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
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
每年草长莺飞的时节,宜宾长江两岸与四川许多地方一样,油菜花纷纷踩着律动的鼓点在春风里绽放。在宜宾长江北岸的“臂弯”里,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静静地守在南溪区裴石镇,日复一日迎送着一批又一批到此“寻根”的人们。
? “玉带连七星”,基地露真容
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所在宜宾市南溪区,是一座拥有1500年建县(区)史的滨江小城。千年以来,南溪与大半个四川一样,历经数次战火而成长至今。历史上的许多辉煌早已风化为斑驳的遗迹,就连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都是远自湖广、两广而来的。
先民来自五湖四海,使得当地姓氏繁多,其中仅裴石镇就积聚了近400个姓氏,南溪因此形成了“五方共谱”的文化氛围。这不但增添了当地的文化厚度,也积淀起“孝善传家、良心处事、忠义报国、文明礼宾”的巴蜀家风文化。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南溪就是要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优势,实现以良好家风正党风、清政风、促行风,谱写出家风带乡风、淳民风的社会新风尚。”时任南溪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何春琳说,当地决定突出传承巴蜀家风这一主题,以裴石镇“月亮湾”为核心,倾力打造以“孝善良心、忠义文明”为主题的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
“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短期的项目,而是一个影响长远的‘源。”裴石镇党委书记赵新国还记得,2017年2月11日,他们与四川省社科院就“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签订了课题研究合作协议,双方合力共同打造覆盖全镇的家风传承示范基地。
按照当时的设想,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将致力构建成四川省独特的省级家风教育平台,打造家风文化品牌,成为南溪区家风文化、传统文化、廉洁文化、乡村振兴等示范基地,成为南溪区党员干部、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为复兴传统文化、引领乡风文明、达到治理有效提供载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内涵。
经过两年多建设,“一条玉带、七星连珠”的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终于露出真容——基地以十里荷花长廊为基础,在核心区建设一个中华家风馆,呈现中华家风内涵与传承、中华家风好故事、中华名人好家风、中华优秀家训家规、中华优秀廉洁名言等;一个巴蜀家谱馆,主要呈现清代及民国时期巴蜀地区大家族的老家谱、家规家训,展现巴蜀传统优良家风;一个南溪名人馆,主要呈现裴石及南溪历史名人、清官贤臣等;一个廉洁长廊,构建五个突出廉洁文化五大内涵的莲亭;一处展示一百个典型家族家训、图腾、名人、堂号等为内容的百米家风墙;一个崇德讲堂,成为村镇及市区举行家风传承、廉洁讲座、村民议事、姓氏联谊、乡村文化及文化下乡等活动的基地;一处家风广场,开展家风传承系列活动。
“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的建成,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家风、民风、政风的改善,促进了乡村振兴的文化建设。”培农社区党支部书记欧阳维铭说,该社区家家户户有家训、每逢家庭聚会必重温家训、村民人人谨遵家训。2018年8月,培农社区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 “酒香”迎来八方客
“人们都叫我‘古董疯子高大岗,今天很高兴认识各位。”
“我是‘泸州书痴苏佐,今天很荣幸能与各位交流。”
……
今年1月6日,巴蜀家风研究中心在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家风讲堂举办了一场座谈会。作为开年第一场活动,赵新国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留住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和构建真正的文化自信出力”。
事实上,几乎每个星期,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都会迎来这样一波“有情怀的人”。欧阳维铭认为,这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当代文化演绎。
事实上,处在五粮液鼻祖邓子均老家的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就像一枚“零号酒曲”,从被制造出来的那一日起,就成了当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锤炼干部优良作风的重要阵地之一。
“家庭是我们生活的起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力量之源。党员干部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前辈的清正家风,争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树立和维护部门良好形象。”在现场感受到南溪家风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后,南溪区水务局党委书记郭敏表示,要把好的家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家属,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以好作风推动本职工作和廉政建设。
“我们深知在干部教育、馆藏内容、展陈方式、民众参与、信息技术、环境营造、基地运营等方面,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还有太多短板和差距,需要我们不断打磨,不断改进和完善。”面对没有传统历史名镇的光环等因素制约,南溪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罗小兵满怀信心地说,当地将以基地为依托,实现与党建示范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让廉政文化深入浸润、处处展现。
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初步建成已近一年时间,其作用发挥越来越明显。宜宾市纪委宣传部部长彭剑文认为,“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的建成,最大限度地整合和争取资源,构建起全省独特的省级家风传承示范基地,打造了省级文化品牌”,下一步要“搭建‘文化研究、文化挖掘、文化传承、文化应用的综合载体,走出一条文化振兴引领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推进‘党风、政风、行风、民风风风清正,营造起干事创业良好氛围”。(责编/蒋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