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捷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 高校 高中 教育衔接
国务院于2014年9月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强调“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依据高考的指向,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高校也亟需同高中建立共同的基础。同年,首批试点地区分别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浙江省和上海市成为高考综合改革的先行军;2017年,第二批试点在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省(市)启动;2019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八省(市)宣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地区,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2020年,新的高考制度将在我国全面建立起来。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也给高校与高中间的教育衔接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作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浙江以“选择性理念”为出发点,摒弃了原来的文理分科模式,提出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组合而成“3+3”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为必考的3门科目,3门选考科目则依据考生自主选择,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7门科目中产生。这样的选择在理论上能够提供更多的组合方式,相较于过去的文、理科配置模式要丰富得多,能够更为充分地满足考生的个性化及多样化选择,也更加显著地凸显了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与选拔理念。但是随着首批改革试点的进行,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如高中原有的教育教学秩序受到较大冲击、将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考生人数大幅下降等。在借鉴首批试点省份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第二批试点省份为维持高中有序的教学管理和学生正常的学习规律与节奏,将改革方案进行了符合本省(市)实际情况的调整。
此后,第三批试点省份在吸收第一批、第二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使用“3+1+2”的“必选+首选+再选”模式。即所有学生必考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计入高考总成绩。此方案相较于第一轮方案來说,缩小了考生的选择范围,但相比文理分科的“固定套餐”,这样的“自助餐”在均衡选科的基础上仍然给考生提供了充足的选择。能够较为充分地激发考生的积极主动性、指导性地帮助选择困难的考生降低失误几率,令国家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得以实现同考生个人志向选择之间的有机融合。
随选科方式改革而来的是考生志愿填报方式与高校的录取模式的变革,新的志愿填报模式为“专业+学校”,也就是由过去的“总分匹配”模式转变为“专业导向”模式,各高校同一批次录取,按照专业进行平行投档。这要求高校必须提前规划并向社会公布每个专业的选考科目,对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向的确定提出了更为精准的要求。同时也要求考生尽早明确自己的专业意向,作出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一)新高考改革后高校面临的挑战
改革后,高校在招生录取、专业建设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都面临极大挑战。在过去以“总分匹配”的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填报志愿往往只看高校整体排名,一些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的专业,也因为调剂等手段而满员招生,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危机感,加剧了专业建设水平的下滑趋势。改革后,各专业的社会认可度成为考生关注的焦点,一些高校的冷门和弱势专业由于社会认可度不高,甚至可能会面临生存危机。当然,改革后同一高校不同专业的生源质量很可能出现高低分化严重的情况,这既暴露出各专业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也会使高校的整体教学管理遭遇挑战。
(二)新高考改革后高中面临的挑战
改革前,高中生在进行文理科选择时不需要过多考虑大学的专业要求,对于未来的专业规划也可以暂不予考虑。而改革后,因为多数省份都是在高一阶段确定选考科目,所以,对未来的专业规划,甚而至于今后人生道路的规划也一下子“跃”至眼前,成为人生这场障碍赛中必须跨越的栏杆,而且提前了整整两年时间。而这时,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缺位就会显露出来,茫然、焦虑、无所适从将会成为一些学生面对选择时的深切体验;而高中则不仅需要关注高校专业动态以指导学生进行科目选择,同时还需将高校专业录取要求落实为不同科目成绩的组合,并保证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加之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新模式也有可能间接导致区域、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加剧。这无疑也为高中教育提出了难题。
(一)新高考改革能够有效驱动高校专业内涵建设
在以专业为人才选拔导向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研师资力量、课程体系设置、就业率、升学率等会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和不遗余力的挖掘。当学生掌握了选考自主权,意味着高校无法再闭门造车,而是必须走进高中、走近考生,对学生的需求和专业倾向进行深入的调研,为强化专业科目设置的匹配度寻求信息支持。当生源竞争的焦点从学校之间跨越至专业之间,则由此倒逼高校不得不顺势而为、迎难而上,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凭借专业自身的实力比拼,实现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近年来高校各专业越发重视专业评估认证工作,而各专业的志愿填报率、报到率、专业满意度等都是影响结果的重要指标,体现着该专业的受认可程度;而评估认证工作的结果也恰恰会成为考生进行专业选择的重要衡量依据之一。从另一角度看,改革后,高校各专业更易招收到专业素质过硬且发展意向坚定的人才,学生因求知若渴而学有所成,教师也能一展长才而更有干劲。尤其对于一些受累于学校整体知名度不高的优质特色专业,终于有机会依托更好的生源而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二)新高考改革能够有力推动高中教学模式创新
人才选拔以专业为导向,从学生角度看,专业选择的针对性强了,录取结果与专业意愿的契合度和满意率也就提升了;从高中的角度看,在不唯成绩论的高考选拔模式下,高中教育阶段的天平会逐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倾斜,逐步加强“兴趣+专业”的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从而凸显高中教育阶段的内在价值。过去的应试教育方法抑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能动性,而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挥都需要通过互动参与、发现探究等教学要素来实现。高校的学术精神重视陈述与质疑,鼓励实践与讨论。改革后,这种源白于高校的创新教学模式将逐步渗入到高中课堂,从而进一步打破高校与高中教学间的壁垒,让二者间的教育衔接更为顺畅。
(一)强化高校与高中的课程协同
实际上,针对高校与高中衔接教育的探索与尝试一直都在进行。教育部與中国科协联合推出的“英才计划”、陕西省教育厅实施的“春笋计划”、江苏省教育厅确定14所普通高中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等举措,都是希望通过加强高校高中间的密切合作,为选拔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在做准备。但是这种探索主要针对一小部分拔尖人才的培养,并不适用于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因而不具有普适性。在诸多实践与探索中,南京师范大学王建教授的团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他们以地理学科为依托,围绕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开展协同教学研究,由高校教师抓住国际前沿,高中教师立足实践,形成了“教研协同、教材协同、培养协同、评价协同、平台协同”的高高课程协同创新机制。对于各学科和各专业的课程协同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与价值。
(二)推进高校与高中的活动协同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对高校的信息需求愈发迫切,而高校也为“推销”自己、吸引优质生源而敞开了怀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在高中建立、越来越多的中学校庆得到高校助阵,而中学校长们也频频出现在高校的发展论坛上……让高中生走进大学课堂听课、开设以高中生为对象的课程和讲座、为高中生提供入学参观、实验、实习和个别指导的机会等等。这些高中与高校协同开展的有助于改善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活动,对拉近高校与高中间的距离、增高校与高中间的密切联系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三)实现高校与高中的精神协同
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充满变化和未知。在该阶段,如何构建新的人际关系、自主管理时间和财务、适应高校的学习方式等,都是新生们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是大学精神对人的培养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党团知识、生命安全、资助育人等内容的教育,应在高校的主动参与下提前进入高中教育阶段。这些教育,可以让高中生提前了解大学专业与社会职业发展趋势,为其学业与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可以帮助高中生培养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质;可以让学生享受资助政策,不因贫失学;也可以帮助他们防范电信诈骗、网贷陷阱、避免2016年“徐玉玉事件”的悲剧重演……为高中到高校的顺利过渡,为走稳从高校到社会的每一步打下基础、保驾护航。
新高考改革正稳步前行,为在高校与高中的顺利衔接过程中谋求共同而长足的发展,高校与高中双方都应敞开胸怀,深化沟通与合作。在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中,如何将两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做深、做细、做实、做强,依然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