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新莲 郑克 罗翠丽 苏怡
(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口腔科;2.眼科 上海 200031;3.云南省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 临沧 677000)
资料患者女性,17岁。主诉右眼视力下降伴异物感7 d。患者9年前曾因左眼视力下降入住某县医院20 d,具体治疗经过不详。 患者足月生产,出生时否认窒息抢救史,否认毒物接触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及全身性疾病。体格检查:发育正常,神清。眼科专科检查:右眼裸眼视力4.0,戴镜视力4.5;左眼裸眼视力4.4,戴镜视力5.0。右眼结膜睫状充血,角膜5:00~7:00点方向边缘不清的角膜基质浑浊,中下方角膜内皮可见大量羊脂状沉着物(图1A)。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下方深基质层可见鬼影血管(图1B)。双眼前房深清,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视网膜平伏,双眼底中周部散在细小脱色素斑点,呈椒盐样改变(图1C、D)。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检查黄斑未见明显异常。口腔科检查:前牙呈反咬合,切缘中央有半月形切迹,牙冠较牙颈部缩窄,牙体短厚呈圆柱状,前牙散在间隙,多颗龋齿甚至残根(图2)。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及黏膜正常。
图1. A.右眼裂隙灯示角膜基质浑浊;B.左眼裂隙灯示角膜基质鬼影血管;C、D. 双眼底中周部散在细小脱色素斑点,视网膜呈椒盐样改变
入院感染筛查。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非特异性):阳性(1∶4);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阳性(2.599)甲、乙、丙型肝炎抗原及抗体阴性;HIV抗体阴性。
父母感染筛查。其父梅毒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阳性(1∶1);梅毒特异性抗体(金标法):阳性。其母梅毒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阳性(1∶2);梅毒特异性抗体(金标法):阳性。追问病史,其父外出打工多年,有不洁性接触史。其母孕前后未做任何的产科检查,家中分娩。父母自诉平素体健。
图2. 口腔科检查:前牙呈反咬合,切缘中央有半月形切迹,牙冠较牙颈部缩窄,牙体短厚呈圆柱状,前牙散在间隙,多颗龋齿甚至残根
目前诊断:晚发型先天性梅毒,间质性角膜炎,哈钦森齿。
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双侧臀部肌内注射各1支,每周1次,疗程3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6 g静脉滴注,每天1次。海露玻璃酸钠滴眼液和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局部滴眼,每天3次。牙齿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开始。经1个月治疗后,自诉右眼视物模糊改善,右眼裸眼视力4.2,矫正-3.50/-3.75×15°→5.0,左眼裸眼视力4.4,矫正-1.75/-1.75×10°→5.0。双眼眼压正常。裂隙灯检查右眼角膜5:00~7:00点方向的角膜基质变清晰,左眼角膜基质存在鬼影血管(图3A、B)。
图3. A.右眼角膜基质清晰;B.左眼角膜基质有鬼影血管
讨论先天性梅毒( congenital syphilis, CS )又称胎传梅毒,是孕妇体内的梅毒螺旋体由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的感染。历史数据表明,若孕妇在分娩前4年时间内获得未治疗的早期梅毒,可导致80%的胎儿感染。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先天性梅毒也随之增多[1]。据临床症状出现时间分为早发型先天性梅毒(2岁以内发病,多为出生后2~8周);晚发型先天性梅毒(2岁以后发病,最常出现于青春期)[2]。早发型的临床表现:胎死宫内,早产,出生后的发育不良、肝脾肿大、黄疸、皮损、贫血、肺炎、鼻炎、脉络膜视网膜炎、骨骼“梅毒线”等。本例患者未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晚发型的临床表现:哈钦森三联征(哈钦森前牙和桑葚磨牙、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 ),口周皲裂、前额隆起、上颌短、马鞍鼻、Clutton关节炎、视神经萎缩、精神迟钝等[3]。该患者出现双眼的间质性角膜炎、哈钦森前牙、上颌短的体征。
临床上87%的间质性角膜炎源于先天性梅毒,发病年龄为5~20岁,多见于7~8岁或青春期,均为双侧性,双眼同时发病或前后发病[4]。发病机制是梅毒螺旋体随血行播散到角膜,致敏角膜组织,因局部抗原-抗体变态反应或抗原-抗体-补体反应形成的免疫性炎症。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坏死及新生毛细血管长入,造成角膜基质的非化脓性和非溃疡性炎症[5]。临床表现为急性炎症时,角膜基质水肿、胶原纤维变性坏死、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化,炎症消退后间质纤维化,基质渐清亮,血管翳管腔变细,血柱消失形成空的血管影子称鬼影血管[6]。感染的发展分为2个阶段:急性炎症阶段(疼痛、畏光、视力下降)和晚期瘢痕阶段(基质清晰,可见鬼影血管)。本例患者右眼角膜基质雾状浸润考虑是急性炎症阶段,左眼基质清晰伴鬼影血管考虑是晚期瘢痕阶段。
先天性梅毒间质性角膜炎可伴有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呈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症,虹膜肿胀充血,表面可见灰黄色小结节,纤维素性渗出严重可致虹膜后粘连,从而继发青光眼。在本例患者中除了间质性角膜炎症状外,还合并出现了弥漫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它在先天性梅毒的早晚期均可发生,双眼底周边呈散在细尘状的脱色素斑点,即椒盐样眼底[7]。
晚发性先天性梅毒的牙齿缺陷体征很常见,仅限于恒牙,出现在前牙和第一磨牙萌出时(6岁左右)[8]。牙齿缺陷主要有:哈钦森前牙(前牙切缘半月形切迹,牙体短而圆钝);桑葚磨牙(牙尖皱缩,釉质表面粗糙呈多个不规则小结节);釉质发育不良易导致龋齿[9]。
先天性梅毒确诊后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首选苄星青霉素(青霉素G)进行全身驱梅治疗。对于眼部炎症可以局部外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明显抑制炎症,缩短病程,缓解视力下降[10]。治疗后患者右眼角膜基质清晰,视力较好恢复。若角膜基质炎症迁延不愈,遗留云翳明显,形成角膜瘢痕性浑浊,必要时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
本例患者的间质性角膜炎和哈钦森齿表现典型,但是到17岁右眼视力下降才筛查梅毒。出现漏诊的原因考虑如下:①其父母无任何临床症状,仅梅毒血清学阳性,属于隐性梅毒(潜伏梅毒)。螺旋体潜伏在淋巴系统内仍具有高传染性,易感染不设防的性伴侣、家人及医务人员,因其隐蔽性,社会危害性更大[11];②据了解,云南临沧的产前梅毒筛查于2010年开展,其母在2000年从未做过产科检查,错过诊断和治疗时机;③患者8岁左眼发病,因当地医疗水平有限未能及时治疗。这提示一方面要强化梅毒防治健康宣教[12],另一方面要培训医务人员以减少误诊、漏诊。
研究[13]表明,大部分的妊娠梅毒是潜伏梅毒,在妊娠任何阶段,梅毒螺旋体均能由胎盘垂直传播,促使胎儿宫内感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所以必须进行孕前、孕中的梅毒血清学筛查。及早治疗并正规治疗妊娠梅毒是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关键,苄星青霉素仍是唯一推荐治疗方法。用药量必须足够,疗程必须连续,对性伴侣必须同时检查和治疗,治疗后必须追踪观察[14],从而降低先天性梅毒发生率和改善梅毒患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