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019-04-22 13:21吴元海
中国教育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讲卫生信阳脏话

吴元海

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记者问其中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地观察事物。”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说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本校的办学理念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终身发展离不开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此,学校经过广泛论证,提出了“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思路,即以“双讲双不”为点,带动实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总目标。所谓“双讲”,即轻声慢步讲秩序,整洁舒适讲卫生;“双不”,即不说脏话,不给别人添麻烦。“双讲双不”的提出,既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又易于操作和践行。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有序推进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明理明理中的“理”,既要符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核心要求,又要简洁易懂易实践。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多种载体,让学生知道“双讲双不”的具体内容,要求达到什么标准要求。例如在哪里讲秩序,怎么做才能做到讲秩序,卫生要将在哪些方面,哪些话是脏话,说脏话有什么后果,怎么算给别人添麻烦等。将这些习惯养成要求,编制了校本教材《信阳学校小学生习惯养成》,要求各班主任在每周一的主题班会上宣讲,让学生先明理。

学校还通过国旗下讲话、重大集会、校刊校报、宣传栏、家长会等各种宣传渠道积极宣传“双讲双不”的标准,让“双讲双不”的具体内容牢牢地扎根于每个学生的心底,也让学生家长清楚“双讲双不”的标准,让家长在家不时提醒和监督学生做好“双讲双不”,做一个合格公民。

践行“习惯是在做中养成的”,知行合一,才能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去督促、去提醒小学生践行“双讲双不”行为习惯要求。例如在晨会上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如何做好这些要求的,有哪些学生没有做到这些要求;通过干部、教师“一日四巡”制度,发现学生违反“双讲双不”的不良行为及时提醒,并及时反馈给班主任;通过“红领巾监督岗”进行自主管理,监督、考核各个班级践行“双讲双不”的主要内容;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学校少先队在升旗结束后进行口头表彰。对于长时间表现优异的学生张贴照片和优秀事迹在学校宣传栏等等,树立榜样,引领全体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奖惩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学生“双讲双不”行为习惯奖惩制度,还制定了《信阳小学星级少年评比办法》,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生,樹立典型和榜样,评选“信阳小学五星少年”,实行“每日一小结,每周一周结,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评比”的评价机制,做到“日结、周清、月评、期奖”。还充分利用春节、六一等特殊节日进行上、下半年的良好行为习惯的表彰,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做优秀少先队员。

固化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学校为巩固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了“抓反复,反复抓。”持之以恒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条件,不断地做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不断地做,孩子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如一张未曾写过的白纸,没有形成不可修正的坏习惯,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要从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学校面对这种现状,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通过微信、飞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让学生家长知道《双讲双不》的内容和标准,教育家长不要事事给孩子做好、准备好,要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不给家长添麻烦。只有这样,孩子长大了才不会给别人和社会添麻烦。还给家长印发《信阳学校学生在家“双讲双不”评价表》,要求家长对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给予真实、客观的评价,以便老师掌握学生在家表现,家校联手,两方面抓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增强培养效果,并且要常抓不放,持之以恒。特别是利用家长会的时间,让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加强家长之间的沟通。对表现优秀的家长,在学期末进行评选和表彰,颁发《优秀家长》证书。

随着学校“双讲双不”活动的开展,学生懂得了一个人的习惯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实际上小小的习惯会有巨大的影响,好的习惯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坏的习惯使人失败,习惯决定命运。为了未来的命运,必须养成好习惯。现在学生在校基本能做到“轻声慢步讲秩序,整洁舒适讲卫生”,学生在校、在家都能够做到“不讲脏话”“不给别人添麻烦”,逐步养成了讲秩序、讲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和好评。

习惯养成教育任重道远,我们一直在努力。

猜你喜欢
讲卫生信阳脏话
脏话怪兽
嘻哈动物帮
静谧山间
关于脏话,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讲卫生
Evaluate the Extent to Which Our Judgments and Decisio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Way We See and Interpret the World
信阳红:红茶新贵风生水起
不讲卫生陋习
教育孩子讲卫生:小猪走在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