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 王向军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化学新教材实验编排的新特征,从创建情境开展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研究性实验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三方面,论述基于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验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B-0065-02
普通高中化学新教材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化学新课改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至今为止,我国已经有三套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分别问世,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三个版本简称为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也分别投入实验教学阶段。高中化学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最终目标。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基石,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高中化学新教材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验的教学理念、实验内容、实验呈现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因此,根据这些转变,探讨基于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就此分析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探讨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高中化学新教材实验编排的新特征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实验部分编排的新特征,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第一,明确教学活动的实验教学要求。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高中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也体现了化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征。新教材在新知识导入、重点突破、练习题教学方面比旧教材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与改动,这也体现了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思想。新教材的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以化学教学的基础知识为基础和前提,对实验各个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指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方向。
第二,新教材注重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过去的教材,有关探究性实验的开展,都是以教师演示和学生观察的方式进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比较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大多是一些知识性的理论。少数学生对实验的看法就是操作完实验之后再去学习课本的理论知识。这一种学习方式,对实验现象的了解也只是通过课本才了解,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也就这样被阻碍了,很难体会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探究能力的作用。新教材对实验内容的编排,推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主动提出实验教学方案,指导学生独立开展实验设计活动,使学生能在实验活动中获得乐趣。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进行思维上的拓展,亲身经历实验操作过程,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中化学新教材要求转变教学理念,把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一种探究问题方式,通过实验获得结论。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以亲身经历方式学习化学实验知识,以培育创造能力。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化学实验的新内容,提出了家庭类的小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二、基于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验教学策略
(一)创建情境开展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中化学新教材实验编排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動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由此可见,新教材实验教学内容的编排,都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开展的。新课改教学理念提倡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开展实验教学,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浓硫酸这一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浓硫酸有深刻的了解,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实验教学情境,做这样一个实验,让浓硫酸与润湿的蔗糖发生作用。此时蔗糖变成像碳一样黑色,并且还会有蘑菇状态的泡沫出现。然后借此提问:“为什么会有泡沫的现象出现?为什么有刺激性的气味产生?”之后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学生就会想到:“有泡沫与刺激性气味出现,证明生成的肯定是气体物质。在这个实验中,气体物质含有什么成分呢?”然后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也会总结气体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汽等。这样,通过实验,培育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让他们对浓硫酸有更深刻的了解。这样的教学,体现了新教材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开展研究性实验,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研究性教学工作只有在高校或者研究生阶段进行,在中学很难开展。但是,在国外中学里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因此新教材把研究性学习活动列为主题。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新教材中,课后作业补充了经济调查的内容。比如,调查市场销售的补钙保健品的种类,以及保健品中钙的含量与存在形式;调查常用电池的使用范围与种类,以及电池中存在的还原剂和氧化剂,回收废电池和家庭废弃物的价值与意义;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素材。
在开展研究性实验活动方面,可以借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开展。例如,可以把实验设计为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的项目,或者把一个实验分解为若干个环节由小组合作完成。教师的责任,就是指导学生各自承担责任,通过优化组合的方式以取得最佳的合作效果。比如,在《肥皂的制取与洗涤剂的知识》这个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布置学生自制肥皂的实验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完成实验项目,学习知识。通过研究性实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注重教师的教法,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去学习”。学会去学习,需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一,教会学生使用图表来理解化学知识。新教材的一个特点是有内容全、数量多、形式多样活泼的图标系统。如何利用这些图表辅助开展教学活动,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图表学习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图表的作用,学会观看每一幅图的内涵与设计意图,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教师教学生看图的时候,要求学生注意看图的讲解词,领会图的意义,并学会利用小结的方法积累知识,交流看图的感想,在看图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利用课本中的具体插图、插表开展识图(表)、辨图(表)、绘图(表)、改图(表)等思维活动训练,培养学生利用图表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方法。
比如,在《氮气的用途》(新教材第二册第 19 页图 2-5)的时候,教师跟学生一起看教材中的一系列插图,然后共同归纳和总结“氮气的用途有哪些?”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氮气的用途是由它的什么性质决定的,让学生分析氮气的用途、性质,了解收集、制备和贮存方式。这样,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审图,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学习化合物的基本思路,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备、用途、贮存和检验方式。当学生掌握了某一种学习方法之后,就会举一反三,并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教会学生利用讨论方式开展学习活动的方法。新教材配置了许多讨论题目,这些讨论题目都具有显著的特色,如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与生活密切结合,具有强启迪性和强科学性的特征。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教材里的讨论题目开展交流与讨论,从而形成一种教师、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氛围,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领会到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为了学好化学知识,我们应该多思考和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形成多讨论与多质疑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讨论的题目,应该包含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两方面。例如,在做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把盐酸泼洒在桌面上,现有 NaHCO3 和 Na2CO3 两种化学物质,那应该采用 NaHCO3 方法还是 Na2CO3 方法来处理比较好,原因是什么?这既能检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教会学生处理实验突发事件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第三,教会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化学新教材中的实验具有趣味性、科学性、技能性和知识性等特征。因此,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教会学生实验过程的“七环节”:预习、看实验或者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做记录、思考、总结、习题,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这七个环节来开展实验学习活动。特别是实验观察,一定要有选择性、目的性、计划性和层次性。记录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时,要准确、严谨和完整。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教会学生利用章后小结指导学习。化学新教材在每一章节之后都有“章后小结”,就是从知识广度与深度上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做到了章章都能小节,这一点是旧教材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做章节总结时,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死记硬背或者是简单地“通读”,而是教会学生积极去拓展思路,比如,探讨这一章节采用什么思维方式进行小结,教给我们何种学习方法。
从思维表达形式的角度上看,化学新教材中小节采用的形式可以分为这几类:(1)分类法,也就是对本章節的知识做不同类型的分块总结与归纳,这比较适用在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总结。如《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一章,就是知识类的总结。(2)语言表述法。就是采用精练的语言,陈述或者概括有关的知识内容。如《物质的量》一章,就是这一种总结方式。(3)列表法。采用列表法,就是能区别不同类别的知识内容,主要使用在一些知识点比较多的章节。如《氮族元素》《卤素》这些章节的小结。(4)连线法。就是采用连线的方式对单质和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进行归纳。如《几种重要的金属》一章的小结。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结归纳的时候,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开展,让组长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然后教师给予恰当的点评。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优化思维。
高中化学新教材是根据新课改精神编排的,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从创建情境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实验、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三方面探讨基于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验教学,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罗廷林.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设计探索[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2)
[2]蔡子华,吴克勇.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误区分析与对策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大纲,2009(10)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