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峰
【摘要】一段时间以来,基层党建中存在一些“小微问题”,这些问题看似不严重,但其一旦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固化在各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就会给党的建设带来极大风险。做强做优党支部,解决“小微问题”,避免“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是做好党内治理这篇大文章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基层党建 “小微问题” 党内基层治理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巩固,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稳固。如何提升基层组织力,是各级党组织需要认真思考的一篇大文章。当前,基层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在一些党组织中存在着影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影响基层组织力的“小微问题”。这类问题影响较小,不容易被察觉和重视。但如果任其存在甚至蔓延的话,就有可能发展成大问题。为此,做好防微杜渐工作,对于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力而言,是必要且迫切的任务。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叫做“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就“低头拉车”而言,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层面是指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表现明显、甚至突出的。这样的“低头拉车”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精神的表现。比如,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毛丰美,就是这样的典型。毛丰美带领大梨树村党员群众改造村庄,实现巨大变化,造福了全村群众。这样的“低头拉车”是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干出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但是,只凭借“低头拉车”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同是讲“低头拉车”精神,据报道,有记者采访某乡镇时发现,前几年乡里倾尽财力投资的山货贸易一条街,因引不来外地客商,现在基本闲置。乡长苦恼地说:“当时,我们只顾低头拉车,没有抬头看路,结果漂亮的贸易街建好后,老百姓却没得到实惠。”
上述两例说明了一个问题,只管“低头拉车”是不够的,还要“抬头看路”。毛丰美之所以成功,也得益于坚持“抬头看路”;而第二个例子中乡长在总结经验中也领悟到了问题的根子在“没有抬头看路”。这讲的是“低头拉车”的一个层面。
“低头拉车”还有另一个层面是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上不足。这个层面是一种疲态、惰态,但这种表现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中却容易形成固态、常态。“小微问题”的存在对于全面加强和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这充分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所述“小微问题”,要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出发,认真加以对待。《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都明确规定了党是“先锋队”,党是“战斗堡垒”。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先进性是党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在这一点上不能有丝毫懈怠和迷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注基层党组织中的“小微问题”是对“不但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重要性的再认识、再深化。现在相当多的党员需要加强政治上、思想上的锻造。党员的政治表现、思想状况直接影响着党的建设成效。历史经验表明,“组织上入了党,不自然等于思想上也入了党” 。如果不经过长期政治上、思想上的革命性锻造,不经过系统严格的党性修养,就不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更不能担负起建设战斗堡垒的重要任务。同时,也要看到党员个人在政治上的追求和党组织在政治上的要求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形成合力才能锻造出党的组织力。
因此,“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看似“小微问题”,实则挑战严峻。从党的长远发展来看,不抬头看路就不能发挥党的先进性,有迷失政治方向的担忧,更不可能从政治上准确去把握党组织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这类“小微问题”对提升组织力而言确为重大挑战。
其一是“微心态”,主要表现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满足于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日常工作。这些人认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就是贯彻落实,上级安排什么,基层就干什么。基层的事就要越小越细越实越好,不愿意接受所谓的“虚”的东西。还有一些人认为党建工作不能影响业务工作,对于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不强,问题意识、进取意识更是不足。有的基层干部表示,他的工作哲学是“年轻时顺势而为,中年后随遇而安”,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这种人虽在其位、谋其政,但流于平庸、疏于责任,在根本上并没有做到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处于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放任的状态,不仅不利于调动发挥基层组织积极性、创造性,也不利于基层组织力的提升。
其二是“微作为”,主要表现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少作为、不作为。与第一种状态不同的是,这些人谋求的是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他们认为少干事少犯错,多干事多出错。对于涉及人民群众重大利益问题也有少作为、不作为问题。一些干部虽然不贪不占,但工作也不愿干。这样的问题不仅“耽误事”,而且“毁形象”,更可怕的是引起群众对其不满和愤怒,会直接威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县委书记座谈时说,“不能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全县发展面貌没有变化,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
其三是“微视距”,主要表现为“一亩三分地”行为。这些人的视野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工作中,除了热衷于自己工作范围的事情,对单位部门的其他工作既不善于相互理解,也不善于相互配合。这些人往往只看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没有从单位的全局考虑协作关系,往往对涉及他们管辖的工作对象不分层次、不讲方法的发号施令、“一刀切”或搞起“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这类现象往往容易滋生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
