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欣
从《金婚》《中国式关系》到《小别离》,20多年来,几乎所有成功的家庭剧都绑定一个或多个热点话题。老少配、七年之痒、二胎、网恋、裸婚、婚外情、中年危机、子女教育等剧中出现的话题,正是这些年中国社会发展、家庭关系变迁的真实写照。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中国家庭中,怎样才是健康的关系,一个幸福家庭的正确打开方式究竟如何?
家庭剧的“关系”变迁
婚姻的真实面目是怎样的,怎样的婚姻是幸福的,小小的家庭在社会与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怎样的地位……这些看着极难回答的问题,郑晓龙导演在他的成名作《金婚》中,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从1956年到2005年,电视剧以一集一年的编年体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小学数学老师和一个技术工人的金婚风雨情。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结婚生子育儿,再到成为祖父母,最后穿婚纱携手走进金婚典礼,这对平凡夫妻,在社会变革浪潮的卷席之下,分过居,闹过离婚,爱了50年也吵了50年,面对过婚外恋、性关系不和谐、婆媳大战、丧子之痛等等问题。最后,电视剧结束在一对老人,相互搀扶,在雪地之中留下了一列深深浅浅的脚印之中。
可以说,《金婚》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极大地还原了真实的婚姻、真实的社会、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人性。
2014年,郭涛、梅婷合作了一部同样时间跨越了50年的《父母爱情》。剧中,郭、梅二人分别饰演吃饭吧唧嘴、说话大老粗的军官和有洁癖、有情调的大小姐,两个人的结合本身就非易事,更别提在琐碎的生活中磨合了数十年。然而,在不断的争吵、冷战、改变中,这对看上去有天壤之别的夫妻最终成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该剧的可贵之处在于用相对轻松、欢快的方式来构建故事,将夫妻二人相处方式和子女教育的问题呈现给受众,引发共鸣。
2016年热播的电视剧《中国式关系》以大圆满的结局收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几千年的正义力量的胜利,给《中国式关系》画上了句号。
主人公马国梁是一位45岁的国家公务员,年过不惑,和妻子的关系因为碰到了第三者而瓦解得支离破碎,这些曾经认为一生不变的人,在甜言蜜语的诱惑下,都逃不开离婚的命运。
没有人给婚姻一个保险单,一个保质期。作为中国传统男人的马国梁,亲情在婚变中接受考验,女儿对于父母之间的闹剧冷眼旁观,丈母娘在丈量老马和老沈谁的实力更胜一筹。情感危机、信任危机、健康危机……有人说三十六集看过后体会最深的就是中年危机。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渴望》《牵手》开始,以家庭矛盾为主的叙事方式占据了家庭剧的半壁江山。那时候,迭出的家庭剧陷入了“三破一苦”(即破碎婚姻、破败家庭、破裂情感以及苦情戏)的怪圈中。90年代大众文化还没有那么汹涌之时,家庭剧通常很刺痛,如同“慧芳”一样的女性,负载着无数的中国传统美德,却也因此被电视荧屏寄予了太多苦涩和重压。
90年代之后,伴随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开放,人们对于电视剧的消费也不再显得如此“又苦又悲情”,人们注视到了生活里温情、多样的一面,家庭剧开始有了更多复杂的变化。而近年来,几乎所有成功的家庭剧也都绑定一个或多个热点话题。
老少配、七年之痒、二胎、网恋、裸婚、婚外情、不婚主义、丁克家族等剧中出现的话题,都是普通受众日常生活里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可以说,家庭剧正是这些年中国社会发展、家庭关系变迁的真实写照。
亲子关系的隐痛
曾经有一则“北大留美高材生拉黑父母”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王猛(化名)在任何意义上看,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四川省一地级市高考状元,北大生物系本科录取,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然而,这么优秀的一个男生,12年不愿意回老家过年,6年前拉黑跟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这条消息引起轰动,有人总结出一句话:中国式爹妈,倾其所有,培养仇人。
三年前的暑期档,一部《小别离》火爆荧屏。很多人都说《小别离》这部剧真实到可怕,有一种切肤之痛。它讲述的是三个不同阶层的家庭,纷纷想要把孩子送出国的故事。故事的缘起,是教育与亲子关系,真正深挖的,是当代中国家庭最真实的亲子关系、家庭矛盾。这部剧的真实之痛,是一种关乎亲子关系的隐痛,我们该如何走过与父母的磕磕绊绊,我们又该如何与最亲密的人和解?
三个家庭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国内中考压力的背景下,海清饰演的强势妈妈童文潔,被很多网友形容为“仿佛看见了我妈的影子”,那一句“要是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大学,这辈子就完了!”——试问哪个孩子的童年,不曾经历过这句话的魔咒?
