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葛燕 通讯员/俞恒敏
图/洪俊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需因地制宜,有效连接大都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余杭区大径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走出了“多业态复合”的路径,实现了“产村人文”的有机融合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关键之举。余杭区紧抓机遇、顺势而为,早在2016年就已开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建设。
余杭毗邻杭州主城区,是大都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对接点,建立与大都市发展相匹配的农业农村产业体系至关重要。以多业态复合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彰显区域产业特色,服务都市多样化需求,成为余杭农村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
依托大径山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园,积极探索农业与休闲、文创、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多业态复合型”的大径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应运而生。2018年,在这片2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了超过15亿元的生产总值,一二三产增加值结构优化为25∶38∶37,产业深度融合态势明显。
产业链延伸既是产业融合的结果,也是产业融合的方式。大径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依托区域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和茶叶、花卉等特色农业资源,延伸发展了花卉深加工、茶休闲、茶观光等精品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一条都市休闲农业的全产业链浮现于眼前。
作为“国家林业局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浙江省木本观赏植物高新技术生产示范中心”,森禾种业率先迈出了精品农业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步伐。在森禾花卉苗木现代农业园,2850余亩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1080亩自动灌溉系统、4万平方米智能化温室、5万平方米简易温室,构建了一个集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以及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这里有着国际先进水平的观赏植物生产示范中心,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具规模和最有实力的高档花卉苗木园之一,先后承担了国家、部委和省级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同时也是国家级高新农业企业核心示范基地。森禾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向周边村民传授美丽庭院养护知识,年土地租金支付280余万元,长年雇佣周边村民150余人,年支付薪资450 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花木生产基地20000余亩、带动近千户农户致富。
发展乡村民宿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最有效的切入点。充分挖掘径山村、小古城村等旅游特色,示范园内已有一批以山水休闲为主题的精品民宿,一批以体验农家生活、享农家乐、吃农家菜等为主题的特色民宿,一批以体验余杭文化为主题的乡愁民宿等,为都市人休闲提供了好去处。
径山镇小古城村在农村产业融合中,实现了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的蝶变。通过成立小古城村旅游运营公司,打造“党建+美丽乡村”的旅游线路。积极打造小古城民食民宿品牌,百果园农庄、慢谷茶经餐厅、老杭大、沉古等一批精品农家乐和民宿,形成了集聚示范效应,年接待游客10 万余人次。美丽的小古城村还享有着全国文明村、省3A级景区村庄、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休闲旅游示范村等美誉。
示范园还大力推进度假旅游等业态集聚,全力提升双溪漂流景区开发品质,打造以水上休闲为品牌的乡村旅游景区。重点投资22亿元,实施红树林酒店项目,打造集商务会议、水乐园、艺术工坊等高端度假休闲业态的集聚地。
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共生是发展都市农业的另一条蹊径。以径山寺为重要支撑,围绕“禅茶古韵”主题,弘扬禅茶文化,发展茶园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禅茶文化产业。
品牌的弘扬需要优质项目的支撑。实施重点投资7000万元、占地规模约160亩的禅茶第一村项目,着力打造最具禅意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地。在投资4200万元建设的径山茶产业博览园,有着2200亩的核心茶园和33.58亩的加工区。“目前,杭州人喝茶休闲都会想到去龙井和梅家坞,以后大径山也定会成为首选”,径山茶产业博览园相关负责人自豪地介绍道。博览园将实现年产碾茶100吨、抹茶60吨、加香茶80吨、片末茶5000吨、蒸青茶600吨以及各类袋泡茶、红绿名优茶20吨,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同时,在加工、销售基础上,结合“机器人+”“互联网+”“标准化+”等手段和现代物联网技术,实现全产业链打造和产业化经营;融入科研、文创、旅游等发展理念,打造集茶深加工、茶科研、茶文化、茶观光休闲等一体的茶产业园区。
以休闲观光农业为基础,打响文化创意农业品牌也是重中之举,大力发展婚纱摄影、工艺品DIY、食用植物制作等文化创意项目。充分利用区域竹子、石头、木头等材料,开发手编竹篮、斗笠等工艺美术品。利用径山花卉产业发展基础,开发以花卉为主题的花展、花艺等创意体验项目。一期面积达980亩的“千花里花海”项目,是一个集花卉深加工、观光旅游、农业种养、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精品农旅项目,成为农业与文创融合的一抹亮色。
健康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农业与健康养生的融合已成为产业“新风口”。依托大径山国家乡村公园,结合径山、双溪等自然地形,开发运动探险、康体健身等运动健身产业。
重点投资6900万元、全长18公里的“绿道驿站”项目,将为运动健康产业提供设施支撑。因地制宜设置11个驿站和12个项目节点,将千花里花海、山水见公园、小古城遗址展示馆和旅游集散中心等串珠成链,吸引骑游爱好者纷至沓来,体验大径山绿道魅力。在此基础上,发展定向越野、山地车、攀岩等个性运动项目,谋划举办登山比赛、毅行、户外自行车等特色体育旅游活动,既可健康运动、又可领略美景。
总用地约300亩的红树林度假世界建设项目,将打造一个集酒店客房、会议会展、电影工坊、艺术工坊、水乐园、婚礼堂集节庆广场等核心业态的康体疗养综合体。
同时,针对重点群体,大力发展养生养老、康复保健、母婴照料等产业。在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附近,偶遇了一个“老年团”,得知这里正在打造“农业与康养融合片”,老年游客们纷纷表示愿意来此养生养老,“每年春季来住一段时间,品品径山茶、游游双溪、看看山上的风景,神仙般的日子啊”,一位健谈的阿姨说道。随着农旅融合、医养结合的日益完善,有这样想法的“阿姨”定会越来越多。
改革创新是放大产业融合效应的活力之源。通过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等经营主体,发展“订单农业+服务协作”模式等,有效形成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农民收益分享机制,让农民切切实实得到产业融合的“好处”。
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小古城村,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文化积淀深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00年前的“小古城遗址”。近年来,不断加大力度发展集体经济,通过独立经营或引进社会资本,农旅产业不断壮大,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改变,宜居环境已然形成,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5 万元。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小古城村引入“休闲之窗”农业旅游项目、杭州园林公司花卉相关产业,全村1.3万余亩土地得到了流转,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加0.8万元。“生活在这里,好山好水好风光,能享受很多好政策,收入越来越多了,还不用感受城市的拥挤,比城里人安逸多了,我们就愿生活在这里”,提及现在的乡村生活,村民开心地说道。通过一二三产融合的“链式反应”,带动了农村生产生活整体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