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兴 陈又林
[摘 要]本文以马头墙的产生和发展,形式和风格的变迁为主要内容,意在厘清马头墙的历史由来。同时分析了马头墙的造型分类及其蕴含的意义。通过马头墙符号的解析,分析现代建筑中马头墙的传承和创新。在剖析古徽州人民建筑智慧的同时发现徽派建筑蕴含的建筑美学追求。
[关键词]马头墙;历史演变;造型风格
“青砖小瓦馬头墙,山水田陌古色香。”这正是古徽州留给我的印象,这片宁静祥和的土地上孕育了历史上灿烂的古徽州文化,其中尤以徽派建筑最具特色。无论是宗祠还是民居,作为徽派建筑招牌特色的天井和马头墙,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历来备受推崇。
一、徽派建筑的风格特色
古徽州所辖区域处于黄山南麓,天目山以北,正处在江、赣、皖三省交界处,包括现在安徽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四县,安徽宣城市的绩溪县,江西上饶市的婺源县。早在隋朝开皇九年,也就是文帝时期开始有了歙州,也就是徽州最早的原型。在宋朝宣和三年,徽宗时把歙州为徽州。徽州四面环山,既为徽州文化的孕育提供了俊秀的山川和丰饶的物产,又使徽州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成环境,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派文化。尤其是作为古徽州文化重要名片的徽派建筑,更能体现徽派艺术的魅力。徽派建筑远远望去,粉墙黛瓦,气势犹如万马奔腾, 特色十分突出,游子文人、画家、摄影家无不为之震撼,时至今日仍然是艺术家笔端表现的艺术形象。
(一)天井
徽派建筑的设计是巧妙的,其一在天井。我们都见过徽派建筑的高墙大院,这样的院落难免会显得憋闷,那么缓解建筑憋闷之感的,主要通过的就是天井。天井不仅可以收集雨水,还可引光透气。说天井是建筑的构件,但它又是虚空的,一望向天;说天井不是建筑构件,但它又是不可或缺。天井虽无建筑实体,却是由屋檐、马头墙、梁柱等围合而成。
徽派建筑的天井随处可见,笔者去宏村写生之时,随便溜进一个院子便可看到天井,抬头望去,只有这一片光明最吸引笔者。天井下常常会有一大缸,承接着雨水,中间正对便是一个厅堂,即现在所称的客厅。徽派建筑天井的含义非常丰富,“上善若水”,水在古代是祥瑞之物,包含与世无争淡然处世的寓意。天井可以汇集水,具有很深刻的建筑哲学理念。当然天井也和家中人丁的兴旺和收入的高低有关,收入高的大户人家天井体积大、多样化。徽派建筑的民居在分布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徽州民居建筑都是以成群的形式出现,并以宗族聚居为主。即使有人娶亲也不会另开府邸,慢慢的,所填的房屋多了,天井自然也多了,新房子建在老房子旁边,甚至“连体”,整体以一个建筑群的形式出现。据传,有人看到过"三十六天井"、"七十二天井"的超大徽派民居住宅。
“四水归堂”是安徽民居独有的平面布局方式,这样的布局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它主张建筑的文化形式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房屋之间空隙很少,院子所占面积比例不大,也应对了徽州较高的人口密度,从而也起到了保护耕地不被建筑大量专用的作用。民居或祠堂的大门基本在中轴线上开,迎面就是厅堂,后面的院内一般采用二层结构,以应对江南的潮湿气候。前后围成的院落称为天井,作为采光、积水排水用。建筑房顶的雨水或雪化水会从四面流入院落中,寓意天水汇聚,故称“四水归堂”。
(二)马头墙
除了天井以外,徽派建筑另一个特色就是马头墙了。“小桥流水桃园家,粉墙黛瓦马头墙”,徽派建筑马头墙的特点通过这首诗大致概括了出来。无论是游子归家还是游客到访,最先感受到徽派建筑像水墨画的形式就是由大面积的留白,配上一道道黑色的重墨,而这几笔重墨便是马头墙。虽然马头墙只是徽派建筑中一个独特的构成元素,但如果没有马头墙,徽派建筑将会变成什么样?一片光秃秃的山墙,必然是呆板又笨重的。暂且不谈马头墙作为建筑构件的功能作用,仅仅从审美上看,马头墙都是徽派建筑不可或缺的。因此,马头墙既是徽派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徽派建筑的标志。
二、马头墙的产生和造型特征
(一)马头墙的产生
