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妤娟
[摘 要] 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实践相关联,旨在借助于一系列学生自主参与的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服务。
[关键词] 搭建活动;自主开掘;点拨导行;积极探究
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实践相关联,旨在借助于一系列自主性参与的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服务。为此,教师需要紧扣课程定位,凸显课程特点,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益。
一、搭建活动,在参与体验中提升能力
生活的浓缩是活动,活动也就成了跨越时空的生活。喜欢参加活动是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实践、自主选择,更好地促进了道德品质的形成。
如教学“我在班级中的权利”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之后,明确每个学生都是班级中的主人,都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认知呢?笔者就借助班级中班干换届选取的契机,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了“班干竞选”活动,通过竞选演讲、投票选举等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行使权利、享受义务的基本方法。
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所拥有的义务和权利进行机械地告知与讲解,而是搭建了真实可感的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过程中身体力行,体悟自己的权利,并尝试以运用自己权利的方式参与活动,保障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进行。
二、自主开掘,在灵活运用中丰富资源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都倡导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和凭借,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揣摩教材编者用意,对资源进行重新统整,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如“我更了解自己了”一课中要求学生从教师、同学、家人等不同的维度收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来立体化地了解自己。在完成了教材内容教授之外,教师就可以结合班级的特殊情况,引导学生尝试从另外的角度进行资料收集,比如有些学生参与了兴趣社团,可以请指导老师进行评价;班级中曾经开展过与外校学生手拉手活动,可以请他们的老师和同学进行评价……这些都是保障学生准确而全方位了解自己、洞察自己的重要资源,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尊重点拨,在引领提升中明理导行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因势利导,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和障碍进行疏导,引导学生能够自悟,将学生出现的错误认知引入到正确的航线上。
如教学“我是自己的主人”一课,教材鼓励孩子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有的学生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和别人说的不一样就是独立思考。显然,这样的理解与教材编者意欲展现的观点是有误差的。此时,不能一味地打击孩子的想法,也不能武断地强行灌输。教师专门拓展了古代鲍坚《人云亦云》的故事,让学生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进行感知,并相机提出学会独立思考并不是不能适度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而是要不迷信权威,学会自己进行分析,才能真正地提升内在的认知能力。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在认知上存在的误差进行了点拨和导行,整个过程始终将学生的主体性落在了实处,真正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四、积极探究,在参与体验中深化认知
道德与法治教学鼓励学生在实际矛盾中积极体验、深入探究,强化学生内在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就需要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进行体验和感知,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实践活动中整合内在资源,拓展孩子的认知空间,走进生活进行观察、发现。
如教学“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之外,还开展了两个实践活动:第一个是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当地的名胜古迹中游玩实践,并收集相关的资源和素材,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分享;第二个是结合教材中所列举的大好河山,将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整合在一起,通过资料分享、照片展示等实践性活动,围绕着游玩的经历和感受进行交流,在实践参与、体验分享的过程中擴展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感性认知。
教师并没有停留在机械的材料层面,而是搭建了实践平台、创设了分享平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就需要与学生的实际、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勾连,在认真考量学生具体的认知规律后,选择最适切的教学资源,真正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徐金增.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新教师,2017(4).
[2]张雷鸣.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