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高义谈中美关系40年

2019-04-21 07:30孙林任辰凯
记者观察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特朗普

孙林 任辰凯

2018年,在经贸领域、外交领域的一件大事,就是中美贸易战。如今在态势日渐缓和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中美关系的种种反思。

从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至今,中美关系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在中美建交40周年之际,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傅高义教授在上海带来了一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讲座——“对中美关系40年的反思”。在活动现场,傅高义谈及了他对中美关系40年来的观察与思考。

傅高义说,他此次中国行是出于与大家交换意见的想法,他认为自己有两个责任:一是从个人经验角度谈一谈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及这40年的中美关系;二是作为一个美国人、一个美国学者,有责任思考为什么当下中美關系会如此紧张。

“十年后更觉伟大”,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与中美关系

我从1961年开始研究中国,1973年跟着自然科学代表团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1971年尼克松总统来到中国,认为中美作为世界的两大国家、两大文化,是应该有接触的,是应该把关系搞好的。

我当时认为自己最重要的责任是给美国人介绍东亚文化,而若要让美国人了解东亚、了解中国,就要了解改革开放、了解邓小平。改革开放是成功的,十年后更加觉得伟大。20世纪改变世界历史的人中谁的贡献最大?我认为是邓小平。因为邓小平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为什么能够做到?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他作为领导人,他的经验、背景很独特。他在法国五年,得以观察、研究西方的情况,其后在苏联的一年又正巧赶上新经济政策时期。从苏联回来后参加革命工作,在江西、广西、延安,他知道该怎么组织、说服老百姓。我尤其看重的一点是他在外事上也很有经验,1973-1976年周恩来生病时,他有机会接见过外国人,待改革开放后,他跟外国领导人就非常熟了,特别是日本人,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时,邓小平已经很熟悉日本了。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二战后美国那一批领导人,美国领导人当时很想支持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可惜现在的美国领导人不如当时的领导人了。也有人说,美国现在在遏制中国,我认为就目前美国有35万的中国留学生来看,并不能说是完全地遏制。

我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美关系是非常好的,好的中美关系不仅促进了双边贸易,也使这四十年中世界各方的合作都增多了。

“分裂的美国与华盛顿的戒备”,为什么当下中美关系如此紧张?

谈及这个话题,第一个相关的提问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美国人都支持特朗普?包括在哈佛。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中西部的民众支持特朗普,在外贸和科技发展的冲击下,他们原本工作的工厂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他们认为东西两岸的富有精英们在失业问题上并不够支持他们;再一个是黑人问题,美国人在二战以前对黑人的看法、做法是不对的,不给他们好的发展机会。二战后却给予了黑人更好的机会:比如在大学设立奖学金,知识分子认为这都是好事。但是中西部白人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孩子不能上大学,黑人孩子因为优惠政策获得更好的教学资源。

另外,美国国内也更分裂了。以前我们的消息源都是来自报纸以及电视节目。但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全面地统一思想很不容易。二战后的美国领导人,无论来自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认为为了国家,两党是需要合作的。但现在的美国两党都关注自己、为了自己。尽管如此,还是要说美国还是有好处的:好的大学还在,政府里实事求是工作的人也还在。

第二个相关的问题是:为什么美国对中国有这么严峻的看法?

日本在六七十年代时想支持自己的国家产业,给外国企业设置了很多麻烦。到了80年代,日本人的集体力量壮大,美国对日本非常生气——现在中国也是这种情况。现在中国变强了,中美间的既有问题就变严重了。

以前最支持中美保持良好关系的两个团体是商人和学者。现在很多学者来到中国不再能接触到一些文献和材料,而一些中国学者出于一些原因也不太愿意合作。当然,能够合作的中国学者还是有的,但仍然有一些美国学者不能在中国开展他们的研究。

总结来说,在美国,认为交易不公平的商人增加了,认为中国研究不够自由的专家增加了;而在华盛顿的政治家中,利用对中国的情绪的“机会主义分子”也增加了——这是我认为造成当下中美关系紧张的一些原因。

中美关系已经太密切,“完全脱钩”是不可能的

Q:中美建交40年,最大的成就是从隔绝、对抗,发展到现在不仅经济上相互依存、两国社会间也有了全面深入的关系。不少人却想让中美关系“脱钩”,甚至将其拉人新冷战。中美关系是否正在走向某种程度的脱钩,你是怎么看的呢?