徽州地区多为山地,相比于北方一望无际的田野,徽州地区的耕地显得尤为稀少,为了减少建筑的占地面积,徽州人往往把房屋建的非常密集。笔者也探访了安徽省古徽州六县之一的黟县,走进乡村,其中的道路都比较窄,汽车基本无法通行。基于这种密集的建筑群模式,又为了最大可能的避免木结构建筑极易引发火灾的缺点。据记载明代时,古徽州的官员在调查了当地的民居分布后,就开始在当地住宅的两个山墙的顶部砌筑高出屋面的马头墙,用这种山墙解决村落房屋密集所要解决的防火、防风的需要。实践也证明了,马头墙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到了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的建筑风格。明清徽商是徽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要离开家乡踏上商路,马头墙也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
(二)马头墙的造型
如果人站在高处,俯瞰一排排的马头墙,便会感觉到其中的韵律美,这种韵律像极了音乐的韵律,一排排的马头墙似是一排排的琴键,远远望去尽是白墙黑瓦,层次分明、交相呼应,如一曲盛大的建筑乐章。说起马头墙的造型,让我想起了徐悲鸿先生所画之马,神态各异、气势恢宏,一幅画上八匹马便有八个造型。古徽州的马头墙也是如此,不同的人家,马头墙的造型也不尽相同。具象的来看,马头墙在构造是随着屋面坡度层层迭落的,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马头最初是点缀之笔,慢慢人们发现了马头墙的美,便不断设计出不同的造型,把徽派建筑的美感提上一个更高的高度。
三、马头墙的历史演变
(一)马头墙功能的变迁
马头墙的产生最开始是有其实际意义的,从最初的防火,到后面人们所具有的遮阳御风寒作用,在到防盗作用。首先谈防火,防火性是作为马头墙的基本属性而出现的。前文也详细介绍了防火需求的原理。再谈防风,当狂风来袭,高大的马头墙不会有一点畏惧,整个民居在高大的马头墙保护下像是一个温馨的港湾,由于马头墙呈递落的缘故,还可以分散风力,起到很好的防风作用。马头墙还有防盗的功能,墙体宽厚高大,盗贼难以翻越,加上徽派建筑的窗户又高又小,感觉在窥视建筑四周,对盗贼产生震慑之感,想要潜入徽州民居中更是难上加难。遮阳御寒,不言而喻,不管是冬天的寒风,还是夏天的烈日,马头墙均能抵挡,实用价值超乎最初修建的预想。
现在新修建的徽派建筑更多的是考虑美感和风格的统一,实用价值慢慢退居了二线。尤其是防火功能,现在已经基本不用马头墙防火,现在的基础设施、消防设备完善,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住宅以及店面失火情况发生率大幅降低。于是现代建筑的马头墙越来越注重装饰性,除了马头的不断精致,马头墙下的山墙上精美的雕刻或圖案也不断出现,使徽派建筑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马头墙形式的变迁
马头墙形式是与功能相统一的,除了防风、防火、御寒的实用功能,在马头墙的形式构造上,从中心呈阶梯向两边排列,是两边对齐、结构对称的,这也体现出儒家礼乐文化的影响。徽州建筑的马头墙形式多样,而且影响广泛,这种形式不光体现的古徽州地区,在四川、江苏均可见这种建筑形式的影子。马头墙的形式是严谨的,勤劳智慧的古徽州人民,除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对精神文化也是异常渴望,从这些建筑形式便可映衬出来。正是这种形式与功能兼顾,使得带有马头墙美感元素的徽派建筑一直延续至今。现代由于古老的建筑保护的兴起,使得古徽州许多地区的徽派建筑遗迹得以保留下来,徽州古村落西递,现在更是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徽州遗存下来的古村落、古建筑未会得到更好的开发,也将会有更多的民众了解徽派建筑。
(三)马头墙风格的变迁
谈起马头墙的风格,大家会马上想到徽派建筑屋顶墙头的马头,为何会用马头装饰?其实古人是非常讲究的,这与古建筑的风水观念与民俗文化直接相关。马在古代不仅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和交通工具,也是吉祥的象征,寓意前程远大、事业成功,深受古人推崇。与马有关的成语也是不胜枚举,马到成功、龙马精神、万马奔腾……马头墙当然也继承了这种高贵优美的形象,给人一种力与美的感受。
