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园空间规划与设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实现学校建筑与教育理念、办学文化、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技术等深度融合?这对校长的空间领导力提出了全新挑战。基于校园空间规划的“问题凝视”“思路探视”“策略审视”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空间设计的自然性、生活性、开放性、艺术性、综合性五大原則。
【关键词】校园建筑;童真教育;校园空间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0-0058-03
【作者简介】赵建华,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南通,226000)党委书记、总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校园空间建设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学校建筑,不仅仅有“遮风挡雨”功能的物理空间,更有重要教育功能的“育人空间”。如何体现具有“情境教育”功能的校园设计?笔者于2010年8月调任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7年多来,笔者边实践边思考,边思考边行动,在推进美丽校园建设的过程中,笔者对校园空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一、问题凝视:乱花迷人为哪般
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笔者曾多次有机会外出学习、培训。每到一所学校,笔者都自觉养成了参观校园的习惯。随着走过的学校越来越多,逐步意识到很多学校的校园空间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和学习需求,空间使用遭遇各种问题。
1.有物无人——儿童缺位。每逢学校搞活动时,大路旁,大厅里,会场外,都会摆满各种各样的展品和展板。来到这里欣赏的人都是外来的客人教师,却很少看到有学生逗留的身影。笔者曾经问过学生,展品和展板上有哪些内容?学生很少能够说对,甚至说不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原来展品只有在办活动时才能摆放出来。活动结束,这些展品都收起来了。
2.有名无实——资源缺乏。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不少学校开始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这是一种好现象,但似乎仅仅局限在种植树木、移栽花草、张贴标语等方面,功能单一,形式单调。校园里只有学生“看”的空间,没有学生“玩”的空间。甚至有些学校的建筑烙上了成人化印记,脱离生活,远离儿童。
3.有口无心——方式缺失。回想近30年来的教育生活,我们发现尽管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进行了适度的更新与发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班级规模、学习方式、班级生活等方面,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空间格局。以教师为主体,知识传输为主线,狭小的教室,单调的操场,单一的活动成为学校的普遍样态。
二、思路探视:为有源头活水来
面对全球化进程和信息化变革,学校建筑设计理应顺应时代潮流,服务教育需求,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创新。
1.基于学校,让校园空间充满浓浓的文化味。
学校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它应该是美丽的,但是拥有美丽建筑的学校不一定是美丽的学校。一所新学校的建设或老学校的改进,都要尽可能地表达出独特的教育追求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所好学校就是一所有文化、有故事、有内涵的学校。当学校的办学文化与建筑融为一体时,校园建筑就有了生命意义上的存在。
2.为了学生,让校园空间弥散暖暖的儿童味。
儿童是校园的主人,学校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儿童为中心,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在校园正中央”应该是校园空间规划与设计时坚守的核心理念。笔者希望,当学生漫步在校园里,他们很快想到自己喜欢去的地方,能够找到自己想玩的东西。笔者期待着,改进后的校园空间可以成为值得学生留念的地方。
3.聚焦学习,让校园空间彰显美美的学习味。
校园空间设计的创新,必然会引发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变革。“让学习真正发生”是教学变革的核心,也是课程改革的价值目标。学习不只是发生在教室里和课堂上,而是可以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进社会。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每一位儿童身上,让每一位儿童都能真实地体验学习活动。笔者期待着,改进后的校园空间,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三、策略审视——千树万树梨花开
