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题角度思考高考听力答题策略
——以2013—2018年全国卷Ⅰ为例

2019-04-25 06:32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19年2期
关键词:意图语篇观点

湖 北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英语听力能力的提升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进入二轮复习后,伴随基础知识的夯实,词汇和语法对学生听力的干扰减少,学生听力水平进入“瓶颈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明确学生在高考听力中应该达到的学业质量水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下文简称《新课程标准》)谈到“高中英语学业质量水平二主要用于检测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习结果,是英语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即学生听力要达到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要求。第二,了解高考听力考查的语言技能内容要求。高考听力主要考查四大能力和13个语言技能内容(见表1)。四大能力是《考试说明》对学生听力能力的要求(P219)。13个语言技能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通过学习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达到的听力理解性技能(P36-37)。第三,找到应对高考听力考试的策略。本文主要结合2013年至2018年全国卷Ⅰ的典型例题,按四大能力,剖析不同的设问方式,抓取关键信息,辨明干扰选项的特征。

表1:高考听力考查的四大能力和13个语言技能内容要求

一、理解主旨要义

理解主旨要义指理解对话或独白,归纳概括全文的主旨或中心思想。考查学生“从语篇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语篇要义;区分、分析和概括语篇中的主要观点和事实;识别语篇中的内容要点和相应的支撑论据”的能力(见表1)。在做这类题时,需要抓住主要信息、观点和事实。干扰选项的特征是主次不分,即文中会出现,但只是支撑依据或细节信息。

在2013至2018年全国卷Ⅰ中,每年都有一道题考查主旨要义,共 6 题。提问方式为“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或“What is the speaker talking about?”。

【例1】5.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2014 年 )

A.Weather. B.Clothes. C.News.

【解析】A。说话人谈到了clothes和news,但是是为了说明weather。干扰项B和C主次不分,是支撑依据,并非本对话的主旨要义。

二、 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指在做听力时,捕捉到文中的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考查学生“抓住语篇中的关键概念和关键细节;把握语篇中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辨认关键字词和概念以迅速查找目标信息;识别语篇中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过程顺序”的能力(见表1)。在听前迅速阅读题干和选项,对照下文不同的提问方式,辨认关键词,在听的过程中迅速捕捉目标信息。干扰选项的特征是张冠李戴或答非所问,即文中会出现,但与题干的关键词或概念不符。

2013至2018年的全国卷Ⅰ共考查了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和数字6个方面的具体信息,共30题,考点分布如表2:

表2:2013—2018年全国卷Ⅰ具体信息题的考点分布

1.时间和地点信息

时间信息获取题以“When...?”“How long...?”提问;地点信息获取题以“Where...?”“Which street is known for...?” 等提问。做此类题时,要重点听语篇中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其他实词。

【例2】10.Where will Mr.White be at 11 o’clock?(2017年)

A.At the office. B.At the airport. C.At the restaurant.

【解析】B。男士的schedule有明显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过程顺序。录音中说“Then I have to drive to the airport to pick up an advertiser at 11:00.”,干扰项 A 和 C答非所问,虽然是男士今天会去的地点,但不是在题干时间内去的地点。

2.人物和数字信息

人物和数字信息获取题分别以“Who”和“How much...?”“How many...?”“What percentage...?”等提问。做题时要着重听语篇中的人物和数字信息,注意每个选项的实际意义。

【例3】15.How much can a new person earn for the first year?(2014 年 )

A.$10 500. B.$12 000. C.$15 000.

【解析】A。实际第一年的工资为10500美元。干扰项B和C答非所问,B为男士预想中的薪水,C为第二年开始的薪资水平。

3.原因和方式信息

原因和方式信息获取题分别以“Why”和“How”提问。做此类题时,要把握语篇中事件的来龙去脉,明确文章中出现的真实原因和方式。

【例4】6.Why is Harry unwilling to join the woman?(2014年)

A.He has a pain in his knee.

B.He wants to watch TV.

C.He is too lazy.

【解析】B。Harry最后才道出真实原因“a basketball match on TV”。干扰项A和C答非所问,A是Harry找的借口,从女士说“stop making excuses”可知;C是女士对Harry的评价。

三、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

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是指获取信息后,理解信息并作出简单推断。重点考查学生“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在听的过程中有选择地记录所需信息;根据语境线索推测语篇内容;根据上下文推断语篇中的隐含意义”的能力(见表1)。做这类题时,学生需要具备快速听取以及记录信息、理解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正确选项往往不会在文中直接出现,学生需要根据已知事实进行合理推断。干扰选项特征是断章取义,多为文中直接出现的细节信息。

2013至2018年的全国卷Ⅰ共考查了对时间、地点、人物和原因4个方面的推理判断,共29题,考点分布如表3:

表3:2013—2018年全国卷Ⅰ简单推断题的考点分布

1.时间的推断

时间推断题一般以“What day...?”“What time...?”“When...?”“What season...?”等提问。需要在听的过程中记录时间、时间差、时长等信息,根据已知事件的时间推测另一个事件的时间,一般是根据文章信息做加减法。

【例5】1.What time is it now?(2015 年 )

A.9:10. B.9:50. C.10:00.

