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小到只能容得下自己的孩子们。她不再关注周边的世界,不再关注诗和远方,她的眼睛只盯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她甚至忘记了她的孩子们早已长大。
她还像我们小时候那般,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我们,天冷了要加衣,生病了要吃药,晚上要早点睡觉。有时候她会打电话来,小心翼翼地提醒我们这些不起眼的小事。
母亲也曾有过诗和远方。我曾看过母亲年轻时的照片,那时候她是一个性情温婉的女子,穿一件好看的大襟格子衫,黑绿相间,倒也雅致。两条长长的麻花辫垂至腰际,面庞清秀,眼眸如水。照片是黑白的,有光阴的味道,让人不经意间生出恍惚的错觉,这么年轻姣好的女子和眼前这个老太太怎么也画不上等号。岁月神偷,偷走了多少我们不想失去的东西?母亲是个性子腼腆谦和的人,年轻时喜欢唱歌、读诗,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虽然她的足迹并未涉及远方,可是她的心早已丈量过万水千山。
母亲曾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护佑着她的孩子们一路长大成人。为了我们的衣食温饱,她曾在如豆的灯下为孩子们做棉鞋、打毛衣、缝手套。裤子破了一个洞,她会转眼间在破洞上缝出一朵花。早先给我们打的毛衣,都是她拆了旧毛衣,或者从别人那里讨来剩的线团,拼凑着打成的杂色毛衣。那毛衣并不好看,穿在身上却很暖和。
母亲大多数时候脾气都非常好,偶尔也会雷霆万钧,厉害起来吓死人。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一起翘课,跑到北山上唱歌、看景,天落黑还不肯回来。母亲吓坏了,和我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到处寻找。结果可想而知,回家之后,我被母亲大声呵斥,骂得体无完肤。之后又被母亲惩罚,不许吃晚饭,写检讨,浇园子里的花和蔬菜。
母親曾经是一个特别有主意的人,柔中有刚,软中带硬,看似温婉柔弱,内心却刚强无比。我还记得那一年,我的外祖母和小舅舅在同一年前后脚去世了,那一次给母亲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我知道母亲哭过,可是当着我们的面,她很少流泪,依旧悉心照顾我们的吃喝穿戴,和往昔一样。后来,她变得有些不大爱说话了,饭吃得也少了,青丝中有了白发。那时候我不知道,她的世界已然开始变小。
很多人的理想是优雅地老去,像杨绛先生那样,只是这样的人真的是太少了。老的过程是接近死亡的过程,不可能像表面上那般云淡风轻,而是要经历身心的各种考验。当一个人越来越老时,视角也会越来越小。母亲也不例外。
真正发现母亲的世界变小了,还是最近几年。母亲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规律,三餐、散步、打坐,然后就是盯着我们姐弟,仿佛我们的脸上有花朵或地图,间或会问我们最近干什么、吃什么、穿什么。
我是偶然发现母亲开始变得胆小和恐惧的。她和我们说话的时候往往谨小慎微,生怕说错了什么,惹得我们不高兴。打电话给我们时,说了半截话突然就停下了,急急忙忙挂了电话,说是怕影响我们工作。
我有些心酸,当我们长大之后,世界变得越来越大,视角变得越来越宽,有时候会忽视母亲的存在,但内心里的爱一直都在。如果可能,我还想像从前那样,不管我们做错了什么,母亲会不依不饶,大声把我们训斥一顿,不管不顾地骂几句。听我说这话,母亲略带歉意地笑笑,说她老了,骂不动了。
母亲的世界越来越小,小到只容得下她的儿女。她像个孩子般紧紧地抓住我们的手不放。当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守望、陪伴、关爱,或许是我能为她做的极少的一点点事情。
[怦然心动]
母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老的呢?当曾经无所不能、像个超人的母亲,她不再关注周边的世界,不再关注诗和远方,她的眼睛只盯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这时,我们恍然觉察到母亲真的老了;当曾经雷霆万钧、坚强如铁的母亲,她不再训斥犯错的孩子,在孩子面前她变得谨小慎微,生怕自己说错了话、说多了话,这时,我们恍然觉察到母亲真的老了。是的,母亲老了,她在尽心竭力地陪伴孩子们长大的旅程中,最终走向了不可逆的衰老。从此,她的世界小了,小到似乎看得见接近死亡的过程。面对日益衰老的亲人,我们能做的,恐怕真的只有“守望、陪伴、关爱”。65岁的龙应台辞职回家,照顾93岁的失智的母亲。于此期间,她开始提笔给母亲写信,并整理成书:《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龙应台说:“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陪伴,是一份最长情的告白。在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让我们都尽可能地填补一点母亲的小小世界。
【文题延伸】母亲的世界;温暖的陪伴;关爱父母……(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