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情牵绿意,一往而深

2019-04-20 02:17江镕
环境 2019年4期
关键词:株洲市绿色环境

江镕

利落的短发,精干的穿着,第一次见到肖玲,留给我的就是一位英姿飒爽女中豪杰的印象。虽然初春的广东还有一丝料峭,但她的热情似乎很快就可以把微寒的空气暖化,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如沐春风。

深入了解后,我知道肖玲不但工作成绩突出、载誉无数,而且文武双全、多才多艺——既是合唱团成员,也是篮球队、排球队队长,还拿过羽毛球、乒乓球项目的冠军。

而在交谈中,除去这些光环,让我感觉最强烈的还是,她是一位教师,一位热爱工作、心系学生的教师,一位在环境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奮力开拓、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片明媚天空的教师。

一直身处校园,始终心系教育

1978年,因为家里参与支援三线建设,不满5岁的肖玲跟随父母从出生地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迁居到了怀化市沅陵县。在那里,父亲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下属一家兵工厂技安环保科的一名工作人员。肖玲说从那时开始,潜移默化中她就在心里埋下了环保的种子。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在父亲的办公室,我看到一篇名字叫做《只有一个地球》的文章。那也是我们国家第一次开展环保征文,所以印象很深,也第一次对保护环境有了朦胧的认识。”

1990年,肖玲从师范学校毕业,来到兵工厂子弟学校成为一名教师。她说,其实从事教师这个行业也是有渊源的,因为父母两地分居,她从小和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的妈妈一起生活。妈妈是一名乡村教师,所以她和哥哥就一直在校园的环境中长大。到今年,她已从教29年,几乎从未离开过学校这个圈子,因而对教育事业充满了感情。

而说起环保与教育相结合的门类——环境教育,肖玲可以说在湖南乃至在全国都是一位先行者,早在15年以前,她就已经开始在这一领域先行先试、发光发热。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因为兵工厂的产品已由兵品转为民品,厂址继续选在山区的话不利于发展,所以整个企业就搬到了株洲市。而到了2004年,企业也不再兴办学校,我们的子弟学校就和其他三所学校合并成一个包含小学和初中在内的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也就是现在的株洲市芦淞区淞欣学校。我来到新的学校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

最初肖玲对如何胜任这项工作也没有太清晰的思路,但凡事不服输的她积极开动脑筋,开拓思路,多处学习,多方借鉴。偶然之间她发现,在德国,有一种带领孩子书写“绿色日记”的模式很受欢迎。

“在德国的一些学校,学生们一入学就每人发一本‘绿色日记,要求大家一天写一小段话或者是一句话,在其中可以畅所欲言,正面的和负面的情绪都可以表达,最后积累起来就是一本厚厚的回忆。所以仿照德国,我们也给自己学校的从三年级到九年级学生们每人发了一本类似的笔记本,鼓励他们多说多写,持之以恒。”

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结果肖玲发现淞欣学校的同学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很多人都坚持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在“绿色日记”中写下心中最纯真的想法,寄予最美好的愿望。

“虽然有些日记我已经看过很久了,但直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比如有一位同学说,我周末上午出去,喝了一瓶酸奶,但是瓶子我一直没有扔,就放在口袋里,下午回家我把它带回来,第二天我要放到学校的回收箱。另一位同学说,我发现讲究卫生就等于节约用水,手上脸上不脏了,就能省下很多水。还有一位同学说,有一次,我看到一棵树苗被风吹断了,我就犹豫能不能用红领巾来绑呢?最后我还是绑了,我想红领巾不会怪我的……”

肖玲说,每次工作累了,她就会翻翻这些日记,看到孩子们童言无忌的表达,朴实自然的抒发,内心就会感到特别快乐,很快就会忘却所有的疲惫。她说,通过孩子们的日记,我真的感受到“绿色是灵动的、绿色和谐的、绿色美丽的、绿色是幸福的、绿色是快乐的。”

后来,肖玲看到初一校本课程中有一篇关于水资源短缺的课文,她就想,能否把节水的内容变成一首歌谣,让大家学习呢?于是根据歌曲《虫儿飞》的旋律,改编了一首朗朗上口的节水童谣。

“为了更好地对歌谣进行传唱,让所有人都能领会其中的含义,我们特意找了一位手语老师,把歌词的内容配上手语。很快我们学校的所有老师和学生,都会用手语来演绎这首歌谣。”

