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欣
(保定市徐水区妇幼保健院,河北 保定 072550)
产后出血是目前临床上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产道裂伤等,其中又以宫缩乏力最为常见。做好止血治疗,对于保证母婴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1]。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现进行报道。
本次研究选取时间阶段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研究患者数量为120例,被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组(60例)中,研究组患者年龄分布在20~4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5.9±0.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在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3.2±0.4)岁。被选患者病情、病程及其他一般资料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经医学检查后疾病确诊,依从性高,能够配合本次研究,并在医务人员的辅助下,配合治疗工作,并完成研究相关的诊疗项目。排除标下:合并严重心、肝、肾等慢性疾病,患者在一个月内因同一原因超过两次入院接受治疗,聋哑人患者和文盲患者,排除外地无法随访患者,排除依从性欠佳患者[2]。
全部患者接受的护理服务相同,期间对照组接受缩宫素治疗,20 U/次,宫肌注射,术后2 h再次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研究组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250 ug/次,注射后密切关注产妇宫缩情况,确认无明显止血效果,再次给药,宫体注射,但最大给药剂量不能超过2 mg。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经过观察发现,研究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经过观察发现,研究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ml,±s)
表2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ml,±s)
组别 产后2h出血量 产后24h出血量观察组(n=30) 412.32±32.14 115.98±31.54对照组(n=30) 518.25±33.34 251.36±25.12 t 8.267 9.358 P<0.05 <0.05
以往临床上主要通过缩宫素,垂体后叶素等治疗宫缩无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但未取得显著的疗效。上述药物虽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但长期用药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且药物持续时间较短,为保证疗效,需增加剂量,但加量又会加重不良反应[3]。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为前列腺素衍生物,相较于传统的缩宫素,该药物可有效促进平滑肌活动度,保证患者血压稳定,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平滑肌收缩,血窦闭合,以减少出血。且该药物半衰期长,生物活性较高,安全性好,且治疗剂量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
综上所述: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出血量少,应用价值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