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王平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为了尽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此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人才的场所,必须要对人才的进行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各高校为了加强双创人才的培养效果而开设了第二课堂,通过第二课堂的开设,高校人才能够选择与自己兴趣相符的项目,进而有动力、有激情去实现将自身培养成为双创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创业;高校人才培养;作用;实施方法
双创背景下,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的目的是加快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高校人才的培养进程,在此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这对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是能够加强高校软实力的重要举措。第二课堂的开设不同于常规的课堂教学,而是根据一定的计划、目的和策略,开办多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的途径。第二课堂开设对学生具有重大意义,学生能够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开发自身潜能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创新手段和创新思维,并把自己培养成为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双创人才。
一、双创背景下第二课堂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一)促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保守,不具备多样性,且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将教学内容灌输到学生的脑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激情和动力,无法主动学习。另外,传统课堂上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实践的机会和数量较少,学生不能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因而学生能够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与专业知识有关的活动,并利用自身具备的阅读、观察、实践、思考等能力,对自身学到的专业知识内化并深入理解,并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高校人才能够拓展自身的眼界,提高自己思考的能力。
(二)促进高校人才的创造能力的提高。在第二课堂的开展之中,高校人才能够在学校营造的心理安全条件中体会到充分的心理自由,并且在此条件背景下,选择第二课堂中的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能够进行拥有自我意识的创新创业活动。在第二课堂的发展之中,极大的丰富了高校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提供给高校人才以更多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促使高校人才能够在这样的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学习到更多的创新创业技能,进而将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在此基础上充分展现出高校人才们的创造性能力。
(三)培养和锻炼高校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当前第二课堂的开展主要是让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自身内心真实想法以体验的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试验,促使学生在其中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这样的活动在当前经济学中被称作“体验经济”,通过这样的概念,高校人才在选择第二课堂中的项目时,能够主动进行项目的组织、策划以及活动地点的寻找等,同时学生在成功开展活动之后,也能够对学校乃至集体中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就和激励。高校人才从第二课堂中实现了从属者、被动者到主动者、参与者的转变,充分展现出了高校人才的智慧和个性,进而培养和锻炼了高校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双创背景下第二课堂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实施方法
(一)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结合力度。第二课堂的存在是为了弥补、补充第一课堂中的不足与缺陷。第一课堂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而第二课堂着重是要培养高校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致力于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专业素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第二课堂相關项目的内容、时间以及人员参与都需要与第一课堂进行紧密联系起来,并配合第一课堂而展开,进而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另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将第二课堂的内容、实质和安排更加贴合学生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最终能够促使学生更多参与到第二课堂的项目之中。
(二)将创新创业作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核心并构建相关教育平台。首先要能够建设第二课堂相适应的创新创业学习平台,促使在双创背景下第二课堂拥有较为系统化和体系化的教学机制,保障能够使得学生在进行第二课堂活动之时能够有秩序、条理的进行项目的开展;另外,还要引导高校人才完善其创新创业规划。第二课堂的开展主要是为顺应国家“双创”政策,而培养出更多的双创型人才,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培训,例如:科学创造活动、创业活动以及公益活动等,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创新创业培训,帮助高校人才开阔视野、加强自信心。
(三)提高“双创”指导教师队伍素质。第二课堂中创新创业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而必须要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以及具备较强的市场敏感性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必须要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和能力,保障教师的能力和素养足以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同时,教师应该尽可能将学生创新创业时引导到与自身专业知识相关的方向上,并尽力将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完全运用到创新创业项目之中,保障高校人才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应用到实践之中,并通过第二课堂的项目的开展,高校人才为了能够将项目中的要素投入市场,势必能够在实践激发自身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创新创业中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此外,高校也要引进一些企业中创业较为成功的人才,将教师队伍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并拓展优秀指导教师的来源,并对学生的项目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 唐思敏.独立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2] 韩雪峰,刘洋.高校第二课堂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03):101-10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C2016M07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静(1984- ),女,汉族,山东德州人,中共党员,讲师,主要从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王平(1969- ),男,汉族,山东德州人,中共党员,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