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浚雯 龚建华
一、弥勒市“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效
全市以水果、蔬菜、花卉、优质稻、中药材、畜牧养殖六大产业为主,努力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产业村镇。目前获得农业部认证的“一村一品”专业村镇有2个,其中专业镇1个,即东风农场管理局。该专业镇主导产品为葡萄,种植面积26400亩,2004年被列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基地,2005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葡萄)产地认定证书、无公害农產品(葡萄)证书,2007年获得云南省红河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证;专业村1个,即新哨镇里方村。该专业村弥勒市新哨镇里方村主导产品为韭黄,种植面积3600亩。2016年注册了“民丰”牌无公害韭黄,并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韭黄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全市贯彻落实《弥勒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弥勒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南盘江干热河谷水果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形成了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如新哨镇羊街村委会的万亩葡萄、清河村委会的万亩桃子,西二镇糯租村委会的万亩柑橘,以及五山乡的万亩柑橘,江边乡的万亩芒果,竹园镇的万亩蔬菜等,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水利基础设施滞后。通过多年的建设,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投入仍然不足,农作区水、田、路等基础建设仍然滞后,产业规模小而分散,难以形成种养规模,制约了“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
(二)劳动力素质不高。受传统思想影响,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不愿意留在农村。留守劳动力多在50岁以上,文化水平不高,学习能力低,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不足,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
(三)农业投入不足。一是近年来中央、省州级资金投向贫困县的力度较大,我市是非贫困县,各级财政资金和项目少,扶持面小,扶持不足。二是由于农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等原因,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前期投入较大,现有商业银行不认可农业资产价值,无法抵压融资,比较效益低,导致后续资金不足。
(四)引导发展不足。一是农业龙头少、规模小,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够规范、不够紧密,带动农民发展的能力弱。二是农村乡土人才、科技带头缺乏,无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政府部门在尊重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种养意愿的同时,宣传动员和引导发展力度不足。
(五)脱贫形势严峻。部分贫困户因年龄大、缺技能等原因,无法外出就业打工或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部分贫困户因病常年吃药打针,家庭支出较大,难以实现自我“造血”式稳定脱贫。帮扶政策和措施虽然精准、全面,但部分贫困户主观能动性不足,存在严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通过自身努力脱贫的意识不强、信心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与对策
(一)工作思路
立足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全面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建设,培育一批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实现“产业兴旺”目标,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基础。
(二)对策
1、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实施高稳产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理、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重大项目,着力解决山区缺水的问题。推进水库除险加固,提升蓄水量和蓄水安全。高寒山区着力建设坝塘、水窖等节水设施,南盘江干热河谷区、甸溪河沿岸着力建设提水设施,坝区乡镇着力完善田间渠道、机耕道等设施,分类分步推进水利设施建设,为“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2、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一是提高农业从业者思想素质。加大宣传动员,转变农业从业者思想认识,提高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突出重点,方便就业的原则,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农村人才培训工作,重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乡土人才”专业培训与认定,建立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综合应用和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机、良制“六良”配套推广应用,鼓励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开展技术合作,提高产业发展科技到位率。
3、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加强宣传动员,让广大村组干部增强发展“一村一品”紧迫感和责任感,让广大农户明白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增收致富的重要性,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遵循已出台的产业发展规划,依托资源优势,分析村情民意,选择优势主导产业,抓招商引资带动,抓规模,抓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一村一品”产业形成。突出水果产业,推进“一县一业”产业培育。新哨、东风提升葡萄产业,东西两山发展桃子、石榴、苹果产业,南盘江干热河谷发展柑橘、芒果产业,形成“五个十万亩”水果产业发展格局。
4、增加农业投入与扶持。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向上级争取政策,创新信贷品种和服务手段,积极探索田间基础设施抵押贷款、农户信用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缓解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二是争取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助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
5、推进品牌农产品建设。加强对现有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和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争创品牌开拓市场的能力。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率先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三项制度。引导和组织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强化证后监管,切实维护“三品一标”公信力。鼓励和组织企业进行农产品商标注册,开展品牌农产品、品牌商标申报认证。组织经营主体参加或举办各种形式的境内外展示展销活动,培育一批农产品公共品牌和特色品牌。
6、培育农业龙头。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加工带动型、市场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农业企业,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力争一个产业至少培育一个带动龙头。二是推广“农业龙头(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适时介入并规范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并能带动农户发展产业。三是加强对在册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范和管理,积极开展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与监管,规范日常监督管理,保障农业龙头规范运行。四是争取各级项目和资金优先向龙头企业“一村一品”基地建设、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扶持,同时注重向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开展试点扶持并进行推广,力争资金扶持范围逐步全覆盖。
7、推进精准扶贫深入开展。在大力弘扬致富先进典型的同时,深入贫困户宣传动员,树立以争当贫困户为耻、懒惰为耻、等靠要为耻的思想,让贫困户重拾发展信心,在脱贫路上不急躁、不埋怨,真正投入到脱贫攻坚行动中。加强宣传动员,提高帮扶干部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深入贫困户摸清底子、摸清想法,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实施精准帮扶全覆盖行动,对带动一定数量贫困户脱贫的新型经营主体落实资金奖励措施,实现经营主体全覆盖带动贫困户。
(作者单位:弥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