另外,不似《虎妈猫爸》里对孩子们脸谱式的呈现,《小别离》里朵朵、小宇、琴琴的剧情线,则是现实主义题材国产剧第一次接地和平视地呈现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朵朵改分数、写小说、追星、崇拜学长李想,是每个人曾经经历过的青春的真实写照。
剧中有太多的情节,仿佛曾经就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童文洁夫妇和朵朵之间总是摩擦不断:童文洁翻朵朵抽屉、日记、垃圾桶,朵朵觉得被侵犯了自己隐私,对他们哭喊:“我在你们眼里只是分数机器!”听了这话的童文洁夫妇在沙发上抱着哭的样子戳中了多少人的泪点。而当朵朵出国后,父母回到家里,茫然无措,以泪洗面,又是多少失独家庭、空巢问题的社会隐忧。
《小别离》没有拘泥传统的和稀泥思路,毕竟所谓的“孝顺解决一切”实际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告诉家长们要尊重孩子、学会放手,孩子是独立的人格,不是任何人包括父母的附属物——这些,正是中国式家庭关系紧缺的部分。
剧中,朵朵爷爷用一首纪伯伦的诗《论孩子》,把道理说给童文洁,也说给观众听:“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而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的是你的爱,而非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他们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小别离》的结尾,父母们也在和自己的中年和解——孩子离开后,生活突然失去重心、人到中年的他们,也在努力找回自我,重拾爱好、把握事业、整理关系,生活从无措到慢慢重建与复位。“放孩子自由,其实也是给自己自由。”平等、独立、和谐、融洽的健康亲子关系,是《小别离》的灵魂所在。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所说的那样: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人情、面子与界限感
有人说,人情、面子和命运,是国人的三位女神。
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这样的话应该不陌生:“这也太没有人情味了!”“就当给我一个面子吧!”“今天好丢脸啊!”
关于国人讲人情,爱面子,曾经有这样一个骇人的心理学案例。
一个表面平静而体面的家庭,20来岁的女儿遭遇失恋,导致出现精神问题。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要让女儿接受心理治疗,而是觉得这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解决的办法竟然是给她安排婚事,让她成家,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个“正常人”。
所谓的面子竟能凌驾于人的幸福之上,听起来不可理喻,但确实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因为彩礼问题而婚礼告吹,当众丢脸而选择自杀……
社会心理学者黄光国先生编订的《人情与面子》一书,详细讨论了“人情”和“面子”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交术语,进而剖析中国人的社交心理。他认为,这是解开中国人社交游戏规则的密码。
对于中国人来说,“脸”代表着这个人最基本的尊严和值得敬重的品质,不能丧失或有所破损。相较而言,“面”就比较多样化了。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脸,但在不同的场合和位置上,则拥有着许多个面。
人们的脸面工程,包括了保护脸面和争取脸面。社会中的个人,为了维护自己在交际网中的地位,必须要保护自己的脸面,不让自己“没面子”。与此同时,又要积极地采取各种行动,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给自己“争面子”。因此,维护自我在亲密关系网中的形象,是一个人维持社会心理均衡的重要途径。
国人处理家庭关系的另一大“顽症”就是缺乏界限感。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用两个比喻,说明了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家庭关系的差异。他说,西方社会是一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再束成一挑。他们互相贴合,又彼此独立。在一起时,扎扎实实,分开时,清清楚楚。不会乱的。
但中国社会不同。中国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玩投石游戏时,一块石子被丢在水面后推出的一圈圈波纹。每个人,都是他圈子的中心。一层层向外延伸,被触及的就会发生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这种文化中长大的中国人,天然地就认为:你是我的亲人,我就一定有权利打听、干预你的事。因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为什么中国家庭成员之间,总要互相干涉?
《巨婴国》里提到一个词:“浆糊逻辑”,即,我和你是粘合在一起的。我们之间必须时时相通,事事透明,这是中国家庭成员之间,没有边界感的根本原因。
在传统家庭观念里,家人之间,是不该有隐瞒和私心的。也就形成了一种家族意识:我们是一家人,是一个整体。既然是一个整体,就必须做到信息共享。
在传统的父母眼里,界限,就意味着不再亲密。此时,如果在我们之间立一堵墙,来达成边界,那我们就不再是相互透明的,成了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一个整体。被疏离,被背叛的感觉,油然而生。
所以,私人空间,个人偏好,独特个性的存在,都让父母无法忍受,也就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自由思想,和自由意志。
但诗人余秀华曾说:“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幸福的家庭,一定是有边界感的。
如果每個人都在控制别人,每个人也都在被别人控制,矛盾会因此增多。家庭成了一个看似和谐,其实充满压抑和束缚的囚笼。而家庭边界感的建立,就是我尊重你的隐私,你允许我的不同,在这条界限内,我们互不干扰,互不控制。在界限之外,我们仍然相爱,互持互助,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这,才是健康的关系,也一个幸福家庭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