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
故乡,是许多人心头上的一颗朱砂痣,人生中一道跨不过的坎,想离开的人也许永远离不开,想回来的人也许永远回不来。出生地不一定是成长地,成长地不一定是奋斗地,奋斗地不一定是安息地。那么,故乡何处寻?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在山的对面遥远的地方,住着‘幸福,于是我和许多人一起出发,归来时却泪眼滂沱。”这眼泪从何而来?也许是对年少轻狂的悔恨,也许是对物是人非的慨叹,抑或是一种喜悦?是一种回归故土的释然与激动?像随风飘荡的落叶归了根,像迷失方向的旅人得了救。这样的人,走到哪,都走不出故乡的牵绊。故乡是他们的影子。
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诉说了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情感变化,由浅入深地探究了乡愁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从这首诗中,我们似乎可以觉出人年纪愈老对故土的依恋愈深,那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悲伤,百年来一直萦绕在中国人心间,成为割舍不下的家国情怀。
可是一辈子不离开故乡的情况太少了,毕竟这世上很难再出现第二个康德或第二个费尔南多·佩索阿了。于是,我想起李白的一句诗:“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只要这里的主人能与我这客人一醉方休,一见如故,那么哪里不能是我的故乡呢?何必拘泥于形式呢?
是啊,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心灵安处便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若能持心自守,便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惧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专注于内在自我的坚持。
作家王小波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曾将自我比作“火炭上的一粒糖”,并以此希望它永远噼啪作响。我相信有这样信念的人永远都不会老去,永远都活在自己一生的“黄金时代”。无论行至何处,都会因为这精神家园的支撑而安定自若。
刘亮程曾在《一个人的村庄》中谈到“住多久才算是故乡”的问题,在他眼中,可能一直要住到周遭的人、事、物都已成了熟悉的气息,而自我也与之融为一体的地步。我能理解他的做法,在他所处的那片荒凉之地,人烟是很难抵挡风沙的,人们在不停的搬家中感到虚无,唯有脚下的土地、手中的铁锨是真实的。他紧握着它们,正如苦寻着自我一样,因此他得以在《逃跑的马》中说自己从不骑马,永远保持着自己的速度。
如果说故乡是流逝的時光,那精神便是那段时间的轴线。故乡尽管成为废墟,精神使我们保持安定。精神的长度决定了故乡的范围,但愿此心安处是吾乡。
(编辑:于智博)
评点:刘久娥
这是一篇散文化的议论文,开篇对故乡作了个性化解读,引出“故乡何处寻”的思考,指出家国情怀是无法割舍的,再笔锋一转,在“可是一辈子不离开故乡的情况太少了”的前提下,探讨家乡的抽象含义,进而得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结论。整篇文章,例证、引证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分析说理深入,远离概念化的空洞说理,语言灵动有逻辑性,没有材料的堆砌感,思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