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财
阅读训练一
大树将军冯异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①,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②,军中号为整齐③。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④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⑤,乃更部分诸将⑥,各有配隶⑦,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⑧以此多⑨之。
——《后汉书·冯异传》
注释
①伐:夸耀。②表识:标帜。③军中号为整齐: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的。军中,指在刘秀反王莽的大军中。④屏:远离(他人),避退。⑤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⑥更部分诸将:重新安排各个将领的任务。更,改动。⑦隶:隶属。⑧光武:指汉光武帝刘秀。⑨多:赞扬。
譯文
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将领任务,被分配隶属,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个而赞扬他。
【模拟演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 )
异常独屏树下( )
乃更部分诸将( )
光武以此多之( )
(2)翻译句子:
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3)细节描写见精神,文中“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与“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两处表现出冯异怎样的品质?(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参考答案】
(1)伐:夸耀;屏:远离(他人),避退;更:改动;多:赞扬(2)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常常拉开马车让路;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3)“谦退不伐”
阅读训练二
王荆公独游山寺
王荆公介甫①,退处金陵②。一日,幅巾③杖屦④,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⑤文史,词辩纷然⑥。公坐其下⑦,人莫之顾⑧。有一人徐⑨问公曰:“公亦知书否?”公唯唯⑩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宋·刘斧《青琐高议》
注释
①王荆公介甫:王安石,字介甫,封荆国公。②退处金陵:退居金陵。金陵,今江苏南京市。③幅巾:头上用一块绢遮裹。④杖屦(jù):拄着手杖行走。⑤盛谈:高谈阔论。⑥词辩纷然:议论纷纷的样子。⑦下:旁。⑧莫之顾:即“莫顾之”,没有人注意他。⑨徐:慢,此指随意。⑩唯唯:含糊的答应声。
译文
王安石隐退居住在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绢,拄着手杖行走,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有一个客人慢慢问他说:“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含糊地应答。人家再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地低着头离开。
【模拟演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公坐其下( )
有一人徐问公曰( )
惭俯而去( )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公坐其下,人莫之顾。
(3)简单分析,短文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王安石的谦逊?
【参考答案】
(1)下:旁。徐:慢,此指随意。惭俯:惭愧地低着头。(2)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3)从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来表现王安石的谦逊:简衣独游,言谈低调。
【妙笔点评】
“上善若水常处下”,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避高趋下而甘于谦卑。秋风也常常告诉人们,成熟的谷穗总是谦逊地低着头。
冯异能屡立战功,名垂青史,原因固然很多,但他“为人谦退不伐”,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一个人如果妄自尊大,居功自傲,极易导致众叛亲离,还谈何建功立业?只有虚怀若谷,平易近人,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取得大成。“大树将军”深受士兵爱戴和君王的赏识,因为“大树”有慧根啊!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谦逊的姿态也可圈可点。身为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游而不摆官威,闻道而不炫学识,学富五车却谦虚谨慎不张扬,不失大家风范!
古往今来,以谦逊之美站在人们面前的,不乏其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才华横溢、著作等身,每当人们赞叹他学识渊博时,他总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这是哲学家的谦逊。长征中,毛主席为腿脚受伤的小战士牵马,还笑听他神侃,这是领袖者的谦逊。李嘉诚就餐时,对奉上菜肴的保姆习惯性地微笑道谢,这是企业家的谦逊。德云社已是相声界的流量担当,而当家人郭德纲面对观众时挂在嘴边的依旧是“相声界的小学生郭德纲向我的衣食父母致敬”,这是艺术家的谦逊。懂得谦逊的人,都值得尊敬;懂得谦逊的人,都自带光芒。
谦逊的人能够看清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对未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人生在世,学知无涯,还是低调一点、谦逊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