傅高义:美苏冷战时期,两边的贸易、合作非常少。而现在美国有35万的中国留学生,几百万中国人曾在美国就业,中美间的商业、社会、经济关系是分不开的。特朗普造成的麻烦是有的,但“全面脱钩”是完全不可能的。中美两国的关系已经太密切了。如何避免冲突,才是我们今天需要考虑的事情。

Q:美国现在对中国的不满,部分是因为中国在经济活动中不够公平,但实际上从历史来看,美国人在自己比较强大时强调自由贸易,中美出现贸易逆差时又强调公平贸易,这中间是利益受损的不满。那么,从中国角度来讲,如果讲自由贸易,就是竞争的关系,有得有失,如果有贸易逆差,也是自然形成的,不能讲不公平。不管当初美国批评日本,还是现在批评中国不够公平,这背后是不是反映了美国对自身实力下降的担心?

傅高义:是有这种担心的。竞争是好事。但是回看美国的历史,最初移民来到美国,很自由,什么都能做;后来美国发展到一定阶段,情况变复杂了,开始出现环境污染、政治正确等问题。很多美国商人对自由的看法还是传统的——那种不要政府的自由。现在也反映在了特朗普的一些政策中。

Q:你觉得美国人心理上能接受中国超过美国吗?

傅高义:我觉得很多美国人很难接受。如果中国是用完全公平的做法超过美国,那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仍有一批人很难接受,因为他们从小就认为自己是老大,他们不知道如果中国强大了,自己应该怎样应对?

Q:美国的全球霸权不仅源于物质实力,还体现于其建立的全球盟友体系、国际规则、国际机构。那现在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开始推广像“一带一路”、上合组织、亚投行这些国际组织,你认为中国的这些做法是聪明的吗?

傅高义:世界上很多国家是发自内心支持目前的世界秩序的。中国的AIIB(亚投行)是好事,做法不错,领导者金立群(亚投行行长)也的确是有国际性的,我认为美国不参加是错误的。

Q:特朗普现在的很多政策,比如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与美国以往的政策是很不一样的,但又得到了很多支持,美国现在是个分裂的国家。这种局面会长期持续下去吗?

傅高义:我个人估计,近几年不会有大的改变。因为美国的政府现在确实是分裂了,有统一的领导力的领袖现在还看不出;统一思想的基础还不够,还需要几年的工作。而统一国家的思想是更难的,三四年内美国还很难“统一”。

Q:你认为美国的民间是怎样看待中国的?中美之间的竞争是否会导致“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傅高义:80%的美国人不考虑中国的事情。按照芝加哥的调查数据,美国还是希望和中国合作,但现在华盛顿对中国的看法非常严峻。

Graham Allison的看法是个误会,“崛起的国家”和“现状的国家”的问题可能会存在,但他的出发点是思考如何避免这个问题,有人误会了他。作为肯尼迪学院的首任院长,他觉得外交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中美问题。所以最近一两年他一直在认真学习,但在中国问题上,他还是学生,不是老师。

作为学者来说,中美冲突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性,但军事冲突可能性比较低,比如两个飞机可能会碰,但双方都不会扩大事端。但就现在来看,如果北京不愿意做大的改变,而华盛顿又的确对中国持有很严峻的态度的话,中美关系后面几年的问题可能会比较多。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特朗普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特朗普访华
中美关系已不是说翻就翻的“小船”(观察家)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