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
我的朋友乐乐在废纸上画画,画完就随手一丢。我把她乱画在废纸上的东西剪下来,贴在一个本子上装饰好送给她。她感叹:“哇,原来这么好看啊!”后来,她继续用随手能找到的东西画画,越画越多,越画越好,越画越开心,点亮绘画这个技能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我想,画画就是触摸时间和心灵。从手能够握住东西开始,我们就不自觉地开始涂鸦了。
我感觉许多人都喜欢画画,却出于画不准的畏惧而不怎么愿意动手。我画画经过了学院派的教育,学院提倡基础练习,并且认为“要先画得准,才有资格去画得不准”。这种本末倒置把大量的精力都浪费在基础练习时的枯燥上。对于成年后开始画画的你来说,你已经有了自己的趣味,就应该具备相信这种趣味的信心,而不要拘谨于是否画得准确,那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想写生,不要从描摹那些令人畏惧的石膏开始。你可以去超市,看到喜欢的东西买回来画,画的时候要想:我为什么喜欢它?它的哪些地方让我心动?你就从那里开始画,画自己喜欢的东西,把你的喜欢表达出来,画得准确只是画画的一种方式。
比如你觉得一个苹果红得可爱,你大可以画一整片那种红色。你可以用很多纸反复调试,反复涂满红色,直到涂出让你最满意、最接近当时打动你的那种可爱的颜色为止,這种方式也是很科学的——色彩构成练习。
但是,如果你要从素描开始画这个苹果,把它的形状和光影都画准确,然后练习色彩,把它整个细微的色彩变化都画准,再通过大量练习,画出一个符合大众认知的苹果,这时候它还是你最初喜欢的那个苹果吗?可能不是,而且整个过程令人畏惧,充满挫败感,难以为继。
技术是为心灵服务的,心灵需要它的时候,主管技术学习的那部分大脑会非常卖力地工作起来,你在喜爱中画下去、追寻下去,通过这些积累,心灵会更充沛有力,而且不管是写实的能力还是感受的能力都会越来越强,表现能力也会越来越丰富。这样,每一点进步都自然、愉快、从容,这样去画,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触摸自己的心灵,除了自己画得愉快,欣赏画的能力和自信心也会迅速增长。再去看别人的画时,你会看到更丰富的东西,并因此渐渐形成自己更为独特的趣味,对美和丑的认识也会更加独到。
所以画画是不必有负担的,尽情体会自己的心意就好。我画画经历了整个受教育、主动学习、历练和甄别的过程,这个理论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符合我对待所有事物的观念,我相信它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