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分水岭,叫我如何不慌张

2019-04-22 10:28李子平
当代工人 2019年3期
关键词:网管指尖社交

李子平

如果有一天,我退休了,会过怎样的生活?

这个问题,二十几岁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不会想。

三十几岁,事业刚刚起步的中坚一代不会想。

四十几岁,上有老下有小,甚至刚刚生了二胎的中年人,会替家里的父母稍稍担些心事。

五十几岁呢?60岁、70岁,甚至更老的一代人呢?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人要保持健康包括三个方面: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和社会的健康。三者缺一不可。而退休这道分水岭却在一日之间,让劳心劳力一辈子的老人,面对人际关系缺失、社会存在感骤降带来的心理落差。

几乎是出于本能的社交愿望,让指尖上的老年社交得以建立。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与关注老人身体健康同样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比给老人买东西更重要的,是做好他们的“网管”。

工作,给人以行使权力的存在感,充实光阴,觉得自己被社会需要的同时,建立相对稳定,并彼此认知的社交关系。

退休,让老人在一日之间,告别过往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不再被需要、经济上难以维持之前的水平、身体日渐衰老等原因,让老年人比之年轻人更渴望社交,却又很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封闭自己。

退休之后不愿意出去交朋友,在心理学上叫“角色固着”,就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原来固有的角色当中。先是因为失去了自己,然后才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退休之后,老人相当于突然进入了新的社会,他们在心理上急需找寻新的人际圈。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社交媒体的出现,让老人在跌跌撞撞中,拥有了打开社交的方式。尽管他们看上去可能偏听偏信,难以甄别谣言的真伪;他们对社交软件操作生涩,甚至连基本的隐私意识都相对缺乏。

然而,不得不承认,社交媒体,为老人开启了退休社交的大门。社会学家表明:社交媒体,确实为退休老人带来了幸福感,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克服了退休带来的老年恐惧。

指尖上的老年生活好还是坏?

其实这是个伪命题,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需要在社会的发展变革中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对于身体日渐衰退的老人来说,社交媒体让他们能够最大程度地维持与老朋友、老同事、老同学、老邻居的交流,甚至让他们省却很大的体力成本,试图更多地关注亲人的生活日常。

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指尖上的社交,也让老年人可以享受电子挂号、健康咨询、送餐等更为便捷的服务。

然而,因为年纪渐大,与社会脱节,常常可以看到老年人使用社交媒体存在的问题。网上流传的一个热帖是《老人的朋友圈,转发7条5条是谣言》。他们不能顺畅使用电子支付,他们被骗很多钱,他们因为过度使用手机眼睛过度疲劳……

有一个场景,也许常常会发生在中国式家庭——

老人说:你帮我看看这个支付宝怎么用?

儿女说:你别让人骗了,你用什么支付宝?

老人说:你帮我看看微信咋不好使了?

儿女说:没事儿别老看手机!

有一种太多老年人都能感受到却无法说出口的“老年歧视”,叫“孩子不肯教我用手机”。

爸妈退休后,做好他们的“网管”,像教家里的宝宝学走路一样教爸妈用手机,告诉他们发朋友圈要如何保护隱私,教他们在网上进行生活缴费的方式,告诉他们让出租车直接到楼下来接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老年社交,是他们离开工作岗位后,子女能够送给他们的,最好也最贴心的一份礼物。

猜你喜欢
网管指尖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指尖童话
指尖开启“浪”模式 HOLIDAY NAIL
跟着指尖去旅行
北京市中小学网管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美甲窥探指尖也美妆
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