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伊拉克特派记者 曲翔宇
“立足米桑,走出米桑,发展实体,做大中东!”《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赴两伊边境的中海油米桑油田项目探访,离开时路过一家油田服务公司的营地,办公区入口处一条醒目的横幅如是写道。如此豪气,底气何来?带着好奇,《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数名从业人士,中国油服企业在中东该领域向好的经营形态与巨大的市场机遇逐渐清晰。
中东仍是油服蓝海
尽管近几年油价在较低位徘徊,倒逼以沙特为代表的中东主要产油国调整经济结构,但一系列数据显示,中东石油经济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具有不小的发展前景。中东地区原油证实储量8135亿桶,占全球原油证实储量的47%;产量3178万桶/日,占全球原油产量的34.5%。天然气证实储量79.4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证实储量的42.5%;产量6378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天然气产量的20%。
从油气开采成本角度看,2017年中东地区原油生产的单桶平均完全成本仅18美元/桶,同期美国页岩油、海上深水原油和加拿大油砂的单桶平均完全成本则分别为41美元/桶、39美元/桶和50美元/桶。更值得一提的是,阿联酋、沙特、伊朗、卡塔尔、阿曼、科威特、伊拉克等国家的油气开采时间预计都在50年以上。上述油服公司中东业务负责人周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深厚的开采潜力意味着需要庞大的生产规模,与之相配套的是等规模的专业服务设施,这为在成本控制、部分技术领域具备优势的中国油服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具体到国家层次,并非所有产油国都适合所有中国油服企业进入。”周先生分析说,作为油服领域的后来者,中国企业更容易进入伊拉克这种百废待兴、市场发育不完善、准入门槛较低的市场,当地油田多为合作开发性质,市场环境复杂,以成本控制、技术过硬见长的中国企业更容易发挥优势。相较而言,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等国市场发育完善,准入门槛较高,价格水平较高,进入周期长,且以沙特阿美公司、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等为代表的石油企业对质量以及安全、环境、健康一体化管理的要求近乎苛刻,西方知名油服公司建立的口碑和门槛短时间内难以被撼动。不仅如此,以高温高压海上气田为主的卡塔尔,油田小而散的阿曼、埃及等国,还存在相当的开采难度。这些因素都需要中国油服企业做大量的调研。
同为出海,两种心情
“无论国营、民营,中国油服企业均脱胎于‘三桶油,走出去也离不开‘三桶油的作用。”知名民营油服公司中曼石油的埃及公司总经理李伟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中国油服企业大都成立于2002年前后,正值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剥离主营与非主营业务、区分上游与下游产业、公开上市后不久,国内石油市场在国际原油价格走高的拉动下,开始进入“黄金十年”。2014年前后,在国际油价开始低位徘徊、国内老油田渐入枯竭期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三桶油”的海外业务拓展不断加速,油服企业也随之展开国际布局。
“作为‘三桶油下属的油服企业,为母公司的海外油田做好配套,可谓海外业务的基本盘。”周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依托海外油田,其公司近年设立中东区域中心,目前有专业市场开发、项目管理及作业人员约160余人,业务规模已涵盖钻修井监督、钻修井打捞及工具检测维修、增产作业、化学药剂、培训、生产操作运维、管线产品供应、油田信息化、物流岸基支持等10多项产品和服务。周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这支队伍在海外油田开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进一步拓展油服海外市场打下基础。
相较于国营油服企业的搭船出海,民企走出去虽更大程度上迫于国内市场低迷的无奈,但在海外经营实践中,中曼等民企却立足细分市场,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专业化道路。面对行业领域内占据超过一半市场份额的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三大西方油服公司,中国民企在勘探、钻井、固井、泥浆、录井、测井等环节练就过硬本领,成功填补三大油服公司因伊拉克局势动荡而大规模撤出后的产业链空白。李伟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中曼石油海外业务起家在伊拉克,目前营收最好的也在该地。
意外的打井生意
除油气主营业务外,水井钻探等“小众”市场也是商机所在。
“我们原本为油气而来,却意外在‘水中发现一片新天地。”李伟说,2015年开始,全球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石油公司纷纷缩减工作量。中曼石油为保障现有钻机的正常运转,积极开拓新市场,恰逢埃及政府于2015年提出“百万费丹”工程,计划于数年内通过开垦沙漠新增150万费丹(一费丹约合6.3亩)耕地。上述因素促使中曼加速进入埃及,并于2016年10月成立中曼埃及公司。
李伟表示,他公司承接的首个工程是在西奈半岛进行井深1000至1200米水井的施工。由于西奈区块水井井身结构复杂,地层差异大,施工难度高,众多当地公司没有实力进行此类施工。中曼埃及公司与埃及军方从第一批5口水井开始合作,通过高质、快速的施工创造当地钻井速度的新纪录,获得军方信任,将合同量追加为38口井,合同金额8000万埃镑(1元人民币约合2.6埃镑)。
该项目的成功让中曼石油在埃及当地建立了不错的口碑。紧接着,2017年,中曼石油又与阿联酋海湾集团签订合同,为该集团在埃及沙漠中的大型农业项目钻探300口水井。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中曼埃及公司拥有11台钻修井机,三台(套)固井车组,一台(套)测井车组,两套试水设备,两套下套管设备,施工能力可达到每月35-40口,计划年钻水井500口,产值达到10亿埃镑左右。
李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东北非多数国家荒漠化程度较高,近年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农业用地被城市发展不断蚕食,有限土地和大量人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包括埃及在内的很多国家都计划大规模改良土地,这对擅长钻井的中国油服企业而言,无疑是不可多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