

但此行最让李鸿章震惊的,不是德国人饱含商业和殖民目的的殷切,而是德意志民族在工业和科技方面的强大。

访问途中,德国人得知李鸿章左颧骨内有一颗未取出的子弹——签署马关条约时被日本刺客所射,据说替大清省了1亿两白银——便安排他去照德国人伦琴刚发明出来7个月的X光。子弹在X光下“纤毫毕现”,让李鸿章大吃一惊。

不仅如此,李中堂还由德国军事大臣陪同,参观了当时最先进的枪支制造厂。当了解到该工厂员工有6000人,拥有4000台制枪机器时,李鸿章连连赞叹,安徽话都没忍住:“弄妈,这远比我当年在上海办的枪厂规模大啊!”

你可能想不到,2018年年底科创板设立的背后,这个东方大国对科技创新的追求甚至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

李鸿章访问德国的1896年,大清苦心经营多年的洋务运动刚刚被吉野号的舰炮轰成渣。进口的洋枪洋炮镇压内乱尚可,抵抗列强则已被证明一无是处。李鸿章做了一辈子的裱糊匠,此时不免思索一个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扶持中国自己的科技?

一个落后的国家,想要追赶西方已经领先一两百年的科学技术,需要一个明确的规划。“师夷长技以制夷”,如何“师”是个问题。即使解决了路径问题,还要解决人才的问题,更要解决资金的问题,这是个系统工程。

李中堂恐怕不会想到,这些问题在他死后被探索了足足百年。在这百年里,市场、外资、财政、民资等力量轮番登场,上演无数故事,有的热血励志,有的黯然神伤。

在李鸿章访问德国82年之后的1978年,一群身穿黑色中山装的中国人也来到了德国,他们拎着沉重的箱子,行色匆匆地走出沃尔夫斯堡市火车站,徒步来到一家大型工厂门口,领头的一位年长的中国人,一脸认真地让翻译对警卫说:

“我是中国机械工业部部长,想跟你们领导聊一聊。”

门口的警卫差点儿惊掉下巴,严重怀疑这帮不速之客是来自东方的骗子。但老者所言非虚,他是机械工业部时任部长周子健,而他拜访的这家工厂,隶属于德国大众公司,是当时全球最先进的汽车制造工厂。

事实上,在一天之前,这个代表团的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大众汽车。他们原本是来德国考察奔驰工厂的,结果发现满大街跑的汽车都带着个标志,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德国还有一个大众汽车,于是当机立断,马上坐火车登门拜访。

大众高管接到通知后,连忙让警卫开门放行。一帮中国人进到大众公司车间后,如同李鸿章第一次见到X光一样,被洋人的先进技术震撼到。这次陌生的造访,是中国政府和德国大众谈判的开始,也是日后风靡神州的“桑塔纳”轿车的源起。

沿着跟德国大众的合作思路,合资经营(jointventure)模式横空出世,其核心就是5个字:市场换技术。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掏钱,来补贴国内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总设计师后来总结:“搞合资经营,对方就要拿出先进的技术来。尽管它对某些技术有保留权和拥有权,但不管怎么样,总在这里用了,用了我们总会学会一点。”这种想法尽管有不切实际的地方,但在当时几乎是唯一可以走的路。

除了用市场换来技术之外,早期合资经营也给了国产技术巨大的支持。以合资生产的桑塔纳轿车为例,自1988年起,每辆桑塔纳都要额外加价2.8万元的“国产化基金”,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到1994年国家宣布停收国产化基金时,国产化基金已经收了40亿元,为国产零配件的替代提供了关键的启动资金。

随着1994年分税制之后中央财政实力的增强,财政资金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这标志着第二种模式的诞生:财政补技术。

用财政资金来助推科技创新——比如对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投资——在各国是通用做法,但直接针对孱弱的行业补助,恐怕只有东亚国家才做得出来,中国更是对这种模式青睐有加。

可是效果不佳。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国家先后组织了1986年的“531战略”,1990年的“9085工程”,1995年的“9095工程”,银子花了几百亿,最后基本都以失败告终,留下来的成果寥寥无几。

政府对科技行业拔苗助长,在经济学界引起极大争议,林毅夫和张维迎为此争论十几年。

本来,汽车、航空、半导体,以及后面风电、光伏等领域的挫折,让“财政补技术”模式偃旗息鼓,但平地—声雷,中国高铁横空出世了。

刘志军运作的高速铁路项目,是一种国家主导、高度管控、集中谈判、引进吸收、巨额投资的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被总结成了经验。而这些经验,挽救了“财政补技术”模式,给政府参与科技创新打了一剂强心针。

在这种背景下,鼓励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在2013年之后密集出臺。2014年9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也被喊出来。但这种鼓励,仍然是沿着市场化的路子来走。在决策者眼里,市场化路子最大的缺点还是在于:太慢。

于是,从2013年开始,国家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者,直接下场来玩了。政府出资的产业基金规模,从2014年的3000亿元飙升至2016年的3.5万亿元。即使刨去名股实债的部分,这个增速也令人叹为观止。

飞机产业的教训、汽车产业的思考、高铁行业的经验,全部都倾注到了新时期的产业扶持政策中,政府显然将在里面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中国制造2025”横空出世,“紫光模式”大行其道,国资主导的跨国并购开始占据西方国家的媒体头条。

这一切,终于在2018年遭遇了贸易对手的警觉和反击,“财政补技术”虽然没有偃旗息鼓,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必定会低调潜行。

然而时间不等人。2013年,中国劳动力人口(15至65岁)见到了历史大顶,靠廉价劳动力的第二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随着人口长期拐点来临,转型时间窗口并不宽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这就是科创板在2018年年底横空出世,被上上下下重点呵护,一路绿灯放行,进展一日千里的原因。当市场换技术路线失败、财政补技术路线堵塞,唯一的路径便是把接力棒交到社会资本的手里,这个过程必须快。

设立科创板,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2001年之后,海外VC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催生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但在某次高等级会议上,领导的一句话振聋发聩:中国这么多互联网巨头,动辄百亿千亿,有多少是给外国人赚走了?

的确,接受美元基金的风投,设置VIE架构,赴海外上市,套现后拿美元资产,几乎成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标准模板。因此,设立以注册制为基础的科创板,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让肥水流回自家良田,俨然成为时代的呼唤。

因此,在经历了市场换技术、财政补科研、外资投创业这些路径之后,科创板在决策层的眼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中国的产业升级之路,已经抵达了最后一站,常将“赌国运”挂在嘴边的我们,准备好迎接这次历史机遇了吗?

猜你喜欢
李鸿章创板科技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李鸿章
一顿早饭改变李鸿章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科技在线
李鸿章挨一枪,中国少赔一亿两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