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神

2019-04-26 01:21李慧婷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9年3期
关键词:升格寺庙安静

修改建议

李慧婷同学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女孩子,选取的写作题材非常有意思,笔者认为无须推倒重建。但要好好思考,到底将文章中的哪一部分详写才能更好地突出“拜神”这一习俗意义?

笔者建议先是大幅度删减“我”到寺庙前的疑惑及“期盼”内容,而把笔触重点放在进入寺庙后的写作,可以描写寺庙进行家乡文化氛围的渲染,可以写“我”与父亲拜神的场景及表现父亲的祈祷,更可以通过细致地描绘老人拜神的神态动作来表现农村长辈对神灵的虔诚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相信通过文章详略部分的重新规划及写作,文章会有崭新的面貌。

升格文

我睡眼惺忪地提着装满食物的篮子,跟在手拿鞭炮、香烛等祭祀品的父亲身后,去拜神。

年初二的清晨是湿漉漉的,泥土的香气中带着一点农村特别的鸡屎味儿,在茫茫的晨雾中袅袅地弥散开来。新鞋踩在湿润的泥沙里,发出噗噗的响声,而远处依稀可以听见长长的鞭炮声音。

农村拜神是要拜很多地方的,上上下下要走五趟才算完事。先是穿过一片竹林,来到专门供奉土地神的寺庙里。土地公土地婆都披金戴银,慈眉善目地端坐着。四周弥漫着浓浓的香火之气,是香烛烧尽所散发出来的独特味道。父亲点燃两支火烛,火光在雾气中看得也没有很分明。他燃了香,把孩子们聚在神坛前,郑重地递给每人三支香。

我亦故作虔诚地接过,像父亲那样双手合十,对着土地神鞠了三个躬。抬眼时,有几位老人挑着担子颤颤巍巍地走来了。“早上好啊,这么早。”他们笑着用客家话打着招呼。见我,又亲切地来摸我的头:“阿婷真高哦。”

他们也开始烧香拜神。这些老人们都是独自来的,除了寥寥几家,就没有青年人来帮着拜神了。我见满头银丝的老人们自顾自地燃起了火烛和香,粗糙的手紧紧地捏着三支细细的香,摇晃似地拜了三拜,嘴里碎碎地念叨着什么。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的深刻波痕,都在此刻安静地舒展开来。盼望而感激的檀香久久不散,香灰不断从香炷上掉落,直到手被烫到,老人才插香。

父亲开始放鞭炮。点燃引线。片刻间,疯狂的炸开的声音点燃了安静而温润的清晨。满天是飞扬的红色,听不见鸡鸣,听不见狗吠,在密集的爆炸声里,世界反而变得安静了。

我在漫天的红色中寻找到老人们微笑的脸,那是一张张沧桑、祥和的脸。而这些人,是曾经下田种地的、辛苦劳作的人。他们拜神时在想什么,我不得而知了。但似乎我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土地和神明最虔诚的热爱、祝福与感激。这种感情,恐怕只有真正曾经受惠于土地的人才能明白。或许这就是拜神的意义,感恩的是土地多年来的眷顾,祈求的是一种心安。然而,在这一代人渐渐老去的同时,这份意义还能长存吗?

学生重写心得

在看完老师的评语及修改建议后,我深深地回顾了寺庙里垂暮老人跪拜的那一幕,回想起他们满是褶皱的脸、颤颤巍巍的手、念念有词的干瘪的嘴、快要燃尽的香烛……想到这些,我的心更不能平静了,我慢慢地思索,我想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有他们崇拜而敬仰的东西。而这一代老人一直生活在土地边上,他们如此虔诚应该是为了感谢土地的馈赠吧。他们依赖的是这片土地,敬仰的是土地神,对于我来说,這是神秘而震撼的。因而,我根据老师的建议,重新规划了文章的思路,删去了我的许多所见所感,而把侧重点放在这些老人身上。写完全文,我对农村拜神这一习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我而言,这是郑重而安静的。

老师评语

重写后的文章思路更清晰了,思考也更深入了。虽同是“拜神”,但所拜的神灵更明确——土地神;同是寺庙,前文写得太笼统,缺乏精当的描绘,而升格文则对寺庙及其氛围有画龙点睛的环境描写;同是“老人祭拜”,但前文只是提及,疑惑比思考多,而升格文则对老人的虔诚参拜作了详细的描写,并由此阐发出老一代人对土地的眷恋之情,从而将文章的主旨从祭拜以求心安升格到祭拜是为了感恩土地,是一种乡土人情文化。因而这样的升格,是成功的。

猜你喜欢
升格寺庙安静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楼上请安静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反兴奋剂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