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日照市东港区河山镇卫生院妇幼保健科,山东日照 276800)
实施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因肢体受限,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将会增高。为进一步探究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患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护理措施,该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82例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该案选取于该院收治的82例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围手术期预防措施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系统组与参照组。选入标准:所有患者经风险测评后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得分均超过11分(总分为20分)。排除标准: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患者和腿部遭到创伤、患有皮炎而不能使用压力带的患者。系统组患者41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3周岁,年龄最大者49周岁,平均年龄为(36.18±1.45)岁。 体重为(48.6~70.2)kg,平均体重为(55.29±1.35)kg。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以及受教育水平方面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同期比较。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了解此次围手术的预防护理策略,且自愿签署有知情书,有权利对预防性护理工作提出建议。此项护理策略研究已取得科室同意,下发有立项文件。
参照组在住院围手术期采取普通预防护理策略,系统组在住院围手术期采取全面系统化预防护理策略,组间专门的系统预防护理小组,制订全面的预防性护理策略,按照预防性护理策略开展护理工作。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时,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交代患者检查中具体注意事项,客观评价实施手术的风险系数,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流程,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预防性护理工作。在患者实施手术时,需要为患者穿戴压力带[1]。当患者完成手术后送入病房后,需要在两小时之后除去压力带,在患者可以正常下床行走之前都需要保留SCD压力抗栓泵,术后患者卧床期间定期为患者变换体位,积极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记录两组患者接受妇科盆腔外科手术之后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将所有记录的数据统一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建档保存。使用生活质量评测表评估两组患者接受不用预防性护理措施之后的生活质量,从患者躯体疼痛值、社会功能和术后生理机能,以及健康水平等四个维度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2]。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综合分析所有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金标准。
系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全面系统化预防性护理措施之后,仅有2例术后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88%,静脉血栓预防有效率为95.12%;参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仅采取常规性预防护理措施之后,有1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6.83%,静脉血栓预防有效率为73.12%。系统组静脉血栓预防有效率显著高于采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深静脉发生情况比较[n(%)]
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系统组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接受妇科盆腔手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接受妇科盆腔手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组别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机能 健康水平系统组(n=4 1)参照组(n=4 1)t值P值8 4.2 8±3.1 7 7 2.1 6±2.8 3 6.9 7 3 7<0.0 5 5 4.2 7±1.6 2 4 3.6 5±2.5 1 6.8 2 5 3<0.0 5 4 5.2 9±1.4 7 3 6.4 2±2.2 5 6.6 9 1 3<0.0 5 6 5.8 4±2.3 6 5 5.6 3±1.7 5 6.9 7 0 6<0.0 5
对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可极大程度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基于此,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为患者围手术期重点护理工作内容[3]。在该文研究中,对系统组患者开展全面系统化预防性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应充分体谅患者因需要进行手术而产生焦虑控制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适当运用心理学沟通策略,通过主动沟通询问了解患者存在的不适症状,指导患者穿戴宽松的衣物,多多活动肢体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在实施手术过程中持续使用SCD压力抗栓泵,指导患者在手术中保持正确的体位,适当将患者足部加高,同时需要提高手术协同效率,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患者下肢长时间处于活动受限,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受到阻碍[4]。术后指导患者在病床上活动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以解除下肢受限。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预防护理措施,对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实施全面化系统预防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患者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成效显著,且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得到系统化改善,值得对外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