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
摘要: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的传播形态以及表现形式更加趋于多样化。一直以来,国家精神文明建设都十分重视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开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解读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分析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
關键词:群众文化;策略;素质
中图分类号:G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207-01
文化是社会形态的重要内核,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对国家经济的战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旧有的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形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新需求,面临新形势的挑战,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建设,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
一、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提升群众文化素质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战略。事实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一直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传播社会先进思想以及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文化内容,旨在提升基层群众的综合素质。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第一个层面,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前提,自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群众的社会生活目标紧密围绕“经济增长”,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空白区。现阶段,社会经济水平迅猛提升,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从量到质的变化,基层群众期望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第二个层面,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生产水平已处于顶尖水平,相对而言,群众文化素质相对滞后。实现国家的可持续战略发展,必须要保证国民生产水平与精神水平的同步性,因此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是时代与国家发展的必要。
第三个层面,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是维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因素。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文化传播形式逐步多样化。面临多样化的文化阵地,基层群众往往容易迷失其中,受到糟粕文化的侵蚀。做好群众文化工作,让群众拥有分辨文化的能力,促使其吸收到更多正向的文化。做好群众文化工作,不仅有利于群众个人生活发展,也更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对群众文化需求的几点解读
第一,对基础性文化的需求,群众文化面对大众,其内容应该是普适性极高的,也应该是基础的。具有基础性特点的文化将会更容易被基层接受,并进一步内化,促进新精神文明的形成。
第二,对针对性文化的需求。各行各业都有基层岗位,不同的群众往往追求不同的个人发展,精神文明的追求亦是如是。加上行业环境、发展目的的差异性,群众文化需求的是更加具有行业针对性的文化。
第三,对时代文化的需求。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的特征,生活在当前时代的人,必然要了解这个时代的特性。信息互联网时代,群众更渴望了解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
三、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
(一)构建服务群众的工作观念
做好群众文化工作,首先需要构建服务于群众的工作观念。宣扬文化,组织文化活动,并不代表群众文化工作是一种教条形式,也并不代表相关工作是高于群众生活的。相反,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群众,通过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交流活动中,形成与社会、国家以及文化更好的沟通,继而提升文化素质。要进一步明确整个群众文化工作,都是围绕群众开展的。
(二)走到群众中去,灵活开展活动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群众工作内容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大,工作内容越来越多。但群众文化工作的目标是面向全社会群众,想要了解到群众对文化的真实需求,就需要真正的走到群众中去。因此,群众文化工作的活动开展应该围绕群众的真实生活。
(三)制定完善的培养制度,夯实文化基础
群众文化工作者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开展中肩负着引导人民群众、用文化武装人民群众、用思想信念塑造人民群众、用文化成果鼓舞人民群众的时代任务。
(四)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综合性
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得到社会各界、政府以及群众的多方支持。在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地将可利用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引入其中,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四、结语
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基础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包含非常多的内容。只要我们真切地了解到群众的需求,在各界支持下,也必然会做好群众文化工作,为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做出应用的贡献,为促进社会全方位的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