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铁辉
望一简文学校,位于望城区茶亭镇望群村,始建于1998年,后由台胞王又曾先生捐资800万元择址新建,改名为茶亭镇简文学校。2014年8月开始与望城一中联合办学,更名为望一简文学校。学校结合实际,以望城一中的“精致教育生本教育”为蓝本,开展以“小班教育”为模板,以国学经典“孝文化”为载体,弘扬以“百善孝为先”为核心的孝文化,努力建设孝心特色学校,促进了学生生活能力的提升,获得了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
一、“知雷锋”响应新时代德育召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战略主题应当坚持德育为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推进青少年儿童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中小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习雷锋活动内涵极为丰富,意蕴极为深刻。新时期雷锋精神主要包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些精神内涵是对中小学生价值观引领的重要方向,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雷锋》《雷锋之歌》《离开雷锋的日子》《少年雷锋》等影片;开展读雷锋日记、背诵雷锋日记、续写雷锋日记等活动,进行精神渗透,推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学习雷锋活动已成为我校德育战线凸显化课程。
二、“学雷锋”营造品行教育的氛围
青少年儿童心智尚未成熟,需要榜样的引领,需要模范的带动。雷锋精神是一个标杆,是优秀个体的具体阐释,是先进的直接体现。学习雷锋,营造学雷锋的浓厚氛围,可以彰显校园正气,促动校风校貌积极更新,形成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从而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潜在的教育,保证良好校风、学风、教风的提升,对彰显个性校园内部环境,建设以经典国学文化长廊,弘扬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等,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我校的具体做法:在教学楼醒目位置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识牌,并在教学楼的楼层的长廊配“文配画”标语,让学生随时都能感受国学的精髓;在望群村孝心志愿者的帮助下,2014年7月5日举行了为期七天“孝亲尊师梦想成真”夏令营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孝,懂得怎样尽孝,并引导他们实践和力行,让他们在身体力行中感受圣贤文化的魅力和力量;邀请内蒙古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孝心天下》节目主持人韩真老师,为全校师生和家长作《爱父母、爱老师、爱自己》的讲座;以孝教育是源头,以身教育是榜样,习惯养成是基础,培养立志是方向,长善救失是方法,持之以恒靠家长。
按照望城区特色教育的要求,学校以国学经典“孝文化”为载体,弘扬发展以“百善孝为先”为核心的孝文化,努力建设孝心特色学校。
三、“做雷锋”实现雷锋精神的传承
学雷锋常态化、制度化、活动化,也是提高校园活力、增进校园吸引力的重要形式。中小学生接受教育综合素养与能力,需要通过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予以锻炼与提升。学习雷锋活动正是能力锻炼的重要机会,是活跃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学习做雷锋,可以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我们要求学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接受社会大课堂的熏陶与教育,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学习做雷锋活动,为学生搭建了社会实践的舞台,提供了足够的社会实践机会: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开展“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每一学期都会带领学生来到茶亭镇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帮助他们打扫卫生、陪聊天、展才艺等活动;在学校开展“我与小树共成长”的植树活动,让学生在校期间认领一棵树,平时为小树除草、浇水、施肥与小树一起长大;学校举行了个人和集体跳绳比赛、迎新年文艺会演和大课间等比赛,并多次代表茶亭镇参加区级文艺会演,获得较好的名次;学校开展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评比和寻找身边的“小雷锋”等活动,设立评比机制,意在培养孩子的集体责任意识和荣誉感,给孩子们增加动力,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符合孩子的天性,同时让孩子认识到集体竞赛是合作而不是竞争,是团结而不是对立,是通过了解自己跟别人的差距来督促自己进步,人人学习做雷锋,争当“活雷锋”。我校七年级周美玲同学车轮下勇救三岁儿童,被评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再一次掀起学雷锋的高潮。
通过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心灵得到熏陶与教育,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我校的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积极带头示范了学习雷锋的精神,将继续加强雷锋精神引领品行教育的特色建设,以国学经典教育——“孝文化”为载体的校本课程的教学,在软环境和硬件环境上加大投入,争取将这一特色充分的彰显,传播到我们的学生延伸到的社会没一个角落!讓校园变得富有朝气与灵气,散发出青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