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策略
反驳,当然最终都是为了驳倒对方的论点,但是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可以直接反驳论点;可以通过揭露对方论据的虚假,来反驳论点;也可以指出对方的论据虽然真实,但不能证明论点。
显然,介绍很粗略。也许正因为此,好多同学不重视,以致难过考查关,这不能不说是深刻的教训。再说,“不破不立”,议论文大都是破立结合的。因此,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懂得反驳。然而,不少学生对反驳及其方法知之甚少,以致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受到制约。鉴此,为帮助学生过好这一关,在此对反驳法作一点补充;为便于学习,选文多来自同册教材。
根据以上介绍,简而言之,反驳分别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前者是直接反驳,后两者为间接反驳。
技法点拨
A:驳论点
驳论点大致有三种途径。
第一种是直接揭示对方论点的错误及其危害。如2000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是“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年12月20日刊登在《语文周报》上的《答案都是丰富多彩的吗?》一文,就对这个话题直接进行了反驳:“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丰富多彩的吗?我以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举个形象的例子:若问高考允不允许作弊,我们大家的答案怕是不会丰富多彩的……我认为在一些原则的问题上,答案是唯一的。例如对‘海峡两岸应统一这个原则,答案就不能丰富多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种是用事实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逻辑和语文学习》一文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柏拉图曾对‘人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动物。他的学生不同意他的观点,就去捉来一只鸡,扒光了毛,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地说,这就是老师您说的‘人呀。”故事里的学生就是用事实证明了柏拉图的论点是错误的。
第三种为归谬——把对方的错误论点加以引申,从而暴露其荒谬。《拿来主义》一文就有运用。文中写道:“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有人”的论点是:中国的矿产丰富,足够全世界用几百年,只需送出去,不需要拿来。鲁迅先生把这个论点引申到“几百年之后”,道出送光了的恶果——“我们的子孙”只能给别人做孙子,从而暴露“有人”的论点之荒谬。
B:驳论据
说了驳论点,再来谈驳论据。《学习辩证分析》一文有这样的材料:“一些同学总认为,在家有父母管着,在学校有老师管着,生活太没有自由了。而西方的一位教育家说过:‘盲目地让孩子自由,实际上是亵渎文明,提倡野蛮。”从中可知,一些同学的论点是“生活太没有自由了”,论据为有人管着;教育家的话揭示了没人看管的危害,就是对一些同学所持论据的反驳。如何理解教育家的话呢?马克思在《论犹太人》中指出:“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有法律规定的,正像地标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这位哲人的话告诉我们:自由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它是对必然性的认识。一些同学因缺乏历练,不可能对事物的必然性都有清醒的认识,如果没有人管,其行为就有可能对他人造成危害。
C:驳论证
较之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要难以理解一些。所谓“可以指出对方的论据虽然真实,但不能证明论点”,也就是揭示对方论点和论据的矛盾,从而表明其论据证明不了论点。教材以驳论证比较明显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为例,对此作了说明,而更多文章中,被批驳方的论点和论据的矛盾很细微,需要精研覃思才能把握。例如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中有这样两段话:
1.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么,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2.什么是宣传家?不但教员是宣传家,新闻记者是宣传家,文艺工作者是宣传家,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传家。比如军事指挥员,他们并不对外发宣言,但是他们要和士兵讲话,要和人民接洽,这不是宣传是什么?
段1是批判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在论述了“长而空不好,短而空也不好”之后讲的。“有人”问话的意思,是以《资本论》为例来证明“长文章好”。其论点是“长文章好”,论据为“《资本论》长”。乍看这个推理无懈可击,然而细加推敲就能发现漏洞:论点仅指文章长,论据的内涵除了“长”之外还有“有内容”,因此二者不完全一致。毛泽东抓住这样的矛盾,直接回应“有人”的问话,紧接着说明讲话的要旨——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并不只是反对长,以澄清“有人”的糊涂认识。
段2是批判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时写的。段末为什么要反问军事指挥员呢?联系文章的背景,可以推知当时有些军事指挥员觉得自己和教员等不同,并不对外发宣言,于是否认自己是宣传家。其论点是“我们军事指挥员不是宣传家”,论据为“我们不像教员等对外发宣言”。这个推理能成立吗?否,因为论点和论据矛盾:“宣传”和“宣言”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不是一码事;不发宣言不等于不搞宣传,军事指挥员少不了“要和士兵讲话,要和人民接洽”,不动嘴宣传行吗?那么怎么能否认自己是宣传家呢?
对路训练
一、唐弢的《琐忆》一文有下面一段话,分析文中鲁迅先生是用什么方法批驳国民党的官僚禁止“同学同泳”的。
一次,國民党一个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闹得满城风雨。鲁迅先生幽默地说:“同学同泳,皮肉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出,淆乱乾坤,实在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种,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止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这样,每个人都是……喏!喏!”我们已经笑不可抑了。
二、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有下面一段话,分析文中鲁迅先生是用什么方法批驳“有人”的观点的。
例如民国的通礼是鞠躬,但若有人以为不对的,就独使他磕头。民国的法律是没有笞刑的,但有人以为肉刑好,则这人犯罪时就特别打屁股。碗筷饭菜,是为今人而设的,有愿为燧人氏以前之民者,就独使他吃生肉;再造几千间茅屋,将在大宅子里面仰慕尧舜的高士都拉出来,给住在那里面;反对物质文明的,自然更应该不使他衔冤坐汽车。
三、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段话,用归谬法反驳“次道德”之说。
西安一女子夜遇劫匪,不堪威逼跳进了护城河。劫匪跳河相救,事后对女子说“我们只要钱,不要命”。湖北一打工女在北京被偷了包,小偷留下钱却把她的身份、名片等寄回。陕西一个司机开车肇事,连撞三人,在驾车逃逸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使伤者得到及时救治。某重量级媒体就此发表文章,认为抢劫、偷包和开车撞人后驾车逃逸都是不道德的,而救人、寄回证件和打120求救又是道德的,两者结合起来应该是“次道德”,因而宣称“次道德的出现是社会的进步,承认次道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四、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段话,反驳反弹者的论据和“有资格笑”之说。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战喻”来说明二者虽然在程度上有区别,但本质一样,都是逃跑,借此告诫人们:在有同样缺点或错误的情况下,不要因为自己的程度略轻就讥笑别人。而当今有人如此反弹:狂风暴雨,一艘船刚驶出港口见情状危险便立刻返回;另一艘船却一意孤行,执意前进,最终船毁人亡。由此可见,这百步与五十步之间相差关键的五十步,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那些“五十步者”在庆幸自己当初及时止步才没有毁亡之余,难道没有资格笑那些仍在迷途中的“百步者”吗?
【徐逢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