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杜晓文
在这个信息轰炸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处于忙碌的状态,我们被动地接受信息,习惯于道听途说,更喜欢短时间内获取易理解的、更实用的内容,“思考”和“验证”变得越来越困难。身处影音行业也是一样,不少资深的烧友和从业者,以及刚入门的新人和小白,对于大部分音频领域的技术概念和器材认识都秉持着“实践出真知”的学习方式,不注重知识储备,对理论性的东西不求甚解,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一不知其二。一开始或许可以凭着百度百科蒙混过关,但随着认识程度和工作难度的加深,基础知识不牢固的问题会越发凸显,它会变成你工作上的绊脚石,让你围着打转,耗费心力。想要突破这一现状,“补课”是在所难免的。读好书,读专业的理论书,是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最好方式。虽然这些“大部头”难免枯燥,读起来耗时耗力,但就算你无法短时间内读完全书,将它放在案头充当工具书使用,也好过迷失在网络上真假参半的信息中。而为了让各位在面对浩如烟海的音频书籍时不至于无从下手,从这期杂志开始,我们将陆续为大家推荐一些专业实用的音视频技术类书籍。第一本是来自音频技术领域顶级专家Tomlinson Holman的《多声道环绕声技术(第二版)》。
杜比全景声、DTS:X和Auro-3D这些目前主流的三维沉浸式音频格式都是从最基础的5.1环绕声系统发展而来
提到家庭影院,就不得不提环绕声,而提到环绕声,Tomlinson Holman是一个绕不过的名字。他是THX公司技术先驱、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的电影声音教授。在卢卡斯电影公司(Lucasf ilm Ltd.)担任技术总监期间,他制定了举世闻名的THX Sound和THX数字母版(THX Digital Mastering)标准。并曾先后获得了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音频工程师协会(AES)、美国电影电声电视技术协会(BKSTS)、美国电影声音协会(CAS)、家用电子产品设计与安装协会(CEDIA)、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和美国电影声音剪辑协会(MPSE)颁发的各种奖项。“5.1”声道的说法也是1987年10月由他率先提出。
我手上拿到的这本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中文译著《多声道环绕声技术(第二版)》,译者为王珏先生,属于李伟先生主编的“音频技术与录音艺术译丛”系列。相比于第一版,《多声道环绕声技术(第二版)》新增了10.2声道环绕声的内容,并对当时数字电影和发行方式做了全面的介绍。虽然音频技术日新月异,这些内容放在今天已经有些过时,但别忘了,杜比全景声、DTS:X和Auro-3D这些目前主流的三维沉浸式音频格式都是从最基础的5.1环绕声系统发展而来,而这本书第一章便对2010年前多声道环绕声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录制方式、播放载体、声道配置、聆听方式等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并对整个发展史中的里程碑事件和理论进行点评。这部分内容是永不过时的,值得仔细阅读和理解。
在介绍完环绕声的发展概况后,本书开始分章阐述“监听”“多声道传声器技术”“多声道混录与录音棚操作”“发行格式”“心理声学”等音频知识。因为章与章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你不一定要从头到尾按照顺序看完全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阅读。除了目录之外,每一章开头的“本章要点小结”是你判断是否要仔细阅读章节内容的重要依据,作者会在这个小栏目中总结本章节所阐述的核心内容,并提醒读者前面章节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比如第六章会谈及方位感、空间感和包围感的概念界定,而获得这些感觉的方法集中在第四章,其中有关于音乐厅声学环境的混响、离散反射、方向特征的分析等等。如果你先读了第六章,最好再回头看看第四章的相关内容。
从个人喜好和体验来看,第二章的“监听”更具实用生,第六章的“心理声学”更富趣味。虽然第二章的章节名称是“监听”,但内容远不止介绍监听状况、监听系统和监听扬声器的选择,而是将整个知识面扩展到主扬声器、环绕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的摆位,除了给出具体的摆放角度外,还简单明了地解释了如此摆位的原因和摆位时的注意事项,甚至还会教你如何用两根绳子对扬声器进行准确定位,而考虑到受房间尺寸和规格的影响,扬声器往往无法摆在最佳位置的情况,书中另外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讨论扬声器设置的“折中方案”。而在本章的最后,对于家庭影院系统中非常重要的0.1声道或者说低频增强声道(LFE),作者也毫不含糊。到底什么是0.1声道?它如何获得?怎样形成?专业人士如何将其运用到电影、电视、音乐和游戏等领域?它又呈现出哪些基本特征?上诉这些内容可以说是构建家庭影院系统最实用的基础知识,涉及到数据计算、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目前想找到如此高质量的同类型网络资源几乎不可能,就算有,相信权威生也远远不如。
1977年的《星球大战》是第一部在主声道和环绕声道之外加上低频增强声道的电影
《第三类接触》是第一部在影院中使用专用低音扬声器的电影