2009年,株洲市举办倡导创建“两型”社会的文艺演出,肖玲带领学生们上台表演了这首节水童谣,结果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当很多人在同一时间,用同一个动作,发出同一种声音,表达同一份感情的时候,真的就会让人产生心手相连的感觉。那之后市发改委的一位领导和我说,当时坐在台下听到歌声响起真得很受感动,一时间热泪盈眶,之后过去很久,童谣的旋律还每每在耳边回响,让人难以忘怀。”

不悔倾情付出,无惧风雨兼程

环境教育15年,矢志不渝15载。对肖玲而言,能支撑她一直走下去的有社会各界的支持、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不辞辛苦的劲头、百折不回的勇气。

“这些年我认识了很多环保宣教界的领导和朋友们,他们的敬业、无私、热情、执着都在深深打动我、鼓舞我、影响我。比如国家宣教中心的一位副主任,他是个大忙人,每年的飞行记录超过全国98%的人。但是到湖南出差,我陪他到橘子洲头转转,他还专门和我谈起环境教育的工作,这样的工作热情真的让人钦佩。”

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肖玲认识了台湾环境教育学会的创始理事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汪静明。为搭建两岸更顺畅的交流平台,汪教授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努力工作着,2017年,他来到湖南,和株洲、永州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肖玲说:“看到两岸人士能够打破距离限制,突破现有的一些困难,真诚地一起携手开展工作,是一件特别让人欣慰的事情。”

还有同内地其他兄弟省份的交流与合作,也让肖玲觉得受益匪浅。她说,“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无论是传授经验,还是安排参观,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们参加在广州举办的青少年国际环保交流大会,见到很多国内外的优秀学生,学到很多开展环境教育的先进方法;我们到檀香岛进行参观,岛上有很多设施和服务都遵循低碳生态的理念,给我们很多启发;我们浏阳的古港中学和深圳的赤岗中学结成了环境教育姊妹学校,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开展更直接、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交流。还有浙江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他们在环境教育方面也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每一次我有问题咨询都会给我提供很多思路,还有他们编印的教材、资料,也都成套地帮我们寄来。”

在全国多个兄弟省份、兄弟单位、兄弟学校以及同行朋友的扶助和引领下,肖玲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有声有色。但凡事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前行的過程里,依然是欢笑和泪水相伴,收获与付出相随。

有一年举办“地球一小时”活动,淞欣学校选取了一个小区作为开展活动的场所。为了更好地向市民普及低碳环保知识,广泛倡导节能理念,肖玲带领同学们挨家挨户地去走访。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居民形形色色,有的人热情配合,有的人态度冷漠,还有的人干脆置之不理。孩子们很多是第一次遇到这些情况,所以心情也很复杂,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有遭遇挫折的难过。肖玲说,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小区里的灯光陆续熄灭,很多孩子都默默哭起来。

“看到孩子们在哭,我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那时候心里确实五味杂陈。后来过去很久之后回想起来,仍然记得当时的情景,觉得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孩子们来说,不管怎样都是一种宝贵的经历。”

我问肖玲,有没有觉得特别累,感觉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呢?

肖玲说,和孩子们在一起心情总是很快乐,但的确也有感觉体力透支,需要靠精神来支撑的时候。

“那是有一次我们联合株洲的5大超市举办‘乐活总动员活动,普及‘十大绿色消费理念。当时我们担任总组织策划,争取到了城管、交警、公安等多个政府部门支持,面向全社会发动公众广泛参与。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我和孩子们跑到5家超市去现场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后来走到最后一家超市的时候,我觉得精疲力尽,实在走不动了,就一屁股坐到超市门口的台阶上呆了半个小时。你知道,我平时也是个比较讲究的人,挺注意形象的,但那时实在顾不了这么多了。”

说到这,肖玲笑了,我也笑了。我的心里有一些感动也有一些心疼。对于所有如肖玲一样默默耕耘的人们而言,开展环境教育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路途,但却往往是“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学校屡获殊荣,个人载誉无数

其实和很多学校相比,淞欣学校的条件并不突出,这所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在校学生都来自农村。但是优于很多地处闹市学校的是,淞欣学校场地宽阔,面积充裕,做很多事都不受局限。

