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 白璐 张晶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9-0-01
俄罗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始于上世纪20年代,此后依次经历了规模化出版、名篇名作补译再版和沉寂期三个阶段。纵观俄罗斯对现代文学的翻译与研究进程,50年代是其中较为鲜明的时间节点。一方面,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来看,中国新文学以1917年的中国文学革命为开端,并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得以发展。另一方面,从俄罗斯汉学史来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令俄罗斯汉学在友好的政治环境下得以蓬勃发展,苏联翻译出版了大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并对中国现代文学展开了深入全面的研究。
一、俄罗斯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翻译
1925年,王希礼率先将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阿Q正传》翻译成俄语,并于1929年出版由列宁格勒的激浪出版社正式出版,印数3000册。20-40年代,是俄罗斯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初步推介时期。期间俄罗斯相继出版了20余部中国现代小说合集和单行本,其中包括《阿Q正传》、《春蚕》、《飘零的黄叶》等作品,施图金、鲁德曼、罗果夫、费德林、艾德林、齐赫文等老一辈的汉学家都加入了翻译现代文学作品的队伍中,国立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真理出版社等主流出版社参与了发行过程。50-60年代,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日益密切,苏联汉学走进繁荣发展阶段,翻译规模和出版数量有了大幅度提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成为苏联汉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品备受苏联文艺界推崇。60-70年代,受中苏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两国间的文化交流随之中断,直至80年代中俄关系正常化,苏联汉学调整研究态度和研究视角,这种近乎冰封的状态才得到缓解。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令刚刚回暖的俄罗斯汉学再次陷入低谷,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出版业的发展,俄罗斯读者对与其有着相似经历的社会主义文学兴趣陡降,快餐文化成为市场的新宠,加之文学翻译人才的青黄不接,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版举步维艰。直到本世纪初,这种情况才有所缓解,但研究重点放多在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上,对现代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已退至边缘。
二、俄罗斯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评价与批评
1953年,费德林的《中国现代文学概述》是苏联出版的首部现代文学研究专著。该书分三个章节依次介绍了20-40年代中国的新文学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文学现象,并对中国文学作品中农村改革问题、工人阶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1956年費德林编撰出版了《中国文学》一书,新增了文学遗产和文学革命等章节,成为当时综合论述中国现代文学的权威论著。此外,1953年由艾德林撰写的《论当今之中国文学》和1962年艾德林和索罗金合著的《中国文学概述》对中国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现象作了描述,但对中国文学的发展阶段和题材特点等方面的分析着墨有限。在作家专论方面,波兹徳涅耶娃、索罗金、彼得罗夫、费德林、分别对鲁迅文学创作的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创作特点、文化观等进行了分析,认为鲁迅是名副其实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的思想性极度精准,人物形象异常清晰[1],对正反人物的刻画也极为尖锐和明显。李希查认为茅盾利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揭示了新旧人物的矛盾冲突[2],谢曼诺夫在肯定老舍作品《猫城记》艺术价值的同时,将其与西方经典小说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此外,苏联还陆续出版了关于巴金、郁达夫、艾青、闻一多、瞿秋白、郭沫若、叶圣陶、周立波、艾芜等著名文学家的研究专著。在当代俄罗斯汉学研究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所占比重极少。2008年出版的《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之《文学、语言和文字卷》对中国现代文学在俄罗斯的论述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汉学家列别捷娃于1998年出版的《萧红:生平、创作与命运》和2006年出版的《中国东北现代小说史》对中国的东北作家群予以了关注。另外还有三篇副博士论文面世,其中包括:巴拉诺娃的《中国作家丁玲的生平与创作》、罗季奥诺夫的《老舍创作中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波波娃的《沈从文创作中篇小说〈边城〉》之路》。
俄罗斯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翻译和研究早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其出版规模和出版数量也占有压倒性优势,其研究成果体现了汉学家门独立的学术精神,勇于与欧美汉学争锋,提出了很多颇具新意的见解,对我国的现代文学研究亦具有他山之石的作用。综上,俄罗斯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尤为关注鲁迅、茅盾、老舍三位作家的文学创作,其中鲁迅研究专著5部,茅盾1部,老舍3部,另有多种形式的研究专论,并分别出版了作家的生平简介和作品索引编目。(二)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专著、译著序跋、学位和期刊论文等方面。(三)研究方法受到各阶段意识形态的影响,研究视角和研究研究态度随国家文艺政策和国际关系而变化,由研究最初的马列主义思想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学、语文学、比较文学、文献学在研究过程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四)研究过程注重关注中国文坛整体的发展动向和与其他国别的文学关系,反对欧洲中心论,努力将中国文学纳入世界文学体系。
注释:
[1][俄]波兹徳涅耶娃著,吴兴勇、颜雄译:《鲁迅评传》,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Лисица. Б. Творческий путь Мао Дуня // Писатели стран народной демократии. 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выпуск 3. М.: Гослитиздат,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