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髋部骨折术后脑梗死防治

2019-04-26 03:34孔铭肖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髋部心脑血管黏度

孔铭 肖群

脑梗死是一种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的常见心脑血管疾病[1]。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各类基础疾病,且免疫机能较差,容易因各种因素影响,发生脑梗死。手术是临床治疗髋部骨折的主要方法,但这种治疗方法容易引发患者的应激反应,加剧患者机体的内环境紊乱,增加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由于手术患者均为脑梗死高危人群,因此其术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相对较高。上述状况对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患者术后脑梗死防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常规预防方法用于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效果欠佳。为了分析这类患者的术后脑梗死防治策略,本研究将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3例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纳入标准:(1)符合髋部骨折的诊断标准;(2)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过量饮酒、腰臀比过大等脑梗死危险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因素。

排除标准:(1)排除伴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2)排除年龄<60岁的患者。

依据防治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为68~78岁,平均年龄为(71.03±0.11)岁,其中,Ⅰ度髋部骨折患者36例,Ⅰ度髋部骨折患者8例,Ⅲ度髋部骨折患者3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为70~79岁,平均年龄为(70.24±0.07)岁,其中,Ⅰ度髋部骨折患者42例,Ⅰ度髋部骨折患者10例,Ⅲ度髋部骨折患者4例。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同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降糖、降血压等对症治疗。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骨折手术方案,术中复位骨折,清除淤血、坏死组织。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术后脑梗死防治策略:(1)术后脑梗死发生原因分析。结合既往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髋部骨折患者治疗经验,总结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髋部骨折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其术后脑梗死的根本发生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术后脑梗死的发生可能与血压异常、糖代谢紊乱、血黏度异常、缺氧、术后活动不足等有关。(2)防治策略制定。根据血压异常原因制定血压监测、血压控制防治措施;糖代谢紊乱:监测血糖指标,严格控制患者的葡萄糖溶液输入,以维持其血糖稳定。血黏度异常:术中做好髋部骨折患者的止血工作,静滴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等渗盐水等,以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血黏度水平。(3)实施术后脑梗死防治。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指标。如发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现血压升高或伴有高血压,使用药物调控其血压指标。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最佳范围为: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血压指标降至其中度血压水平。给予老年患者降压时,应避免血压指标快速下降,以防老年患者因灌注压异常升高而增加术后脑梗死发生风险。术中及术后低血压的预防通过髋部骨折术中的血压控制实现。对于伴有糖尿病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密切监测其血糖指标。根据患者的血糖指标,设置胰岛素用量,并控制好葡萄糖溶液用量。根据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血黏度监测结果,调节术后输液量。如监测结果显示老年患者的血黏度过高,于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中混入20 mL香丹注射液,以起到良好的扩容、调节血黏度及脑内灌注压等作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变化,时间段选取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3年。

观察患者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术后脑梗死、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变化

术前、术后1年和3年的,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相对较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变化(分,±s)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变化(分,±s)

组别 例数 术前生活质量 术后6个月生活治疗 术后1年生活质量 术后3年生活质量对照组 47 54.63±5.95 63.92±6.03 69.42±5.85 72.22±6.62观察组 56 53.96±5.93 68.22±6.31 70.09±5.92 72.41±6.57 t值 - 0.32 6.28 0.46 0.39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36%,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8.3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例(%)]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规模也处于不断扩大状态中[2]。当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髋部骨折接受手术治疗后,其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原因主要包含:(1)血压异常。高血压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髋部骨折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史。高血压的存在造成老年患者血压反射敏感性显著下降,同时伴有血压调节功能减退,加之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期间的血压控制措施、出血液体补充等的影响,均容易引发血压异常(以低血压为主)[3-4]。低血压状态的持续存在可引发老年患者脑组织的低灌注,造成脑细胞处于缺氧、缺血状态,进而诱发术后脑梗死的发生[3]。此外,高血压状态也可能通过干扰机体血运而增加患者的脑梗死发生风险[5]。(2)糖代谢紊乱。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髋部骨折患者多伴有糖尿病。这类患者机体长期处于糖代谢紊乱状态,引发血小板功能异常及微循环障碍,促进患者机体转化因子及血栓素A2等的大量生成[6]。这一变化可加剧老年患者血内皮细胞的损伤,降低血容量,增加血栓形成风险[7]。(3)血黏度过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因凝血机制改变、手术创伤等出现血黏度升高,影响血液流速,为血栓形成提供机会[8]。(4)术后活动不足。因手术创伤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多需长期卧床,由于活动不足,机体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风险[9]。

为了避免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脑梗死,本研究逐一根据容易造成术后脑梗死的原因,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即通过血压监测、血糖纠正、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方法,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预后[10-12]。

综上所述,可于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推行术后脑梗死防治,降低患者的术后脑梗死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髋部心脑血管黏度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圆珠笔用低黏度油墨》等行业标准批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