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9-04-22 01:22黎松海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道德与法治法治

黎松海

在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机械地传授知识,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然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是本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提出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希望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共同提升。部分学生之所以对本课程兴趣不高,是因为教师教学方式枯燥单一,在这种情况下,丰富教学手段,就成了改进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例如,在学习九年级《感受时代脉动》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说说自己初中时的社会现象,然后让学生说出当今时代的同一社会现象,从而感受时代的变迁:“老师上初中时用的手机是小灵通,那么现在呢?”学生们先是哄堂大笑,然后说出现在的通讯工具已经是“4G手机”了。在几番对话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时代变迁带来的生活变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内容。在进行导入环节之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各个小组针对不同的领域讨论社会的巨变,培养其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创设创新型环境和氛围

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环境的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推动力,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公平民主地对待学生,引导其积极发言,在师生互动中增进师生感情,在思考和探索中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学习九年级上册的第五课《参与政治生活》第二框“当好国家的主人”,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怎样才能当好国家的主人”这一问题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说,好好学习就能当好国家的主人;有的学生则说,要保护好个人合法权益才能当好国家的主人……在情景式问题讨论下,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课堂当中,并运用发散思维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仅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是难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师应整合并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收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多方位培养其创新意识。在网络化时代,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查阅海量信息,从中提取并内化收集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多彩的职业》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搜集新兴职业的任务,让身处校园的学生们认识多种多样的职业,并在课堂上讲述每个小组查到的有趣的职业。这样,能够提升学生信息检索和提取能力,而小组合作的模式,也有助于学生组织表达能力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要整合教学资源,教师应突破教材的限制,在备课环节搜寻和课程相关的多媒体素材。

四、立足现实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积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學方法,将课程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教材内容是死的,但课堂是活的,学生更愿意探索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在探索中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的《回望成长》一课时,学生即将毕业,教师可趁此机会让学生抒发情感,回望并总结三年初中学习和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

学生A:这三年我在多彩的学校和班级活动中学会了怎样做人和做事。

学生B:这三年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我们约好考同一所高中。

学生C:这三年我不断修炼个人道德情操,增强法治意识,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

学生认真地总结和思考这三年学习生活中的所得所失。而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正是学生继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成长课程。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将复杂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有助于他们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我国在当今世界中所处地位和所扮演角色等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视频展示中了解我国的“大国形象”和“磅礴力量”。信息技术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其常态化应用,也能够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六、组织课外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外活动中寻找各种有益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寻找教材中能够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的内容,组织既有趣味性又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堂知识。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的《感知优秀传统文化》一课时,可带领学生到当地的传统文化基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学生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课堂之外的活动中学会创新。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道德与法治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课外活动类作文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