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伟平
笔画,是构成字的基本单位,相当于英语里的字母。笔画也如同机器的零件,一个笔画写不好,整个字就会逊色,这如同机器的零件不精确,不标准,则组装的机器就会出毛病。由此可见,学习写字,首先要把笔画写好。每个笔画都有规范的形态和书写要求,需要认真地学习和严格地训练才能学好。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汉字笔画的教学。
一、教师首先要对汉字的笔画有清楚的认识。
写字时,由起笔到收笔的过程,叫一笔或一画。这就是说,一个笔画要一次完成,不能写做两笔;在计算笔画数时,只能算一笔。
笔画可分为基本笔画和由基本笔画衍生出来的复合笔画。基本笔画是基础,复合笔画是由基本笔画连接、组合而成的。教学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基本笔画教起,然后教复合笔画。教学笔画时,应把握笔画的几个特点:
1、汉字的笔画是“写”出来的,“写”是一次性完成的,不可涂、描、画,也不要修改。
2、教学笔画就离不开笔法,只有正确的笔法,才能写出准确的笔画。
3、笔画是线条,但不是几何学上的线条。它在形态上有粗细、方圆、转折等变化,书写时要有轻重、快慢、提按的变化,不能将笔画写成呆板僵硬的线道。有人弱化运笔的提按顿挫,将笔画写成粗细均匀的线段,这就失去了手写体之美,失去了书法之美。当然,也不可过分强化运笔的提按顿挫,否则书写则太慢、太累。
二、笔画的教学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如何教学生准确地把握笔画的形状;二是教学生学会正确的运笔方法。
掌握笔画形状,是写好笔画的基础。学生对笔画形状的理解越深刻,书写起来也就会得心应手。教师可以先示范或者图片展示笔画,然后引导观察,分析讲解;也可以先让学生书写,然后教师范写或图片展示正确规范的笔画,再引导对比,找出差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主动、更深刻更准确地掌握笔画的形状和正确地书写出来呢?我一般采用“五度”法来教笔画。
1、长度。不同笔画,有长短的差异,如横长点短;同一种笔画,位置不同,长短也不同;带转折的笔画,各段长短也不尽相同。为节省篇幅,下面以硬笔楷书笔画为例说明,如下图所示:
同学们观察笔画,首先要从长度方面考虑。一般采用目测观察、对比的方法来把握笔画的长短特点。
2、角度。由于笔画并不完全是平直或竖直的,故它与水平线或竖直线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大小程度就是角度。当然,单独的笔画似乎看不出角度,这时同学们可以假想或画一条水平线或竖直线穿过笔画的起笔处或收笔处,这个角度就会显露出来,如:
笔画的角度揭示了笔画倾斜程度。书写笔画时,倾斜角度把握要准确,角度过大或过小都不行。
3、弧度
任何一个笔画,都不是绝对平直的,总是有或多或少的弯曲起伏变化,这种弯曲程度的大小,就是弧度。同学们观察笔画,还应把握笔画的弧度变化,即弧形的大小、方向、位置、特点等情况,如下图:
通过这“三度”法的分析讲解,学生对笔画形状的把握就胸有成竹了。下一步就是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写出规范美观的笔画。笔画书写,一定要有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可以从“力度”“速度”两个方面入手。
4、力度。力度是书写时用笔的轻重变化。笔画有粗有细,相应的力度变化有重有轻。凡笔画折处、出钩处有顿笔动作,力度要重。凡笔画运行中,力度略小;笔画起收处有锋芒的地方,力度要轻。
5、速度。速度是指运笔的快慢变化。它和力度是配合而行的,凡力度重的地方,运笔速度必然慢;凡力度轻的地方,运笔速度必然快。运笔上有了力度、速度的变化,书写就有了轻重、快慢的节奏,笔画就获得了粗细、尖圆的形状变化,也获得了律动的活力。
二、要对笔画进行分类,分而学之,各个击破。
教师需要对所教的所有笔画做个梳理和归类,如楷书笔画就几十个,可以归类为基本笔画和复合笔画。复合笔画又可以细分为带弯的笔画、带钩的笔画、带折的笔画、带折又带钩的笔画和带提的笔画。比如在学带钩的笔画之前,先以竖钩为例学会钩的方法,然后学其他钩就会举一反三。另外,一个笔画往往有几种写法,如横有长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之分和上仰横、下俯横之别,教学中要进行区分讲解,不仅要求讲解形态上的区别,还要在用法上进行区别。这样归类学习,分而学之,各个击破,既有整体观念又有局部意识,思路清晰,效果很好。
三、要注意笔画的变化。
1、一个笔画的形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状态,在书写中,要根据具体组合情况及所处位置不同进行适当的变化。如竖弯钩,在“儿”字中竖段要写长,横段要写短;在“元”字中,则相反。如横折钩在“同”字中横短竖长,横平竖直;但在“力”字中横竖长度相差不大,横向右上斜,竖段向左内斜且带一定弧度。再如横撇弯钩
在左耳旁时形体要小;在右耳旁时形体要大,且向右下角突出。
学了一个笔画之后,要把这个笔画运用到简单的字当中,这样既能学以致用,又能体会笔画随着所处位置和其他笔画的组合时而在形态上应有所变化。
2、不同笔画在形态有长短、大小、方向、角度之别。如长横之长,斜钩、竖弯钩之长大,卧钩之小巧,点之短小,各笔画各有各的特点,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各笔画的基本特点。
3、笔画中的横段一般写成左低右高状,切不可写成水平状,
一般来说,横段越短,其倾斜度越大。
4、复合笔画应特别重视各段的长度对比和方向、角度上的差异,一旦长度、方向、角度上的差异搞错了,写出的笔画便不好看,甚至是病笔。
四、关于笔画的教学方法
笔画教学的方法很多, 这里例举几种方法。
1、 直观演示法。笔画的形态特点及书写方法,必须要老师亲自当着学生的面演示,老师的示范是直观教学的最好手段,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形象生动的握笔、坐姿、书写动作,亲眼目睹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运笔的轻重缓急,让学生感受真切,体会深刻。
2、形象比喻法。如撇画,可以以象牙、匕首等做比喻;捺画,以滑梯为喻;卧钩,以香蕉为喻……让学生从熟悉的实物或图片中把握笔画的形态特点。
3、口诀记忆法。教师可以概括总结出一些口诀,便于让学生记忆,如“横要平,竖要直,撇出尖,捺出脚”“转要弯一弯,折要顿一顿”等等。
4、对比观察法。比如撇画,有平撇、斜撇、竖撇等不同形态,可从长短、角度、方向上加以对比,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把握各自的特点。学习单个笔画,要学生将自己书写的笔画与老师范写的笔画或教材上的笔画进行比较、反复推敲,找到差距加以修正。对学生来说,写好一个笔画,都有一个由不好到好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比找差距,找出不足,在“比”中取得进步。
5、添加辅助线分析法。笔画的外形、倾斜角度、弯曲程度往往需要通过添加辅助线(如虚线、圆形等)进行分析。有了这些线,隐藏在笔画里的因素就更加清晰了。
6、根据笔画形状推想运笔过程的逆推法。即从已有笔画的具体形状去推想这个笔画是如何写出来的。
以上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效果更好。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础材料,没有合乎标准的“材料”,是不能建构汉字“大厦”的,因此,老师们一定要重视汉字笔画的教学,把学生的基础打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