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友
作为一名记者,我从来没有见过姜瑞华。
历时十多天,走访了姜瑞华的家人、战友和服务对象在内的数十人,我仿佛走完了他33年的从警生涯。从了解他、懂得他,到敬重他,一步一步走進了他的精神世界。
1月16日清晨,姜瑞华因病殉职在工作岗位上。
两天后,在姜瑞华的追悼会上,警容严整的上百名战友整齐列队,向姜瑞华致以崇高的敬意;自发前来送行的群众,除了辖区学校的师生、家长,还有双龙湖街道的众多百姓,悲伤和不舍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姜瑞华,一个普普通通的民警,靠什么赢得了这样的感情,靠什么赢得了这样的敬重,靠什么让这么多人依依不舍?带着诸多疑问,我循着其成长轨迹深入采访。
在他曾就读过的重庆公安学校(现重庆警察学院),我了解到了他从警的初心;在他曾工作过的渝中区原交警大队临江门岗组、市公安局原交警总队指挥中心、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双龙大队,我了解到他爱岗敬业的方方面面;在与他亲人的沟通交流中,我获悉了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他服务辖区的学校、社区、企业,我听到的是对他的交口称赞。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姜瑞华的形象,在我心目中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满,也越来越完整。我依稀看到了他刻苦训练的身影,看到了他指挥交通的画面,看到了他一心为民的美德。从姜瑞华的身上,我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平安幸福,就是新时代人民警察奋斗的坚定目标。
姜瑞华的战友们说,他常告诉大家,“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有千钧之重,不是重在荣誉,而是重在责任,不要轻视眼中的小事,这些小事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就是顶天的大事。
翻开他当年写的《入党申请书》,上面这样写道:“作为人民警察的一员,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顶在头上,才配得上‘党员称号,对得起‘人民二字。”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正如公安部在唁电中对姜瑞华的评价:从警33年,长期扎根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忠诚履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姜瑞华是公安民警的杰出代表,模范践行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
姜瑞华用生命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现在,姜瑞华虽然走了,但他留给我们不可磨灭的温暖记忆,为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留下了一块鲜活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