“因为学校面积大,所以我们就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的绿化,校园环境优美,草森林郁郁葱葱,硬件上从一开始就符合绿色学校的一些条件。建校之后,一位副区长来学校视察的时候就提议我们申报绿色学校。2005年的时候,我们第一次申报绿色学校就获得成功,在校园里举办了挂牌仪式。2006年,20多位评委一起过来进行考察,学校以99分的高分顺利通过了株洲市绿色学校的验收。第二年我们再接再厉,受到了国家‘环保世纪行项目的表彰,很快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升级为湖南省级绿色学校。之后本来想继续申报国家级绿色学校,但国家暂停了国家级绿色学校的评选,转而加入联合国国际生态学校项目,我们学校也荣幸地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国际生态学校专家研讨会,有机会为这一项目的更好开展建言献策。2011年,我们成为了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学校,也是湖南省第一个得此殊荣的学校。2014年,我们又成为了‘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

听了肖玲的介绍,我也不免有些好奇:和很多赫赫有名的学校相比,淞欣学校的确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但为何能在绿色创建方面屡获殊荣、佳绩频传呢?

肖玲说,因为在淞欣学校,真正是把创建绿色学校、普及环保理念的工作当做一个重要的事情,扎扎实实地来开展,给予感情,赋予爱心。“我们的想法是,既然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农家子弟,那就致力于展示发展中大国孩子们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建校不久就成立了绿色工作室,由我担任室主任,统筹安排绿色创建的各项工作。如果是课程有关的内容就和教务处联系,如果是和德育有关的内容就和政教处联系,如果是和节能有关的内容就和总务处联系。所以经过长久以来的磨合,我们的环境教育工作已经常态化、制度化、系统化,形成了很成熟的模式。”

为了更好地鼓励孩子参与环保,淞欣学校还创新性地设立了“绿色小公民毕业证书”,也就是当每位学生毕业时,除了义务教育应发的毕业证书,再根据他们于学校期间在环保方面的表现,颁发包括金奖、银奖、铜奖在内不同档次的一本环保专属证书。

正是有了在环境教育方面的不懈努力和付出,淞欣学校不但获得了环境保护部的表彰,还得到了湖南省的系列嘉奖。2008年,淞欣学校先后获得首批“长株潭‘两型示范学校”和“湖南省‘两型示范学校”称号。

“这两个称号也是来自不易的,因为首批被批准的单位就十家,还是来自各行各业,包括‘两型医院、两型‘企业、‘两型‘学校等等,我们也算是脱颖而出吧。”

2009年,淞欣学校又3次登上湖南卫视,被湖南新闻联播进行报道,其中一次还作为头条新闻。

虽然淞欣学校的很多工作都走在了株洲市乃至湖南省的前列,但他们也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几年来始终尽量发挥自身能量,不断在各所学校间穿针引线,引领带动。

“为了让省里更多的单位能早日成为国际生态学校,我们主动帮助了很多兄弟学校,而且是不要报酬,不计付出的。比如我上午上完课,在学校吃过饭就出门,有些学校距离很远,等和他们谈完回到家已经晚上11点多。虽然很辛苦,但让我们感到很欣慰的是,我们联系的每一所学校加入生态学校联盟的意愿都很强烈,我们觉得付出也都值得了。现在我们湖南创建成功的达到了10所,光是去年就新增了5所。当数量不断增多之后,我们就发动大家结伴互助,一所学校成功之后,这所学校再牵手一所新的学校,逐渐形成几何式裂变,工作就容易开展了。”

肖玲为了淞欣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而淞欣学校也给了肖玲更广阔的展现舞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工作以来,肖玲先后获得“区优秀教师”“区青年岗位能手”“淞欣功勋教师”“株洲市优秀教师”“湖南省十佳辅导员候选人”“湖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0年,肖玲作为教育界的唯一人选荣膺“株洲市百名优秀女性”的前50名;2012年肖玲又作为唯一一名女性当选为“株洲市十大绿色人物”;2017年入选“株洲市十大‘两型人物;2018年,在环境保护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大型主题活动的现场,肖玲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画面还被做成VCR在大屏幕上播放。

《战国策》中曾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肖玲对我说:“环境教育注重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相较之下,两者不谋而合。

所以作为一位女性、一名教师,肖玲真的是如母亲一般对自己的学生倾注着心血、奉献着慈爱,对环境教育满怀着足够的重视、充分的热爱。

所谓“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愿淞欣学校的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之中,在淳淳教诲之下,都能理解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为自己的未来建造起一片浓密绿荫。

猜你喜欢
株洲市绿色环境
攸县学子摘冠航天知识竞赛
环境清洁工
湖南攸县煤矿事故确认18人遇难
漫观环境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
湖南省株洲市道教协会成立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