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9-04-25 11:42赵立英赵延香赵丽
健康大视野 2019年8期
关键词:凝血功能对策影响

赵立英 赵延香 赵丽

【摘 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并对其进行大量输血的患者60例,检测其凝血功能指标,判断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机体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结果::患者手术前后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和血小板计数(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术后1天、3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与术后1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大量输血会影响严重创伤患者机体凝血功能,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时,应该合理评估输血效果与指标,并采取措施消除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严重创伤;大量输血;凝血功能;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R2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8--01

引言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严重创伤的常用方式,但对于大量输血对该病患者凝血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为探讨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对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了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并对其进行大量输血的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8~75岁,平均57.2±9.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2例,坠伤事故13例,爆炸傷7例,钝器伤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输血指征。排除在进行大量输血前已使用抗凝药物、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及时予以患者纠正电解质紊乱、抗休克、吸氧等常规治疗,同时建立2-3d静脉通路,并采用乳酸钠林格溶液(生产厂家:四平巨能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075)维持血容量在适当范围,同时对抢救休克患者行输血治疗,若患者输血量明显大于1000mL,则需行悬浮红细胞及冰冻血浆输注处理,控制血红蛋白在90g/L左右;若输血量达到100%,则需控制输注的血小板在1.5u/kg左右,并控制冷沉淀输注量在10U左右,同时控制中心静脉压力值在13cmH2O之内,然后将患者送至重症监护室或病房,给予患者输血治疗;对照组以少量输血治疗,即输血量小于本身血容量的1倍;观察组则行大量输血治疗,即输血量≥本身血容量的1.5倍;具体标准为患者12h内输血量需≥本身总血量,且算时间内输血量需超过血容量的1.5倍,8h内输血全血容量血量,24h输血量至6000-7000mL。

2 结果

术前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和血小板计数(PLT)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术后1天、3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术后5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与术后1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与术后3天、5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严重创伤患者的出血量比较大,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采用大量输血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的缺血问题,将血容量与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大量输血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病情。因此,要研究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大量出血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心电图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开放静脉通路;可以采用手术控制出血的方式进行局部加压,或进行电凝止血;做好低温预防,在大量快速输液的过程中注意保暖,术中保持铺巾干燥;最后,要防止感染,在术中严格清创,手术结束后立即对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防止感染。大量输血后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发生了一定变化,导致凝血功能状态变化的原因有:大量出血后血小板计数减少,同时血小板功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大量输血后组织间液会向血管内转移,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稀释的作用;大量输血后组织损伤或一系列的炎症会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据报道称,浓缩红细胞在比较高的血细胞比容下能够释放血小板激活因子,从而加强凝血,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血液的粘稠度。新鲜冰冻血浆十分有效地将新鲜血浆的成分保留,从而对凝血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冷沉淀能够预防大量出血后的出血倾向。对严重创伤者大量输血是临床上的一种急救手段,属于支持性的治疗方法,可以解决过多的问题,保证患者血容量在正常范围,对抢救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量输血的就治方法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挽救患者生命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带来影响。在对患者输血时,血液是在冷库中储存,温度较低,致使凝血因子与血小板功能受到影响,造成凝血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会对红细胞释放氧的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引起患者酸中毒。患者在受到严重创伤后,体腔容易散热,血容量的降低,会减慢细胞代谢速度,这些因素都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带来影响。有研究表明,如果机体温度低于35℃,就会导致创伤后的出血症状无法控制,如果机体温度在33℃以下,会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形成凝血病。因此,在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时,要关注的患者的体温,给予一定的体温恢复措施。只对患者补充凝血因子,不能起到作用,因为凝血因子在低温下,会失去活性,没有太大的帮助。如果机体温度较低,血小板也会受到影响,降低其抗原能力及粘附能力,从而使患者凝血功能产生障碍。

综上所述,在给予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必须要严密观察患者情况,辅助体温恢复,并且需明确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进行有效预防,以防止凝血功能障碍,提高输血效果。

参考文献

刘业,唐晓峰,周晔,等.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6):755-758.

纪雪红.大量输血患者及时检测凝血四项与及时输注血浆的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12):1894-1895.

猜你喜欢
凝血功能对策影响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