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村
【摘 要】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要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能够用流利的普通话去交谈,做到表意准确,重点突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须经过“乐说—敢说—能说”三个阶段。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乐说敢说能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38-01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长期以来,中职学校部分语文教师对口头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语文教学只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张志公说:“过去教语文,往往忽视口耳,只注重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我认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应从学生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加强学生说话能力训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和训练,让学生能够用流利的普通话去交谈,做到表意准确明白,重点突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须经过“乐说—敢说—能说”三个阶段。
一、激起学生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对新奇事物的低层兴趣引导到高层兴趣上来,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安排多种说的练习,避免死板老套。如:课堂上,除了安排朗读外,还可以安排一些复述故事情节练习,也可以对课文进行评述,或对同学的朗读评述进行评价等说话训练。有时还可以在课前抽一点时间让一两个学生向大家说说自己的见闻,或读书心得,一则寓言都行。此外,还可利用课外组织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说话活动,也是锻炼和提高中职学生说话能力必不可少的机会。要想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贵在教师给他们说话表达的机会。只是课堂上的时机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向课外延伸。例如:新闻课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作评价,周会课让学生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介绍几条成语谚语、名言警句,对看过的电影、电视、漫画、小说等发表自己看法,最好能不定期举行口语比赛或演讲比赛等有益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说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學生创造“说”的机会,让他们在“说”的实践中去感受“说”在现实生活、学习、未来事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清生活与事业都离不开“说”的现实性,树立起“说”就像吃饭一样,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
二、鼓励学生敢说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在初中大都得不到老师喜爱,又处于青春期,害羞怕说,为突破开口关,教师应精心设计,对第一个说话的学生应给与“重奖”,积极肯定。也可让学生事先准备一首自己熟练的诗词佳句,到讲台上去背诵,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帮助学生放下怕说的包袱后,鼓励学生敢说。中职学生读书较少,积累也少,为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每说必写。
学生初次说话时难免紧张忙乱,说话不条理,就让学生每说必写。让学生先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出来,然后反复练习,直到能够脱稿。初“说”的学生容易“卡壳”,这时教师要有耐心,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成功地说好第一次。
2.每课必说。
少则二三人,多则五六人,时间不超过两分钟,把说话变为经常性活动。“说”一旦成为经常性活动,学生的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对学生的发声的方法,发声的技巧,词汇的运用,速度的控制,表情手势的把握及其他注意的事项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当学生敢于说后,教师应当将训练逐步规范化,训练过程中,要反复给学生讲清要求:请讲普通话,面带微笑,自然大方,语句连贯,意思完整;语音清晰,声音洪亮;内容具体,有条不紊等。
三、帮助学生能说从乐说、敢说到能说
实质上是由包括兴趣、情绪、意志等在内的心理因素转化为智能因素的过程,其中又包含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在量上加大“说”的积累。即在教师示范、指导的前提下,加大说的训练量,强化说的训练过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课外让学生多读好书,在阅读中积累好的词汇、句子,达到文从字顺,进而达到文采飞扬。在知识不断积累中,口语交际能力也会随着提高。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学生的“能说”还有依赖于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求学生把话说得规范、流畅、生动,自己必须加强自身的基本功训练,不论是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课后的工作语言,还是生活中的交际语言,都必须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学生。要让学生能说,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口语交际理论培训。本人主要是通过开“专题讲座”,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目标、意义、作用等。依据说话的内容,怎样回答提问,怎样购物,怎样与他人交谈等等。
总之,中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陶行知说得好,“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而不是金子。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方位津.实用口才训练教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