第六章的“心理声学”是全书最有意思的内容,这是一门关于人类对声音感知的科学。举个例子,感知理论的第一条基本原理是:由于不同的频率范围和头部的关系差异很大,人对整个频率范围的感知不可能运用完全相同的感知体制。简单来说,这涉及到人的头部尺寸和声波波长的关系。人的头部尺寸和中频段声波波长差不多,对低频来说头部很小,对高频来说又很大。在低频段,由于声波很长,能自由绕过头部,声音到达两耳间的电平差很小,因此基于电平差来得声音定位能力就很薄弱,人耳对低频方向的感知依靠的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而高频段的声波波长很短,头部对声波形成了障碍,造成两耳间电平差因声波入射角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可以根据电平差对高频进行定位。而基于人耳对低频段的定位能力更差,低频段需要更高的电平才能听起来和中频段同样响等心理声学原理的考虑,也才有了低频增强声道。与人的生理结构相联系,让一些原本深奥难懂的声学现象和理论瞬间变得亲切有趣且容易理解。而建立在理解之上的记忆才有意义。就像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声音定位还能和头部大小扯上关系。经过作者的一番解释,想必以后想忘都忘不掉。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感兴趣的读者会好奇,这么专业的内容会不会很晦涩难懂?这么说吧,作为一本专业书籍,它确实趣味生不强,好在逻辑生很强,作者不爱说废话,但会尽量对提到的理论做进一步说明,引导读者去理解。因为实操方案一般会和理论分析“捆绑”出现,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满脸问号的情况会减少很多,这一点对新手来讲还是比较友好的。而且全书涉及到数学和物理的计算公式不多,图表也容易理解,文科生可以放心阅读。需要提醒的一点是,本书并不以解释音频概念为主,不排除需要时不时查阅名词的情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最后收录了加里·雷德斯琼姆(Gary Rydstrom)为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制作环绕声时所写的文章。这位著名的音效师先后为《终结者2·审判日》《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前传1》《海底总动员》等多部著名电影操刀音效。在这篇文章中,他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谈及环绕声设计的几个目的或者说作用,包括克服掩蔽效应(在同一个声道中可能互相掩蔽的音响效果,在多声道中得以分开)、定向、对比、声音移动等,并坦言如果没有影院环绕声作为后盾,《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可能就不会这么拍。环绕声模拟出了士兵们在自己世界里听到的声音,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之感。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音效师,加里·雷德斯琼姆认为声音对于电影的意义无可比拟,它能唤起记忆,唤起情感。环绕声的出现,让声音不仅可以用来讲故事,而且可以讲述画外的故事。
本书第二章不仅将整个知识面扩展到主扬声器、环绕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的摆位,除了给出具体的摆放角度外,还简单明了地解释了如此摆位的原因和摆位时的注意事项
加里·雷德斯琼姆三言两语便道破了环绕声之于电影的意义,而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的启发生在于,它让我突然意识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对环绕声的认识和关注是相当有限的。我们在欣赏一部电影的时候,分给声音的注意力其实不到一半。我们常常会说,这是一部音效出众的电影,但不会说这是一部环绕声出众的电影。就像很多人认为家庭影院中音箱越多越好一样,大多数时候,我们更偏爱类型丰富、大开大合的音响效果,而很少去进一步地思考这部电影、这个场景音效的运用是否合适妥当,是否有些过犹不及。加里·雷德斯琼姆在提到“环绕声的局限”时,明确地指出,“使用声音来围绕观众与声音导致关注注意力分散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别,混录时要注意环绕声的使用不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比如当画面切换到两队狙击手对峙的特写镜头时,声音集中表现的是雨点滴落在两只枪上的节奏,这时就要少用环绕声,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触即发的阻击上。”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当雨夜中的男女主角开始深情告白时,观众自然更想听到清晰的对话,而不是磅礴的雨声。毫无疑问,环绕声是为电影剧情服务的,可以多可以少,但肯定不是越多越好。这也提醒我们,以后在评价一部电影的音效时,应该更关注环绕声的表现,更多地考虑它对画面的配合和补充,而不是简单地以多寡来衡量好坏。
《多声道环绕声技术(第二版)》作者:(美 )Tomlinson Holman译者:王珏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购买渠道:京东、淘宝网、当当网定价:58元人民币英文原文版售价:57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