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彦,李菁菁,王晓容,蔡诗凝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
危重症患者转运因存在较高风险,一直以来都是ICU管理的重点内容,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美国危重病医学学会、欧洲危重病特殊护理协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麻醉学学会,澳大利亚大学急诊医学学会、重症监护学会等分别编制了相关转运指南[1],试图规范整个转运流程。根据美国2004年制定的《危重患者院内与院际转运指南》和我国在2017年达成的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由于转运可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3],患者转运安全成为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障。成守珍等[4]使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出:在ICU护理不良事件中,因患者转运发生的意外位居前三。Schwebel等[5]在一项多中心支持的研究中指出,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可增加患者产生各类并发症的风险。有报道显示,在转运过程中,患者呼吸系统机能发生变化的概率占不良事件发生率的26.0%[6];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其中35.0%发生在转运前,50.0%发生在转运中,15.0%发生在转运后,且以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事件最多[7]。氧气供给不足是影响患者转运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8]。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对ICU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供氧设备各不相同。此次研究对两种不同供氧设备在转运风险、安全管理以及维持生命体征趋势稳定3个方面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ICU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提供参考及经验,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2018年4—5月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和需要转运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护士25名,患者120例。护士纳入标准:具有2年以上ICU护理工作经验,本机构合法护士,且未参加与本研究冲突的其他临床研究。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95岁,根据医师医嘱需由ICU转至普通病房,病情趋于稳定,无重度呼吸循环障碍。患者排除标准:神志不清、感觉障碍、烦躁、不能有效沟通者,且有严重心律失常、中重度及以上肺功能异常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59%[9])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所有入组人员均自愿参与研究。入组的25名护士中,男4名,女21名,平均年龄为(25.80±2.36)岁。入组的120例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在病房的两张转运床上分别放置两种不同的供氧设备。转运过程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氧气瓶(平湖市申达气体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吸氧;观察组使用智能氧气瓶【液化空气(上海)集团AirLiquide生产的TAKEOTM医用智能转运氧气瓶,压力20 MPa,容量5 L的铝瓶】吸氧。两组患者转运时间均大于15 min。
1.2.2 评价指标及方法 ①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采用便携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转运护士在转运前使用中心供氧时、转运第5分钟、转运第10分钟、转运第15分钟和转运后接上中心供氧即刻5个时间点分别收集患者血氧饱和度数据,并进行一分钟的呼吸频率计数监测,呼吸频率在16~20次/min的患者视为呼吸频率正常[10]。同时计算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的变异度,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100%。此处标准差与平均值为各个时间点测量的血氧饱和度与呼吸频率的标准差与平均值。②护士进行吸氧设备转换的操作时间。由研究小组成员记录转运护士将便携式氧气设备转换为呼吸机模式所需的时间。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转运各阶段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比较 结果显示,转运前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转运中第5分钟、第10分钟、转运中第15分钟及转运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转运前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及护士转换吸氧设备操作时间的比较 见表3。
3.1 ICU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供氧设备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院内转运对于ICU危重患者是一个关键流程。重症患者在ICU因有持续的监护、药物治疗、特殊护理及辅助设备的支持,病情可持续稳定,但如因特殊需要进行院内转运时,可能因治疗环境的骤然改变很容易使患者病情发生恶化[1]。 目前,根据 Fanara 等[11]的研究,转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设备、人员、组织和患者病情。据相关文献报道,院内转运危重患者最常出现的病情变化为血压改变和血氧饱和度下降[12],其中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高达 10.8%[13]。有研究者认为一半以上的非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与通气设备及气道管理有关[12]。另有文献报道,呼吸频率是心率变异性的重要影响因素[14],而末梢血氧饱和度监测可反应指末端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常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具有无创、便捷、快速的优点[15]。对于ICU危重症患者来说低水平的血流灌注会显著增加其死亡或非死亡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6]。因此,维持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更有利于患者的安全。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因周围环境的骤变等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护理管理者应设法降低转运途中供氧设备的风险,以保证患者持续、稳定的氧气供给;同时,护士应加强观察转运过程中各指标动态变化的趋势而非孤立数值。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转运各阶段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比较
表3 转运前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及护士转换氧气设备操作时间比较
3.2 不同供养设备的转运效果
3.2.1 智能氧气瓶有利于保持患者血氧饱和度稳定 表2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转运第5分钟、10分钟、15分钟及转运后的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智能氧气瓶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较常规氧气瓶组更趋于稳定,在转运的过程中波动较小。表3显示,使用不同供氧设备时患者转运前后的呼吸频率均处于正常值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转运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异均小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使用不同供氧设备对患者转运途中呼吸频率与血氧饱和度影响较大。本研究发现,在转运过程中常规氧气瓶在出入电梯、病房门等狭小空间时会发生误触流量表头的情况,导致患者在转运途中吸入的氧流量不恒定;而智能氧气瓶流量表头外加有保护罩,能保证转运途中的氧气恒定供给。且当智能氧气瓶内氧气压力不足时会自动报警,同时数字显示功能可显示氧气瓶内气体剩余使用时间,从而能够正确估算转运用氧需求量。而常规瓶不能直观显示瓶内剩余气体的使用时间,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3.2.2 智能氧气瓶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智能氧气瓶可节省护士将患者的转运供氧装置切换至呼吸机模式的操作时间。常规氧气瓶在每次切换至呼吸机模式时需要护士使用扳手拧下流量表再安装减压表头才能配合呼吸机的使用,不仅操作过程复杂,耗费体力,还需要护士在转运过程中携带扳手及匹配的减压表,增加了转运过程中的不便利性。而智能氧气瓶可以自动转换至呼吸机模式,缩短了吸氧模式转换时间,为患者的急救提供了安全、快捷的供氧保障。虽然危重症患者具备可以转出ICU的条件,但也不能排除病情变化的情况发生。在转运过程中急救物品必须呈备用状态,且转运过程中可能存在需要改变供氧方式的情况。因此,ICU护士须熟练掌握氧气瓶切换至呼吸机模式的调节方法,以应对转运途中紧急事件的发生。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是个多环节及多流程的工作,转运呼吸机与智能氧气瓶的链接卡口处有卡槽锁紧设计,能防止转运过程中供氧中断等风险。智能氧气瓶配有专用转运设计挂钩,有效提高了护士携带供氧设备的安全性及便利度,减少了转运过程中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智能氧气瓶使用的注意事项 智能氧气瓶具有数字显示功能和自动报警提示,报警分为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每日晨及转运前护士均应检查气瓶余量,当气瓶余量小于250 L时禁止呼吸机转运,余量小于100 L时应及时更换气瓶。转运前护士应将氧气瓶正确连接至普通吸氧模式或呼吸机模式,在转运结束后应及时关闭流量阀及开关阀。存放气瓶的位置应阴凉、通风、防油、防水,温度不超过30℃,远离火种及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并贴好相应警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