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银张明晶王扬州邢涛潘冬明胡明顺
煤田采空区RVSP地震响应特征及其判识研究*
刘正银1,张明晶1,王扬州2,3,邢涛2,3,潘冬明4,胡明顺4
(1.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山东 济南 250031;2.兖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物探所,山东 济宁 273500; 3.北京探创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4.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地下隐性采空区由于资料缺失、私挖乱采等,无法确定其位置和边界,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采空区探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建立煤田采空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在RVSP观测方式下,研究了采空区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总结了采空区在RVSP成像剖面上的对应波场特征,为实际RVSP探测中的采空区准确判识提供了依据。
煤田采空区;RVSP勘探;数值模拟;地震响应
煤矿采空区分布往往是孤立、不连续、无规律可寻的,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由于其形成年代、埋藏深度、空间结构、围岩条件、冒落、充填和积水情况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采空区的物性差异也较大,给探测工作带来困难[1]。地下隐性采空区由于资料缺失、私挖乱采等,无法确定其位置和边界,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而物探手段在采空区探测中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于采空区的探测技术手段较多,各探测手段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地质雷达探测分辨能力强但深度有限且易受金属物干扰;直流电法受接地条件和地形起伏影响较大;地面瞬变电磁法受地形及高压电线影响严重,纵向分辨率较低;常规地震反射法探测采空区是基于连续均匀的、光滑的反射界面,而在采空区域,受采掘活动影响,反射界面受到破坏,采空区的大小、范围不能得到直观的体现[2-3]。
垂直地震剖面(Verticle seismic profile,VSP)是一种震探的观测方法,逆向垂直地震剖面法(Reverse verticle seismic profile,RVSP)是对VSP方法的改进。相比VSP方法,RVSP采用井中激发地面接收的观测方式,体现出来的优势包括:①数据采集接收系统要求低;②大面积高密度采集更容易实现;③有利于采用规则化观测系统;④能量一致性更好;⑤地震数据频带更宽主频更高;⑥数据采集成本更低;⑦规避了面波的产生。因此,对于上述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勘探的高效低成本要求,RVSP观测方式更具有优势。
近年来,RVSP观测方法得到快速应用。美国煤矿安全与健康部与Zapata Engineering公司合作开展了煤矿采空区RVSP地震探测试验研究(2006)。Hoekstra(2006)综合运用RVSP和钻孔声纳成像对煤矿采矿区进行有效探测。Yin etal(2014)采用多孔联合的三维RVSP观测方式,采用初至走时层析技术调查了煤矿采矿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5]。
本文将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采空区的RVSP反射地震响应特征,用于在地震数据中识别采空区,从而提高基于RVSP资料的采空区探测精度,为采空区综合治理提供可靠依据。利用研究结论,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采空区二维RVSP观测系统如图1所示,在井中激发地震波,地面布置检波点测线,接收地下反射回地面的地震波信息。与地面地震类似,可以通过对接收到的反射波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获得反映地下地质结构的信息。但是,由于RVSP观测系统的特殊性,其数据处理方法与地面地震数据处理有所不同,而采用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能够准确获得反映地下地质信息的地震剖面。
图1 采空区RVSP反射地震探测原理
为提高采空区探测精度,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采空区RVSP数值模型。煤层埋深为500 m,模型中包含两处采空区,分别位于钻孔的两侧,模型中的地层参数如图2所示。地面100个检波器接收,道距10 m,钻孔中震源炮数为10炮,炮距为10 m。图3所示为震源深度60 m的波场快照(240 ms)。从波场快照中可以看出,当地震波遇到采空区后,由于采空区顶部冒落带影响,地震反射波散射严重,未形成能量较强的连续同相轴,这与煤层连续的地方形成的反射波不同。
图2 采空区RVSP数值模型
图3 采空区RVSP地震波传播快照(240 ms)
根据图2所示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对所得的模拟RVSP地震数据,采用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方法进行成像处理,处理结果如图4所示。图4中清晰地刻画出了采空区的空间位置。由于采空区所在位置反射波能量弱,因此在成像剖面中,采空区的出现使得煤层的反射波连续性发生中断。据此特征,可作为识别采空区的主要依据。此外,采空区所在之处,在煤层底板深的位置出现强能量反射同相轴,这是由于模型中的采空区底部是连续的,未考虑填充物的散色作用。实际采空区因内部充填不均,其底部同样具有较强的散射现象,而无法形成连续的强能量反射同相轴。图5所示为采空区RVSP探测的一个实际例子,采空区位于虚线指定处,可见在采空区分布的地区,无连续的煤层反射波,且该区域波场复杂,属于典型的具有不均匀充填、且冒落带发育突出的采空区特征。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采空区的RVSP反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RVSP观测系统,可以有效获得地下介质的反射波信息,通过对RVSP数据的成像处理,在成像剖面中,采空区所在区域表现出无连续的反射波同相轴;②实际资料显示采空区分布区域具有与模拟结果相同的特征,据此可用于有效判识采空区的分布特征,从而提高基于RVSP资料的采空区探测精度,为采空区综合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图4 数值模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剖面
图5 采空区RVSP探测实例
[1]李娟娟,潘冬明,胡明顺,等.煤矿采空区探测的几种工程物探方法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6(6):728-732.
[2]王立会,潘冬明,张兴岩.三种探测煤层采空区的方法[J].物探与化探,2008,32(3):291-294.
[3]张华,潘冬明.探地雷达在探测煤矿采空区的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4):6-8.
[4]徐红利,潘冬明,李红立.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探测公路采空区中的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3):76-78.
[5]尹奇峰,潘冬明,于景邨,等.基于三维RVSP多孔联合技术煤矿采空区的探测[J].煤炭学报,2014,39(7):1338-1344.
2095-6835(2019)07-0066-02
P631.4
A
10.15913/j.cnki.kjycx.2019.07.066
山东省交通科技项目(编号:2016B32)
刘正银(196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勘查研究。
〔编辑: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