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开发一体化在油田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9-04-27 01:40史爱霞孙冠晓刘丽
科学与技术 2019年21期

史爱霞 孙冠晓 刘丽

摘要:油田位于隆起低凸起的南端,是一个在前第三系潜山上发育起来的大型整装披覆背斜含油构造。研究井区位于油田北区边部,断层上升盘。该块馆上段河道砂体与反向断层相接,成藏较为有利。在对研究区块进行精细地层对比、储层预测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储量落实及产能评价,优化部署井位,利用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思路,对油田研究区块进行勘探开发,加快了储量向产量转化的过程,提高了勘探开发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馆上段;河道砂体;勘探开发一体化;整体效益

研究井区位于油田北部,在该块馆上段河道砂體油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坚持 “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思路把勘探、开发相结合,一体化统筹决策,落实资源量,提高储量动用率,加速了该块资源量向产量的转变速度,提升勘探开发效益。

1、基本概况

研究区域主要含油层位为馆上3砂组,曲流河相沉积,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研究井在馆上36小层钻遇油层6.6m,显示了该区良好的勘探潜力。目前,区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制约了该区的进一步勘探开发:

(1)研究块仅有研究一口探井,勘探程度低;(2)该区馆陶组为曲流河相沉积,地质情况复杂,地质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储层分布需精细刻画、储量需要重新落实(3)区块小,油藏规模相对较小,单独开发效益差,难以按照常规流程进行勘探、开发,勘探开发部署需要进一步优化。

2、勘探开发一体化

在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商业发现储量”、“效益开发”的政策引导下,围绕“油气勘探必须坚持以油气发现和商业发现为中心”的中心目标,在勘探投资减少的情况下,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转变思想,树立“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思路,利用老区调整的时机,借助于南部紧邻已经部署开发区,集输管网系统完善,具有开发成本低、海工工程量小、综合效益高等特点,对研究井区馆上段进行一体化部署研究,将勘探、开发环节有机结合,一体化统筹决策,落实资源量,加速研究井区及其周边的勘探开发进程,提高储量动用率,提升勘探开发效益。油田元数据主要是说明勘探开发等资料、数据集的一些特征信息,包括:数据集编码、数据集名称、采集次数和时间、采集周期、数据起止时间、数据空间范围、数据质量状况、数据存储介质、数据存储格式、数据量、数据来源、数据集存放地点、数据集索取方式,以及数据更新周期和数据空间等等。建立油田元数据内容结构标准如下表(表3.1)。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应对该结构进行修改、扩充,使之符合实际需求。数据使用者可通过元数据库检索所有的数据集,然后根据数据集表的内容从油田网格数据库查询所需的信息。

(1)复查老井资料,精细地层对比

经过反复的对比研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三维地震资料为约束,依据岩性、电性组合特征,按照“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及“等高层对比”等对比方法,重新精细地质对比。

(2)精细储层预测研究

在精细地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曲流河沉积特征,研究每一个单砂体的展布,编制顶面构造图、砂体分布图等图件。研究显示,研究块主力层馆上3砂组含油砂体范围较大,但井控程度较低,东部含油边界不落实,根据沉积及成藏规律分析,该套砂体东部应该具有较大潜力。

(3)优化部署井位,开展储量落实及产能评价

在对研究块馆上3砂组的储层展布及储量规模重新落实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块馆陶组35+6砂组编制开发方案的契机,树立“勘探开发无边界”的思想,利用6GA开发剩余井眼和井网,勘探开发一体化部署。针对研究块西部馆上33小层砂体相对独立且面积较小、无井控、存在一定的勘探开发风险的情况下,继续部署实施一口勘探开发一体化井进行评价,避免勘探死角的存在,确保井网对地质储量、动用储量的控制不损失,提高勘探开发效益。同时,将原方案最初设计的3口水平井、2口水井优化部署为四口定向井、1口水井,降低了方案实施风险及投资。

针对研究块东部含油砂体范围较大,井控程度较低的情况,深入分析各条砂体展布范围、无井控砂体与井控砂体之间的连通关系、砂体的含油性以及油水关系,优选最优位置部署探井,进一步向东扩大研究块含油气面积及油气规模。

3 应用及效果

现有油田的开发和扩展是增加可采储量的关键。除了新工艺以外,资料管理和分析对于成功开采变得越来越关键。不论是目前油田开发普遍运用的滚动开发流程,还是亟待发展的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都存在一个信息共享和交流的问题。油田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但信息技术只分散于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领域之间的信息、数据很难甚至根本不能进行交流或转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宝和曾强调:“勘探开发部门要实现信息共享,改变多头研究、各行其是的现状”,正是针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而提出的倡议。实现油田勘探开发信息一体化的基础就是要解决目前勘探开发信息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推动集成化油藏经营管理建设,实现各种勘探开发技术、方法,如油藏数值模拟、地质统计分析、全三维一体化的应用与集成,是勘探开发信息一体化的目标和结果。

(1)勘探开发一体化,A井取得成功

勘探开发一体化实施A井在馆上33砂体钻遇油层13.4m/2层,落实含油面积0.8km2,地质储量89×104t。该套砂体与馆上35+6砂体设计统一开发动用,动用面积2.17km2,地质储量191.6×104t。该块已完钻开发井5口(油井4口,水井1口),建产能2.8×104t。

(2)向东扩大井区含油气面积,B井成功部署

向东扩大研究井区馆上段含油气面积而部署的探井B井,利用老区开发的剩余井眼实施,实钻馆上段36油层斜厚9.3m/1层(垂厚4.6m/1层),落实含油面积1.5km2,石油地质储量170×104t,实现了与研究井区含油连片,进一步向北扩大主体含油气面积。

研究块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实施,充分利用了已有管网,快速建产,降低了开发成本,加快了资源量向产量的转变以及勘探向开发的实施进程,实现高效勘探开发和快速增储上产,为“增储上产”提供重要的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李阳等.油田馆上段油砂体预测[J].复式油气田,1997,9(2):41-44

[2.]何君.塔里木盆地轮古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10-50

[3]闰存章.一体化助哈德4增储[J].中国石油石化,2016,15(6):66~67

[4]梁春秀等.吉林油区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石油勘探,2011,6(3):56-70

(作者单位: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