经过深入思考,笔者和所带领的团队共同致力于“办适切儿童发展的童真教育”。我们把空间设计当作课程来建构,将校园当作教材来编写,以建筑设计实现教育理想,用教育丰富建筑内涵。在校园空间规划与设计上,我们从以下5个方面去实践:
1.教学空间设计的自然性,让教育更显生态。 教学空间的设计回归自然就是让校园里的活动空间像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学生生活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学生在这样的空间里运动、玩耍、学习,就好像处在真实的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家庭环境里一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童乐园”是学生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无论是大课间,还是午餐后,童乐园里总有学生尽情玩耍、恣意奔跑的身影。偌大的运动场地为学生提供了宽敞的运动空间。运动场地上铺了一层植被,学生踩在上面,软软的,非常舒服,也非常安全。童乐园里以“慧玩”为主题,设计出多个活动场所。我们看到了钻山洞、骑木马、转陀螺椅、跳格子、攀岩、走迷宫、当交警等多个项目,全部都是儿童喜欢玩的游戏项目。
2.教学空间设计的生活性,让教育更具人文。 “校园是孩子们读书的地方”,这是校园空间改造前,笔者一直在思考的话题。于是,在校园空间规划和设计时,笔者十分重视读书氛围的营造,千方百计“让书籍无处不在、让书香无时不在”。走进校园里,处处是图书馆。从学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每周一节阅读课,到各个教室精心设计的“图书阅吧”,再到每个楼层过道里设计的图书角,以及分布在校园里的图书驿站。学校里到处弥散着书香的气息。走在校园里的小路上,处处都有书籍,随手可以拿一本书,坐在鹅卵石的椅子上静心品读。在学校图书馆的墙壁上,有很多“名人名言”。“读书让我快乐,读书让我幸福。”“只要给我一本好书,我就足够了。”这些“名人名言”的作者,不是真正的名家大师,而是学生的读书感受。
3.教学空间设计的开放性,让教育更加创意。
传统的学校,很多班级的学习空间是封闭的。儿童的学习场所往往限制在狭小的空间里。在学校里可以开辟新的教学功能场所,让学习方式变得多元。藏真楼是学校新建的一座多功能综合大楼。基于丰富课程的资源配置,学校新建了创客教育中心,开辟创客教育课程。创客教育中心分为四个区域,即教学活动区、操作加工区、分享讨论区、作品展示区。每个区域都有2到3个活动空间。每个空间都有一个独立的课程。如今,学校先后建立了微型机床、版画、网印、电子积木、物联气象站、3D打印、比特实验室、机器人、航模等12门课程。同一个区域,几门不同的课程同时上课,教师们在不同的空间授课,互不干扰。下课后,上不同课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这种空间的分割与合并,让学生的学习同伴不再固定,学生可以与更多的同学交往,活动范围、活动空间、活动对象不断扩大,提升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
4.教学空间设计的艺术性,让教育更富美感。 在一些学校,总有一面显目的墙壁,挂满一块块金灿灿的铜牌,昭示著学校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但就是找不到教师和学生的痕迹。而我们学校却倡导“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的理念。我们用艺术品装饰每个角落,营造丰沛的艺术空间,同时开辟艺术展演空间,让学生置身于艺术殿堂,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作为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我们努力让艺术元素融合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学校崇真大道的两侧,摆放了很多科技作品,供学生们就餐来回路上驻足欣赏。在藏真楼的每一层楼梯拐弯处,都有一面墙壁,定期展示学生的手工作品。在每个教室的外墙壁上,都贴有两张大展板,张贴着每月一期的手抄报。童真剧场是学生们展示才艺的场所。书画作品展、诗朗诵表演、舞蹈展示等节目轮番上演。每周三中午,童真剧场成为学生欣赏艺术的好去处,童真剧场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5.教学空间设计的综合性,让教育更有实效。
让教学空间从单一走向多元,是我们思考和追求的目标。单一功能的空间让资源利用率降低从而导致浪费,难以发挥空间的综合功能。充分发挥教学空间的多元功能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我们学校,有一条长188米的童趣廊,在这里,有文学类的四大名著剪纸图案,也有梅兰竹菊和风霜雨雪的经典古诗;在这里,有益智类的白板上拼摆图形;在这里,有娱乐类的敲打古代编钟发出的声音,也有各类镜子里人像的奇怪变形;在这里,有生态类的班级绿植护绿行动。这里为学生提供了动态的学习课堂。校园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还是学生重要的休憩、娱乐、交往和运动的空间,这些空间对儿童健康成长的作用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