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攻心记

2019-04-28 14:38
意林 2019年7期
关键词:怪胎南安个人修养

意粉来问:

我是一名中学生。因为我迥然不同的穿衣风格,一入学就吸引了别的同学的目光和议论。到后来,同学们又在背地里对我的说话风格、行事方式在多有议论,说我是“怪胎”,爱装“个性”。我虽佯装不知,心里却老思忖这件事,甚至还考虑学别的同学,做个“普通人”,可青春只有这一次,跟别人一样了,那我还是我吗?

勇敢做自己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自然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个道理很容易懂。但当身边的大多数人都相近或相似,却对某人的“个性”产生偏见,认为遇见的是个“怪胎”,那换了谁,估计都会像你这样,陷入迷茫和无措。

我们来假设这样一种场景:如果没有他人私下的议论,那些“个性”会得到保持甚至发扬,生活也会波澜不惊地继续下去。但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理想状态,在众口难辩、议论纷纷里,我们不怀疑自我,倒真的成了“怪胎”。

每个人“个性”的养成,其实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而后受家庭出身、教育环境、道德伦理、思想认同等诸方面的影响,最终成就不一样的自我,也随之成就世界的丰富多彩。正如罗斯福所说:“个性的造就由婴孩时代开始,一直继续到老死。”

从你所疑惑的问题看,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自身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对他人的议论,只需冷静看待,选择性听取,必要时吸纳。

有许多鲜活的例子可以印证这个观点,在湘籍作家沈从文看来,这种“个性”等于“长处”,因为这种能力是你独有,别人不曾有的。

在《一个传奇的本事》中,沈从文写道:“倘若所谓‘悲剧实由于性情一面的两用,在此为‘个性鲜明而在彼则为‘格格不入时,那就好好发展长处,而不必……事事周到或八面玲珑地生活下去。”因为最终,这种“发展长处”的习惯,会给个人带来成就。

我们且不管带来的成就或大或小,也不去追问借助“个性”可获得何种成就,哪怕只为了自己的初心,为了当初的选择,为了不泯然众人,也该把“个性”坚持下去。所以只管勇敢做自己,如果能再像复旦大学教授陈果说的那样,再酷一点,就更好——“真正的酷有两种,一种叫外酷,一种叫内酷。外酷指你外在的形体给人的感觉,内酷就比较丰盛了,品德,个人修养,善良,能力,能鉴别美与丑,能有独特的眼光看世界,等等。这是真正的内酷。和你相交,我想看到你的内酷。”

本期回复:顾南安,青年作家,笔下文字或婉转清丽,或朴实温暖,深受青少年读者喜爱。已出版长篇小说《我们终将会牵手旅行》,图文故事集《谁会把你喜欢得这么好》等。

微信公众号&微博:顾南安

猜你喜欢
怪胎南安个人修养
秀美南安
中国首部石材大片在南安开拍
领导力视域下中学校长担当精神的探讨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议如何教好初中历史课
南安乡贤再发力
听说我是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