马头墙刚刚出现是为了缓解徽派建筑高大山墙的呆滞和光秃之感。在徽派建筑的民居中,四周的墙体围的严严实实,窗户开的又高又小,虽然具备隐蔽性和封闭性,但难免影响美感。勤劳智慧的古徽州人民便开始创造了风格各异的马头墙,这对于徽派民居来说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可以说是点睛之笔。
徽派建筑在不断的发展传承中被不断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其中一方面就体现在马头墙座头的形式上,最常见的风格有鹊尾式,墙上座头类似喜鹊的尾巴,或者类其他寓意吉祥的动物。有坐吻式,把神兽作为座头,与鹊尾式寓意大体相近,工艺精美,增加了徽派建筑的威严与灵性;有笏板式,相信许多人在影视剧里看到过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每个人手里都拿一个板子,又称朝板、手板,甚至还有玉板或象牙板。体现了徽州人民对“学而优则仕”抱负追求;有印斗式,大部分类似方形的砖块,像官员的印章一样镶嵌在座头上,表达出房屋主人对入仕做官的不懈追求。
四、现代建筑中的马头墙
(一)马头墙符号的运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建筑有一个建筑的符号,马头墙作为徽派建筑的标志符号,在很多地方得以运用。在现代化的仿古街道上,时时闪现出带有码头墙的建筑物;在影视作品中也往往以带有马头墙的建筑群落象征中国古典的乡村社会;甚至在艺术家的笔端也一次次描绘着带着岁月痕迹的马头墙。或者马头墙正是徽州文化的符号、徽州社会的符合、徽州故乡的符号、南方乡村的符号……
(二)马头墙工艺的创新
古徽州建筑的马头墙虽然有历史厚重感,文化内涵丰富,但应用到现在的高层建筑中却有些不合时宜,古老的马头墙花样繁琐、工艺复杂,墙上的青瓦用原始的方法固定困难,易脱落,人走在建筑下也有一定的危险存在,而且踩踏易碎。但在现代建筑实践中这些问题也被解决,现在的建筑工艺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正所谓传承中不忘创新,应用新材料以及现代工艺对马头墙重新建造,同时也保留马头墙原来大致的架构,简化施工过程,应用现代的青瓦砖一样可以达到建筑审美的效果。
结语
对古徽州文化的探究是对古徽州人民精神文化的尊敬,也是对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尊敬。我们在保护和研究古徽州文化的道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在前人对古徽州文化的研究成果基础下,应该有更多人致力于传统建筑和文化的探究。马头墙也是我研究徽派建筑的第一步,让更多的人了解徽派建筑的魅力。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徽派建筑隔扇门窗的装饰艺术与营造技术研究(18YJA76000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明居.徽派建筑风韵[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
[2]陈又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化生存趋势探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3]吴艾怡.探究徽派建筑元素“马头墙”的风格特征[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6);
[4]郑瑞超.徽派古民居建筑的文化特征[J].福建建设科技,2007(06);
[5]张皓.论徽派建筑元素——马头墙的实用与美学[J].艺术评鉴,2016(09);
[6]陈又林. 全球化背景下民俗艺术符号的现代演绎[J].神州民俗,2017(11);
[7]陈晓亮.徽州马头墙的艺术造型及美学意义[J].艺术科技,2018,31(03);
[8]席景霞,章程.徽派建筑马头墙元素解读[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35(06)。
作者简介:
任家兴(1995-)男,江西南昌,华东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
陈又林(1976-)女,江西南昌,华东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