其四是“微治理”,主要表现为“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这个提法是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使用的。这是指虽讲的面面俱到,但没有真正找到问题的核心。这里有“上下一般粗”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注重从大的方面讲问题、讲观点,但是这些甲乙丙丁问题符不符合自身特点,是否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呢?这就容易出现落实上级政策精神过程中的“两张皮”现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实际上存在着一系列特殊性很强的难题,对于这些难题存在“微治理”现象。例如,一些基层组织把治理焦点放在工作程序上、放在一般性要求上,而忽视了一些小问题,如一些难以分清是规定还是感情的界限的问题;或者是忽视了一些该组织中特有的难点问题,结果在管党治党中流于形式,大讲甲乙丙丁,而工作不能真正沉到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中去,就会出现“嘴上讲治理”,实质上是“微治理”“弱治理”,甚至“沒治理”。
“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的出现,不仅要在个人身上挖原因,也要在基层组织建设上查找不足。我们党是一支高度重视组织性、纪律性的队伍。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理想和纪律是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必须要在党组织的工作中不断加强。现在,一些基层组织在治理上存在着几个比较突出的难点:
一是政治意识淡化、弱化。在一些基层组织中存在着突出业务、经济效益,对于党建工作则抓得不严不紧不硬的问题。党员的政治观念、政治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淡化、弱化。十八大以来,这个问题虽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据安徽某地的调研显示,调研者走访的 10 个基层党委(党组)负责人中,有少数人就表示,自己作为党委(党组)一把手,抓党建当然是自己的主要责任,但主要精力还应放在抓单位主业上,这容易导致党建工作被“边缘化”。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意识淡薄,造成了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不被重视。这只是一个案例,但这种现象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二是制度建设的科学性需要强化。“小微问题”现象存在的原因不仅仅是制度的“硬约束”没有跟上造成的,也有制度上的“软治理”问题。比如,有些基层党员干部反映,有些同志只讲“面子上的杠杠”,“不见里子里的道道”。这是什么意思呢?是因为有的同志只是针对某些问题的出现,用制度的杠杠去要求他们,而没有实事求是地深入干部群众的内心去做真正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以,这也时刻提醒我们,做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守制度的严肃性这个冷的一面,又要在制度建设上体现出关爱干部的热的一面。
三是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中的难题需要不断消化。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關心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困难,给予他们厚爱,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加强党内基层治理,要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把党员内在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要求党组织能从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的实际出发,倾听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困难、消化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的难题。在实际工作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突出政治功能是做强做优党支部一切工作的方向和基础。解决“小微问题”要从党支部工作抓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解决基层存在的各种“小微问题”,要靠实实在在做强党支部,使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党支部要完成提升组织力的任务,必须首先突出政治功能。严格按照中央有关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党支部要担负好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更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做好“抬头看路”,在政治上成为“明白人”,才能更好发挥“低头拉车”中内在的正能量,实现“抬头看路”和“低头拉车”的内在统一。
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坚持和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举措,对于纠正基层组织存在的“软懒散”以及各种“小微问题”,有重大的纠偏作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紧密相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规范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会促进规范化建设深入发展。用制度规范党支部工作的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规范各级党组织抓支部建设的责任。党委(党组)要担负起抓党支部的主体责任,包括指导、检查、监督执纪的具体责任,在加强制度化建设中全面强化党支部各项工作。
做强做优党支部要掌握能够“入心入脑”的工作方法。基层工作有基层的特点,“小微问题”的产生也有其土壤和环境。党支部建设也要重视这一规律。基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比较侧重感性的东西。党支部建设要抓住这个重要规律,提升党员的理性认识境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党支部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一是情和理的关系。党支部对党员进行宣传教育管理既要讲理,也要讲情。用感情做工作,用道理断曲直。善于用榜样的力量、用感情的力量去带动党员干部推动工作发展。二是义和利的关系。共产党员应树立无产阶级义利观。而党组织要让组织的关心爱护温暖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心,并研究考虑给党员提供实现远大奋斗目标的必要的基础、创造有利于长期奋斗的环境和条件。除此以外,还要把握好“桥船”与“过河”的关系。党支部抓党的建设,方式方法非常重要。工作任务的完成,必须要借助“桥或船”。这个“桥或船”的力量蕴藏在群众的智慧中。对于任务轻重缓急的分配,要学会“弹钢琴”;对于难点问题的解决,要学会走群众路线。只要能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作者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党建基地研究员)
【注: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党内基层治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JDKDA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胡喜庆:《“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共产党员网,2016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