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2019-04-21 07:09魏园园
现代交际 2019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素质思想

魏园园

摘要:高校辅导员在高等教育中充当着思想传播者、学生事务管理者的重要角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大学生、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一大方面,在高等教育中不容小觑。本文就高校辅导员现状以及如何进行素质培养进行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158-02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培养阵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辅导员是高校思想的传播者,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教育的重任,因此,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的现实状况

(1)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发展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肩负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重任的教师,又作为学生事务的管理者,高校辅导员在培养新时代下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优秀大学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完善高等教育的制度,对高校辅导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知识、心理素质、法律素养是一名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联,高等教育不但通过提升知识水平来培养当代大学生,大学生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与辅导员息息相关。我国辅导员制度在专业化和职业化中与西方学生事务工作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辅导员自身素质与高校对其要求的矛盾上。因此,实现辅导员制度专业化,让学生思政工作更具有目标性,提高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十分必要。

(2)高校辅导员素质存在的问题。由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大,相对来说不稳定,并在工作过程中囿于事务,略微忽视理论知识等原因,高校辅导员在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的理论与实际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在应对繁忙的日常事务中,对其的培养方式及平台单一,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来积累知识,且管理的问题上仍存在“经验先于理论”的观念,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

其次,高校辅导员普遍年龄趋于年轻化。虽然年轻的辅导员在生活上能贴近学生,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能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学生,但是自身在思想政治方面仍比较薄弱,会存在知识面不宽广、专业素养有所欠缺、政治信仰不坚定的问题。

同时,高校辅导员面对繁琐工作,由于主观能动性的忽视,自身内在提升的动力也会被忽略。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意识到并主动提升自己所缺乏的能力与素质。在面临工作上的压力、日常工作与心理预期产生矛盾时,心理压力调控能力也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二、如何提高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

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人才,高等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高校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建设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推动高等教育全方位发展,我们可以总结以往经验,借鉴其他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状况与教育目标,提出相应建议,从而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综合能力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完成这一工作,就需要高校辅导员持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要积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学习,用时代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要时时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能为大学生较为详细地解读时政新闻。

除了政治理论的学习,心理学、法律知识和媒体素养等多方面的学习也是高校辅导员加强学习的关键。辅导员工作涉及面极广,所需的知识比较广泛,因此,高校应提供广泛的学习平台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全面培养,结合相应的知识为学生解答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能够走进学生内心,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提供帮助和予以疏导。法律知识能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平时工作中要多宣传,让大学生知法懂法。针对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易被蛊惑的特点,能及时辨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加强不同学科的理论学习,提高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能力储备,在开展学生工作与管理的过程中更能得心应手。因此,高校除提供相应的理论学习培训外,可以通过推荐书籍或增加与不同专业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来提高辅导员的知识广度。

(2)注重日常关心。高校辅导员要关心照顾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将大学生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在学习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要督促大学生的学习,使其将学习当成主业来抓;要关注大学生的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指导好职业生涯规划。

(3)增加交流学习平台的多样性。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和世界交流的紧密联系,高校辅导员这个特别的职业也要与外界进行沟通与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结合自己的文化特色来为思政辅导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首先管理模式上可以构建一些新的方式,除了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还要试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与教师观。开展学生工作过程中,深入学生的内心,对学生的行为予以尊重,维护学生的利益,避免“填鸭式”的教育。将渗透式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强高校辅导员与学校教师队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利于辅导员的知识积累,使高校辅导员向专研型人才转变,也需加强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集中大家的想法与智慧。

高校应该时常组织辅导员之间、辅导员与高校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在遇到困难时,集思广益集中讨论,共同商讨出合理的解决方法,相互借鉴。在交流与学习中探索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用新的工作方式来开引导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走向。

(4)规划好辅导员职业的发展走向。如今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不完善的职业发展走向。在职业规划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队伍的整体目标,结合自身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方向,使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成为终身可发展的职业,引导媒体和群众对于这一职业的认可,多进行表彰,提高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并留有一定的晋升空间来促使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这个队伍,留在这个队伍,以此来提升高校辅導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大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辅导员职责广泛,并承担着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塑造的重要任务,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连接着大学生与高校之间沟通的纽带。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培养人才、保障人才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学生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力量,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为当务之急,而想有一套健全的提升方案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顾超.信息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7.

[2]毛莉姝,罗英.供给侧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的平衡路径[N].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7.

[3]古炼辉.新时代卫生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

[4]赵诤,高烨.论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双重作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辅导员素质思想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
阿吾(一首)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