【解析】A。10点出发,还剩50分钟,做完减法后得到现在的时间是9:10。干扰项C断章取义,10点是火车发车时间,并不是现在的时间,不能一听到信息就不假思索地选择。

2.地点的推断

地点推断题以“Where is the man now?”“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Where are the speakers?”等提问,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推测说话者所在的地点,需要在听的过程中,理解全文语境。

【例6】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2016 年 )

A.In a wine shop.

B.In a supermarket.

C.In a restaurant.

【解析】C。从 menu,drink,wine list等关键词和对话语境可以推测出餐厅服务生在帮顾客点单。干扰项A断章取义,仅凭wine就判断对话发生在“a wine shop”,没有理解语境。

3.人物的推断

人物的推断分为对人物关系和职业的推断。多以“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提问人物关系;以“What does...do now?”和“Who is...?”提问人物职业。做此类题时,要把重心放在理解、推理整个对话发生的语境上。

【例7】5.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2018 年 )

A.Classmates.

B.Teacher and student.

C.Doctor and patient.

【解析】A。女生说在昨天Smith教授的课上没见到男生,男生说他生病了,给教授打电话请了假。干扰选项B和C断章取义,只片面地听到语音信息“professor”和“headache”。

【例8】3.Who might Mr.Peterson be?(2014 年 )

A.A new professor.

B.A department head.

C.A company director.

【解析】C。由男士话中信息 called all the department heads to give Mr.Peterson reports 可以推断 Mr.Peterson的级别应该高于“department heads”。干扰项B断章取义,直接信息干扰。

4.原因的推断

原因推断题一般以“Why”提问。做题时,应重点理解全文,避免断章取义。

【例9】13.Why does the woman meet the man?(2018年)

A.To look at an apartment.

B.To deliver some furniture.

C.To have a meal together.

【解析】A。男士介绍“apartment”,女士评价,结尾还谈到价钱。干扰项B和C断章取义,仅凭听到对话中有家具,有厨房而得到错误结论。

四、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指从对话或独白中体会和揣摩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主要考查学生“从语篇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语篇要义;把握语篇中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借助话语中的语气和语调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借助语气、语调、停顿识别说话者的讽刺、幽默等意图”的能力(见表1)。在做这类题时,要通过整体意思和语气、语调,揣测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观点和态度。干扰选项的特征是移花接木或无中生有,将文章中出现的语音片段或干扰信息与其他信息混合。

2013至2018年的全国卷Ⅰ考查了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2个方面,共44道题,考点分布如表4:

表4:2013—2018年全国卷Ⅰ意图、观点和态度的考点分布

1.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考查说话者意图一般以“What does...want to do?”“What is...going to do?”“What will...do?”“What does...hope/want/advise/suggest...to do?”“What does...mean?”等提问。做此类题时,要从语篇中提取主要信息,掌握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

【例10】6.What is Sara going to do?(2013 年 )

A.Buy John a gift.

B.Give John a surprise.

C.Invite John to France.

【解析】B。“planning something big for John’s birthday”“a very special event”“some secret plans”和“I didn’t want to say anything until I were sure she could come.”这些信息反映了这位女士要给John的生日制造惊喜。干扰项A是典型的无中生有,不能因为过生日就一定是买礼物,对话中没说就不能选。干扰项C选项是移花接木,对话中提到France,但不是邀请John去而是请住在France的姐姐来。

2.说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考查说话者观点和态度一般以“What does...think of/say about/feel about ...?”“What is the speaker’s opinion on... ?”“What did...like/dislike about...?”“What kind of...does...seem to like most/prefer?”等提问。做此类题时,要注意不同的说话者的不同观点和态度。

【例11】16.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Gordon’s coming weekend?(2016 年 )

A.Relaxed. B.Boring. C.Busy.

【解析】B。当男生Gordon说自己周末会如何度过时,女生以虚拟语气“I get bored.”给出自己的观点:如果她这样过周末,她会无聊。因此,推测出她认为Gordon的周末是无聊的。干扰选项A和C是移花接木,都是男生的观点,放在女生的名下了。

通过分析高考真题,从命题的角度思考答题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走出听力练习的“瓶颈期”,达到下一个高度。结合听力的四大能力,深究每种能力背后的技能内容要求,有意识地辨别主次不分、张冠李戴、断章取义以及移花接木等干扰选项。但是,掌握了听力策略后,听力理解训练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同时要注重读题预测、抓大放小和顾全大局。

猜你喜欢
意图语篇观点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观点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燕山秋意图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