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直
去年6月14日,在一年一度的腾讯电竞发布会上,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编辑时间先生登台宣布了由腾讯电竞和中央新影集团联合出品的7集纪录片《电子竞技在中国》的拍摄计划。457天、31个城市、20多项赛事、80余位从业者,在崇尚数据的电竞行业里,这些数字和央视下属的中央新影集团共同成为了这档纪录片的背书。
尽管这件事在后来举行的乌镇互联网大会电子竞技分论坛上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但这部纪录片还是在腾竞体育成立,电竞向着独立迈出坚实的一步后和大家见面了。
昨天,这档纪录片的第一集《电子竞技在中国——亚运特辑》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视频下方一如既往地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评论,但似乎这也代表了这部纪录片的使命——用真实的故事让公众更了解电竞。无论是选手早起困倦的神情,还是按摩师的手舒缓着简自豪勃颈上紧张的肌肉,这些记录真实的镜头意味着这档纪录片开了个好头。
在电竞圈这样一个习惯了碎片化和PGC再制作的观看环境下,纪录片这样一个严肃的内容形式似乎是个不太讨巧的选择。但恐怕也只有纪录片足以承载电竞过去空白的20年,以至于不再次陷入娱乐化的混沌中。
抛开拍摄手法等技术层面的讨论。作为参与过亚运会现场报道的记者而言,这档纪录片确实如实呈现了亚运会里不为人知的一幕幕。在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亚运会电竞表演赛不能播出的情况下,这些非公开信息本身就具备着传播价值。
感性层面上看,与粉饰过的内容、精心打造的人设、被粉丝赋予的脸谱相比,真实的内容无疑更吸引粉丝,也更容易引起粉丝的共鸣。
理性层面上看,只要看过纪录片内呈现的赛场内外的片段,都能直观感受到第一次以国家代表队的身份出现在国际的舞台上时,这些孩子们身上背负的压力;以及那些喜欢电竞的年轻人的热情。相比于铺天盖地地“体育化”营销,这些镜头里的人到底在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定义电子竞技,相信看过的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前段时间,在和一位导演聊天时,他提到,其实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电竞只是一个壳子。他讲一个父子之间的代购消弭的故事,其中,儿子的身份是一名职业选手。不管是蹭热度还是怎样,这说明,电竞足以承载那些打动大部分人的公共情感。但从诞生开始,电竞从来没能以真实的面貌示人。
更早的时候,受制于被挤压的生存环境,与试图呈现真实的面貌相比,电竞圈更多选择不发声。而当电竞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时,与宣发纠缠在一起的逻辑又让电竞成了被修饰过的景观式呈现。
一个贯穿的逻辑是,电子竞技一直在试图隐藏自己认为的或是外界认为的不好的一面,表达想表达的一面。但演示和隐藏却造成了公众对电竞认知的龚白,也顺势加深了误解。
信息越混沌、噪音越多的时候,真实才显得越发可贵。在和一位体育院校的教授交流时,出于研究的目的,他收集了长达几百万字的资料。但很可惜,删删减减之下,可用的不足20%。历史的空白造成了研究上的空白,研究上的空白又无法改观公众的误解。
试图用尽各种姿势出圈、博得公眾认可的电竞人可能没想到,他们走在了相反的道路上。
永远不要用制造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其实不妨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聊一聊现实。
谈一谈荣誉和名利背后,那些孩子的辛苦,那些被淘汰的孩子们的无奈,还有这些人身上共有的关于未来未解的命题。
谈一谈价值连城的设备背后,电竞赛事导演们能不能讲出一个好故事,让喜欢电竞的人和想要了解的人共情,让圈外的人对电竞感兴趣。
不要谈创业者的果敢、目光敏锐。谈一谈在这个行业里,到底资本能不能增值,那些跟随着创业者,赌上人生几年光景的理想者们最终能得到什么?
电子竞技需要用更多真实的故事与自己和外界交流。把那些好的和坏的、成熟的和不成熟的、成功的和失败的,一起摆出来,接受审视,寻求帮助和理解。美国拳击英雄乔伊·路易斯用“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尽力了。”总结自己漫长运动生涯。对电竞也同样。
或许真实的内容终究会暴露尽力掩饰的负面,但在电竞收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隐藏这件事本身正在显得越来越无力。
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把正面和负面一同放在价值评判天平上的勇气,那记录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认可也成了无稽之谈。