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石晶 郭发才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介入科,兰州 730030 2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兰州 730030
关键字:透光直视旋切技术;静脉曲张;血管外科;溃疡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而溃疡形成又是其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多见于踝周及小腿下1/3处,并以足靴区内侧和内踝处最为常见[1]。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主要是由静脉高压及静脉回流不畅而导致,主要表现为全层皮肤缺损,溃疡周围皮肤营养较差,因而导致迁延不愈或反复复发,严重溃疡甚至可呈“对穿性”[2]。目前,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主要以外科治疗为主,但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创伤较大,并且术后复发概较高[3]。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许多新技术正在被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其中采用透光直视旋切技术(TriVex system)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近年来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162例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162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45.2±6.7)岁,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81例共计91条患肢,溃疡直径0.9~4.6 cm,平均病程(8.7±3.5)年,施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研究组81例共96条患肢,溃疡直径1.0~4.4cm,平均病程(9.1±4.2)年,该组患者均施行传统剥脱术+TriVex system。两组患者均伴有足靴区色素沉着、硬化及湿疹样改变,且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术前均需对下肢静脉行B超检查,了解下肢静脉通畅情况, 如有无血栓、反流,以及是否合并浅静脉炎。同时,术前应给予硫酸镁进行湿敷,并合理应用抗生素。手术前对曲张静脉团的范围进行标记。
1.2.2 传统手术
对照组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扎术,将下肢静脉曲张进行分段剥脱,局部溃疡周+透皮缝扎术。
1.2.3 TriVex微创旋切术
治疗组患者取仰卧头低位,患肢上抬15°~20°,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TriVex微创旋切术。仪器使用TriVex System,手术切口长3~5 mm,以光源和旋切刀头达到指定位置为宜,随后在两个切口内分别置入内窥镜光源和旋切刀头,同时向切口内注入麻痹肿胀液,于皮下打开冷光源,可看到皮下下肢曲张静脉团,在直视下将曲张静脉团吸入并碎解,碎解后的产物由吸引器将其吸出。对曲张静脉较为表浅者,为减少对皮肤的损伤,可适当降低转速。最后,将皮下淤血和肿胀液挤出,并通过用弹力绷带对患处进行加压包扎,缝合切口。
对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弹力袜,嘱咐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以及避免负重,注意日常休息[4]。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包括皮下血肿、皮下硬结、皮肤坏死、下肢麻木、切口感染)。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溃疡复发率。
对观察所得数据,通过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口大小和术中出血量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图1。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4%低于对照组1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4,P=0.043,表2)。
在术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治疗组有4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复发,复发率为4.9%;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复发,复发率为7.4%,并可见静脉残留。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下肢静脉曲张在中国的发病率为8%~10%,其中约占2%~3%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4]。下肢静脉曲张主要表现为下肢浅表静脉曲张,患肢感觉乏力、酸胀、沉重,并可同时伴有水肿、色素沉着、皮肤脱屑、肌肉痉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患者甚至会丧失劳动能力[5]。而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则是因下肢静脉曲张导致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所引发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是由静脉性高压以及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导致。由于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病因复杂、病程长、易于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导致不同程度的病残甚至皮肤恶变。因此,如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一直是一项临床难题[6]。
图1 术前、术后及随访观察TriVex System在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中的应用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后住院时间(d) 手术切口大小(mm) 术中出血量(ml)治疗组 81 45.6±9.2 4.1±0.8 2.8±0.5 42.3±12.5对照组 81 68.9±10.6 6.9±1.3 42.7±9.6 130.6±16.7 t值 14.94 16.51 37.36 38.10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n)
目前,外科手术一直是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传统手术存在创伤大、易复发等缺陷,常常对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TriVex System作为一种新颖的治疗技术,正在逐步为临床医师及患者所认知,其治疗设备主要包括主机TriVex动力旋切刨刀和TriVex可灌注冷光源以及加压注水系统,且该技术所对应的下肢静脉曲张适应证非常广泛,可满足绝大多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需求,包括下肢浅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伴皮肤色素沉着、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下肢静脉曲张伴血栓性静脉炎等[7]。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TriVex微创旋切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去除下肢曲张静脉,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切口数目。其主要包含以下优点:(1)TriVex微创旋切术是在光源照射下,通过术者直视下对下肢曲张静脉进行刨吸切除,因此手术更为彻底,且避免遗漏,可以实现更低的复发率;(2)极大限度降低手术切口的数量和尺寸,小腿部手术切口仅需3~5 mm,甚至无须缝合;(3)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熟练的术者处理单侧肢体通常仅需40~50 min;(4)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5)适应证广泛,适用各种类型的下肢静脉曲张,且同样适用于曾接受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6)可在皮肤病变(如溃疡、湿疹等)以外的区域作切口,从而降低切口不愈或切口感染的几率[8]。在本研究中,施行TriVex微创旋切术的治疗组患者相较于施行传统手术的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TriVex微创旋切术相较于传统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而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的统计,发现治疗组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相较于传统手术,TriVex微创旋切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低。但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笔者发现虽然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研究结果尚有不足,今后需在总结以上研究工作基础上扩大样本数,以便更好地总结分析。
总之,TriVex微创旋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的微创技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