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逸萍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我国制造业的新趋势,汽车行业对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的需求也持续上升。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分析了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变化,并对智能制造背景下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群建设、师资队伍、校企合作、信息化教学改革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对策。
【关键词】智能制造;高职院校;汽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TP2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3-011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3.048
Research on Training of Automobile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AN Yi-ping
(Shandong Lab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handong Jinan 250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has inevitably become a new trend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and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also on the ris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of talent deman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for the automotive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eanwhil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utomobile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five aspects,namely,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 the refor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formation teaching.
【Key words】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utomobile;Talent Training
0 前言
《中國制造2025》提出“五大工程、十大领域”,“智能制造”在五大工程中占据最核心地位, 智能制造涉及现代制造企业的方方面面,智能制造的“智”是信息化、数字化,“能”是精益制造的能力,智能制造最核心的是智能人才的培养[1]。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方向,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汽车行业对智能制造能够起到引领作用。面对智能产品,未来智能汽车将作为一种全新的智能产品,实现汽车由代步工具向人类智能伙伴的角色转换;面对智能网络,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汽车服务”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促进汽车服务发展的同时也会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汽车行业纷纷通过智能技术创新、创新产业链来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实现汽车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大环境使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汽车服务行业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带来重大契机,高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大大提升,而负责培养这些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是地方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是推进变革、助力飞跃的巨大机遇。
1 智能制造对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的影响
1.1 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近几年,随着中国制造等名词的出现,汽车智能制造等名词也逐渐衍生。目前,国内对汽车智能制造还没有完善而全面的定义,但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势必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技能人才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制造的质量。根据汽车人才研究会相关数据显示,随着智能制造的普及,目前发展较好的车企急缺高技能人才,技师、高级工占比已经超过30%,但高级技师占比仍低于5%。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未来急需的是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智能制造人才。
1.2 人才培养规格发生变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数字化制造,在互联网时代下,生产模式发生了变革,很多车企的生产线逐渐被“工业机器人”替代,“机器换人”已经逐步普及。据《中国智联网汽车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整个汽车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非常高,“汽车+IT+通信”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需求量非常高,是该领域需要迫切培养的高端人才[2]。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汽车制造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发生了重大变化,高职院校应精心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面向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智能产品的创新型、复合型、智慧型人才。
3 智能制造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3.1 修订汽车人才培养方案
3.1.1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职院校中开设汽车相关专业的较多,早期包括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电子技术等。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展了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相关专业的建设。无论是早期开设的专业还是近期新设专业,都应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引起重视。汽车智能制造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汽车是汽车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虽然我国智能汽车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大批新能源汽车的涌现,汽车技术已经趋于智能化、网联化。因此,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眼光不应受制于传统汽车,應紧紧围绕汽车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现状,贴合汽车制造企业生产实际以及汽车服务行业需求,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期、科学调整,从而培养出更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3]。
3.1.2 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之一,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应对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不断优化,这对提高汽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之前,应认真调研,明确该专业岗位需要,在职业需要的前提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很多高职院校对不同汽车专业方向都开设通修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质;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开设跨专业汽车交叉课程,例如为传统汽车专业开设新能源汽车构造、电动汽车故障诊断等课程,从而提高院校对智能制造背景下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使课程的开设更加贴近汽车产业的发展。
3.2 推进智能汽车专业群建设
随着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学校应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制订本校的智能汽车专业群发展规划。在专业群建设中,选择一个具有发展优势的专业进行重点培养,以龙头专业带动其他专业协调发展。例如,部分高职院校具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车身维修技术四个专业,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相对具有优势,那么该专业群可以以该专业的主干课程为基础,结合其他三个专业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汽车技术类课程。好的智能汽车专业群建设规划,可以凸显出高职院校的专业办学特色,培养出更接近企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型人才。
3.3 加快“技能型”双师队伍培养
实现“智能制造”,重要的是看“人”,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而技能型双师型队伍是培养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所在。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都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科研能力相对之前有了大幅提高,但技能水平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智能制造大环境下,应大力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企业实践生产能力,院校应积极联络汽车智能制造企业,分专业方向建立教师工作站,完善教师企业挂职管理制度,对于与汽车智能制造相关的企业,力争使所有相关专任教师在三年内均有机会挂职锻炼。
3.4 深化校企合作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合作过程中,企业除了是受益者外更应该是参与者,企业作为人才最终的需求者,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的确定有着最重要的发言权。高职院校应努力找寻与汽车智能制造相关的企业,通过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订单班多种方式深化合作,为社会打造优秀的智能制造领域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3.5 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资源的出现,微课比赛、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等应运而生,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教学已经逐步凸显出其重要性。作为教师,信息化手段可以助其积累教学资源、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专业资源库,形成大数据思维;对于学生,新形式的信息化教学,可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总之,信息化教学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对智能制造背景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4 结语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汽车智能制造势必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我国汽车起步晚,要想在智能制造领域有较大突破,必须培养出大量高技术技能人才。本文在分析智能制造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影响的基础上,对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对策进行了梳理,希望对新形势下各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EB/OL].[2017-10-0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2]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2-78.
[3]李伟,石伟平.智能制造视域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与路径新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7,(19):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